驮着世界的巨龟在想啥
2013-1-26 10:40:55 来源:西闪的博客 我要评论()
科幻作家特里·普拉切特(TerryPratchett)在他的作品里构思了一个碟形世界(Discworld)。那个世界像一个巨大的圆盘,周遭有绵长的瀑布,顶上是穹顶般的蔚蓝天堂。“圆盘”之下有四头大象,它们站在一只巨大的神龟背上,驮着世上的万物漫游于无垠太空。
普拉切特的灵感似乎杂糅了古代希腊人和印度人的宇宙观。古希腊哲学家泰勒斯很早就设想,大地乃是漂浮于水上的圆盘。古印度人则相信,这只圆盘由白象和巨龟驮着。普拉切特之后,物理学家霍金也讲过类似的笑话。只不过,在那个笑话中,驮着碟形世界的不是一只巨龟,还有无数巨龟。普拉切特的独特在于,他赋予了碟形世界一种鲜明的时代特征。准确地讲,他写的那个世界很像西欧历史上的中世纪(约476年——1453年)。
如果把中世纪的西欧比作碟形世界,那么支撑世界的结构性力量就好比巨龟——社会组织、政治制度等等,都是如此。对于“巨龟”们具有何等面貌体征,历史学家做了大量有意义的工作。在他们的帮助下,那段漫长的历史已不再贴上“黑暗”、“野蛮”或“僵化”等刻板的标签。时至今日,中世纪的政治、经济、文化艺术、城乡生活,都不乏高水平有见地的专著,值得一一阅读。不过在此之列,《中世纪的思维:思想情感发展史》一书有些特别。这本书的重点不是可见的社会结构,而是结构中流动的、近乎能量一般的东西。换句话说,历史学家亨利·奥斯本·泰勒着眼的不是巨龟的身体状况,而是精神状态——他要帮助读者去了解那些驮着世界遨游的巨龟到底在想什么。
然而中世纪差不多有一千年之久,实在是太漫长了。一千年的情感和思想,必然有萌芽与成长,繁荣与衰败,也必然有主流与分支,大势与曲折。如何从中平衡全局与精微的关系,向来是历史学家的难题,泰勒在《中世纪的思维》里做得倒是相当出色。他首先提出,中世纪之所以成为西欧历史上一个独特的时期,源于三个要素的相互作用。一是罗马文明的遗存;二是基督教信仰;三是各个民族的天然禀赋与文化性格。这三大要素既相互冲突,又彼此相容,构成了中世纪的精神源头。
三大要素存在对立的成分,从地理上看就一目了然。罗马帝国的核心区域,也就是今天的意大利,以及帝国西部各省,即西班牙、葡萄牙等国和法国部分地区,一直是拉丁文化的“原产地”。即便帝国已经破败,在这些地域,拉丁精神仍然是社会新秩序中的有机组成。但是,在远离核心的地域,特别是日耳曼诸民族占据的辽阔北方,帝国政治军事的强大威力尚可达到,拉丁文明的力量却难以洞穿那里的鲁缟了。当罗马国力衰弱,“蛮族”就借无休止的战争,将他们的精神注入了历史。尤其是民族大迁徙时期,在匈奴人的压迫下,北方民族纷纷南迁。哥特人顺多瑙河而下,劫掠东部各省;勃艮第人自立为王,与帝国武力对峙;汪达尔人占据突尼斯,然后从海上杀入罗马;还有法兰克人、赫路里人等等。他们与罗马人对抗,同时又彼此交战。在不断的冲突与调和中,罗马将蛮族“罗马化”,蛮族也将罗马“蛮族化”。最终,当蛮族于公元476年选出自己的国王,逼迫罗马皇帝黯然退位,他们已经是罗马军队的主要组成。
不过,只有等到盎格鲁人、撒克逊人、朱特人等日耳曼诸民族西渡,征服了不列颠群岛,并形成一支独特的精神力量,中世纪早期的心灵版图才算初具轮廓。可是假如没有宗教的整合作用,这个版图随时有分崩离析的危险。长期接受拉丁文化浸淫的地方不必说,北方民族接受这种外来的新宗教则需要双方都做出改变。幸好这时候的基督教信仰有了长足的进步,教父们努力使他们的原则更加明晰,论述更加精简,同时包含更多谦卑的知识和教育的成分。很自然的,北方民族把“蛮族”的一些特性,譬如日耳曼人的勇敢和坚韧,凯尔特人的暴烈及虚无,盎格鲁-萨克逊人的理性与独立等等也添加到信仰中去。心灵版图的整合过程相当漫长,可能到7世纪,法兰克人建立的加洛林王朝,这一过程才告一段落。其标志就是“丕平献土”这一历史事件。加洛林王朝的开创者“矮子丕平”进军意大利,打败伦巴底人,将罗马附近的大片土地划归教会管辖,形成了“教皇国”。
