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寒冷:欺骗减肥法
2014-8-1 11:08:37 来源:土摩托日记 我要评论()
很久以前科学家们就知道,寒冷的环境可以增加人体新陈代谢的速率,从而达到减肥的目的。
人在遇冷的时候会有两种反应:第一是发抖,也就是浑身肌肉不自觉地收缩,从而产生热量;第二是脂肪颜色发生变化,由浅变深,深颜色的脂肪能够自动燃烧(氧化分解)并发热,从而抵御严寒。
后一条听起来似乎不合道理,脂肪难道不是人体的保温层吗?为什么要烧掉呢?但如果你把脂肪想象成一幢林中小屋的木头墙壁,就不难明白其中的道理了。木头当然可以用作建筑材料,为你遮风挡雨,但如果天气实在太冷了,那就不妨先拆几块木头点火取暖,等将来天气好转了再去采购新木料把窟窿补上。
人类在婴儿时期身体很小,体表面积相对较大,散热速度快,对于保温的需求比成年人大得多,因此采用了“烧木头”的策略,这就是为什么婴儿体内有很大一部分脂肪是能够自主燃烧的棕色脂肪的原因。长大后这部分脂肪就消失了,代之以白色脂肪,用于储存能量,兼具保温功能。当一名成年人偶尔遇到低温时,一部分白色脂肪可以临时地转变成介于白色和棕色之间的“米色脂肪”(Beige Fat),这种脂肪同样可以自主燃烧,产生热量应对严寒。
读到这里,某些体重超标的人可能有想法了。如果能把体内的白色脂肪变成米色的该有多好啊!这样不用每天锻炼就能达到减肥的目的了。问题在于,你愿意为了减肥每天都去冻两小时吗?
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的阿贾伊·朝拉(Ajay Chawla)博士显然不愿意这么做,他研究了寒冷导致脂肪变色的生化机理,然后想办法模拟这个过程,让身体以为自己处于严寒之中。2014年6月5日出版的《细胞》(Cell)杂志刊登了朝拉博士及其同事撰写的一篇论文,汇报了他们的研究成果。
朝拉博士发现,低温会促使哺乳动物血液中的一种免疫细胞——巨噬细胞分泌两种信号分子,分别叫作白细胞介素4和13(Interleukin-4 and 13),正是这两种信号分子向脂肪细胞发出指令,命令后者从白色转变为米色。
明白了脂肪变色的机理后,研究人员为一群实验小鼠注射了这两种信号分子,8天里一共注射了4次,这些小鼠果然上当受骗了,以为自己遇到了严寒,将一部分白色脂肪转变成为米色脂肪。两周后这些小鼠体内凭空多出了4克的米色脂肪,导致它们每天多消耗10%的能量,体重也相应地减轻了12%。这段时间里小鼠们并没有增加运动量,它们终于实现了“坐着把肥减了”的伟大理想。
当然了,这只是小鼠实验的初步结果,距离人体应用还早着呢。但这个实验首次证明了哺乳动物的体重还可以被免疫系统所操控,这是一项重大的突破。此前科学家们普遍认为,只有大脑和内分泌系统才能控制体重,但这两套系统太复杂了,很难人为操控。操控免疫系统则要容易得多,科学家们能够使用的手段立刻就多了很多,有望最终发明出一种新型减肥药。
这项研究还说明,欺骗有时是非常管用的手段。比如节食早被证明可以长寿,但很少有人愿意饿着肚子活100岁。于是科学家们研究了节食长寿的机理,发现乙酰化酶(Sirtuin)是关键。此前有人发现红酒中的白蔾芦醇(Resveratrol)可以激活乙酰化酶,这条消息导致红酒的销量激增,但后续研究表明红酒中的白蔾芦醇含量太低了,不可能真有效果,于是大家纷纷开始寻找替代品。今年初有人发现一种代号为SRT1720的化学分子同样可以激活乙酰化酶,其效力远比白蔾芦醇要高,让我们拭目以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