泰勒将加洛林王朝时期的西欧比作停泊在港口的一艘船,正在装载货物。而那些货物乃是“一桶桶的古代文化和一大箱一大箱”的神学教义。但是,要到11世纪这艘船才驶出港湾,航行于中世纪的海洋上。换作碟形世界的比喻,我们也可以说,那些巨龟到那时才明白自己为何承载世界而行。
对于11世纪的心灵版图,泰勒花了不小的精力来描述,原因也在于此。著作、诗歌、书信、民间传说,凡是有文字留存的,他都善加利用。今日地理上的意大利、法国、德国和英国等西欧各地,人们当时思想情感的共同特征,以及品性旨趣上的差异,他都做了详尽的刻画和对比。在他看来,那一时期的意大利仍然是中世纪精神的主要产地,法国的思想在比重上逐步增强,但在当时还不具备主导地位。德国才刚刚跨进中世纪的门槛,而英国呢,它还处在暴烈的斗争之中,基本上还不算进入中世纪。
到了12至13世纪,局面大有改变。英国、法国、德国的城镇居民逐渐对中世纪的心灵世界产生了影响。这些靠手工业、贸易维生的人没有为精妙的思想、崇高的艺术以及迷人的文学做出什么贡献,但是他们无趣、虔诚而迷信的生活方式赋予了整个世界以柔韧和稳定,就像在脆而硬的生铁中添加了有助于可塑性和延展性的合金元素。不过泰勒强调了,在《中世纪的思维》中他并不专注中世纪的世俗观念,而是那个时代有见地的和建设性的精神。因此,除了对心灵版图的细腻刻画,他也注重时代精神的代表人物。无论他们是达米安尼那样虔敬的隐士,还是蒙福特那样勇猛的女骑士。他们身上的宗教狂热、谨严思维和献身精神交织一体,映照出中世纪的崇高与残酷。在本书的第七编《十二和十三世纪的根本思想旨趣》里,泰勒对中世纪的思想情感做了精彩的总结。更精彩的是,他的总结是通过分析《神曲》的方式达成的。
稍有遗憾的是,泰勒没有着力于中世纪的晚期精神。也许,比《中世纪的思维》成书略晚的《中世纪的秋天》(约翰·赫伊津哈著)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世界何以崩溃,巨龟为何逝去。
普拉切特的灵感似乎杂糅了古代希腊人和印度人的宇宙观。古希腊哲学家泰勒斯很早就设想,大地乃是漂浮于水上的圆盘。古印度人则相信,这只圆盘由白象和巨龟驮着。普拉切特之后,物理学家霍金也讲过类似的笑话。只不过,在那个笑话中,驮着碟形世界的不是一只巨龟,还有无数巨龟。普拉切特的独特在于,他赋予了碟形世界一种鲜明的时代特征。准确地讲,他写的那个世界很像西欧历史上的中世纪(约476年——1453年)。
如果把中世纪的西欧比作碟形世界,那么支撑世界的结构性力量就好比巨龟——社会组织、政治制度等等,都是如此。对于“巨龟”们具有何等面貌体征,历史学家做了大量有意义的工作。在他们的帮助下,那段漫长的历史已不再贴上“黑暗”、“野蛮”或“僵化”等刻板的标签。时至今日,中世纪的政治、经济、文化艺术、城乡生活,都不乏高水平有见地的专著,值得一一阅读。不过在此之列,《中世纪的思维:思想情感发展史》一书有些特别。这本书的重点不是可见的社会结构,而是结构中流动的、近乎能量一般的东西。换句话说,历史学家亨利·奥斯本·泰勒着眼的不是巨龟的身体状况,而是精神状态——他要帮助读者去了解那些驮着世界遨游的巨龟到底在想什么。
然而中世纪差不多有一千年之久,实在是太漫长了。一千年的情感和思想,必然有萌芽与成长,繁荣与衰败,也必然有主流与分支,大势与曲折。如何从中平衡全局与精微的关系,向来是历史学家的难题,泰勒在《中世纪的思维》里做得倒是相当出色。他首先提出,中世纪之所以成为西欧历史上一个独特的时期,源于三个要素的相互作用。一是罗马文明的遗存;二是基督教信仰;三是各个民族的天然禀赋与文化性格。这三大要素既相互冲突,又彼此相容,构成了中世纪的精神源头。
三大要素存在对立的成分,从地理上看就一目了然。罗马帝国的核心区域,也就是今天的意大利,以及帝国西部各省,即西班牙、葡萄牙等国和法国部分地区,一直是拉丁文化的“原产地”。即便帝国已经破败,在这些地域,拉丁精神仍然是社会新秩序中的有机组成。但是,在远离核心的地域,特别是日耳曼诸民族占据的辽阔北方,帝国政治军事的强大威力尚可达到,拉丁文明的力量却难以洞穿那里的鲁缟了。当罗马国力衰弱,“蛮族”就借无休止的战争,将他们的精神注入了历史。尤其是民族大迁徙时期,在匈奴人的压迫下,北方民族纷纷南迁。哥特人顺多瑙河而下,劫掠东部各省;勃艮第人自立为王,与帝国武力对峙;汪达尔人占据突尼斯,然后从海上杀入罗马;还有法兰克人、赫路里人等等。他们与罗马人对抗,同时又彼此交战。在不断的冲突与调和中,罗马将蛮族“罗马化”,蛮族也将罗马“蛮族化”。最终,当蛮族于公元476年选出自己的国王,逼迫罗马皇帝黯然退位,他们已经是罗马军队的主要组成。
不过,只有等到盎格鲁人、撒克逊人、朱特人等日耳曼诸民族西渡,征服了不列颠群岛,并形成一支独特的精神力量,中世纪早期的心灵版图才算初具轮廓。可是假如没有宗教的整合作用,这个版图随时有分崩离析的危险。长期接受拉丁文化浸淫的地方不必说,北方民族接受这种外来的新宗教则需要双方都做出改变。幸好这时候的基督教信仰有了长足的进步,教父们努力使他们的原则更加明晰,论述更加精简,同时包含更多谦卑的知识和教育的成分。很自然的,北方民族把“蛮族”的一些特性,譬如日耳曼人的勇敢和坚韧,凯尔特人的暴烈及虚无,盎格鲁-萨克逊人的理性与独立等等也添加到信仰中去。心灵版图的整合过程相当漫长,可能到7世纪,法兰克人建立的加洛林王朝,这一过程才告一段落。其标志就是“丕平献土”这一历史事件。加洛林王朝的开创者“矮子丕平”进军意大利,打败伦巴底人,将罗马附近的大片土地划归教会管辖,形成了“教皇国”。
泰勒将加洛林王朝时期的西欧比作停泊在港口的一艘船,正在装载货物。而那些货物乃是“一桶桶的古代文化和一大箱一大箱”的神学教义。但是,要到11世纪这艘船才驶出港湾,航行于中世纪的海洋上。换作碟形世界的比喻,我们也可以说,那些巨龟到那时才明白自己为何承载世界而行。
对于11世纪的心灵版图,泰勒花了不小的精力来描述,原因也在于此。著作、诗歌、书信、民间传说,凡是有文字留存的,他都善加利用。今日地理上的意大利、法国、德国和英国等西欧各地,人们当时思想情感的共同特征,以及品性旨趣上的差异,他都做了详尽的刻画和对比。在他看来,那一时期的意大利仍然是中世纪精神的主要产地,法国的思想在比重上逐步增强,但在当时还不具备主导地位。德国才刚刚跨进中世纪的门槛,而英国呢,它还处在暴烈的斗争之中,基本上还不算进入中世纪。
到了12至13世纪,局面大有改变。英国、法国、德国的城镇居民逐渐对中世纪的心灵世界产生了影响。这些靠手工业、贸易维生的人没有为精妙的思想、崇高的艺术以及迷人的文学做出什么贡献,但是他们无趣、虔诚而迷信的生活方式赋予了整个世界以柔韧和稳定,就像在脆而硬的生铁中添加了有助于可塑性和延展性的合金元素。不过泰勒强调了,在《中世纪的思维》中他并不专注中世纪的世俗观念,而是那个时代有见地的和建设性的精神。因此,除了对心灵版图的细腻刻画,他也注重时代精神的代表人物。无论他们是达米安尼那样虔敬的隐士,还是蒙福特那样勇猛的女骑士。他们身上的宗教狂热、谨严思维和献身精神交织一体,映照出中世纪的崇高与残酷。在本书的第七编《十二和十三世纪的根本思想旨趣》里,泰勒对中世纪的思想情感做了精彩的总结。更精彩的是,他的总结是通过分析《神曲》的方式达成的。
稍有遗憾的是,泰勒没有着力于中世纪的晚期精神。也许,比《中世纪的思维》成书略晚的《中世纪的秋天》(约翰·赫伊津哈著)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世界何以崩溃,巨龟为何逝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