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演员王宝强当选为邢台市政协委员,每年都会上交提案,他很骄傲:“村里有一阵老停电,我就在政协会议上争取一下,解决了。还做了一个提案,在家乡要建一个电影院,然后也实施了。”
“谁是周克华?”王宝强反问,眼白和牙齿都分外白。
贾樟柯导演的《天注定》,人物原型都是轰动一时的社会新闻的主角:胡文海、邓玉娇、周克华等等。
贾樟柯没有告诉王宝强,他演的是震惊全国的持枪劫匪周克华,只交待了大体方向:“这是一个你以前没有演过的人物,他不太爱说话……”
没剧本,也没台词,王宝强只拿到一套服装,“戴个帽子,穿得几乎像个流浪江湖的,骑摩托车,戴护膝,我就有感觉了,知道该怎么演了。”
电影开场,王宝强身着这副行头,行驶在山间公路,路遇三个劫匪,他从怀里掏出枪,三枪,一枪毙掉一个。在重庆街头,他同样有条不紊,枪杀从银行取完钱的一对夫妇,夺走装满现金的皮包。从容不迫,眼神冷酷。
2014年4月12日,王宝强接受采访时,主动提出:“咱们聊天,想到哪儿聊到哪儿。”
很快,他拒绝再谈《天注定》,急着聊《冰封:重生之门》。前者至今还未在国内上映,“很多事很难聊。”后者是他主演的第一部功夫片,上映在即。
2008年,马戎戎为王宝强执笔自传,对他的印象是:有问必答。
同年,王宝强接受采访无话不谈,还提到户口问题:“我现在户口还在农村。让公司把我的户口想办法迁到北京,但据说很麻烦。”
导演李杨最早发掘了王宝强,看到王宝强这几年的变化:“从懵懵懂懂变得成熟了。”
我就是许三多,我就是树先生,我就是宝宝
一种说法是,王宝强走到今天,有运气,一路贵人相助。王宝强毫不吝啬地感激这些“贵人”。
“跟不同的人合作,就像做徒弟似的,在这个师父身上学到一些喜剧,在那个师父身上学到内心,拜师拜多了,把这些结合在一起,你的武功是不是很厉害?”他说。
李杨是王宝强的第一个“师父”。
2000年,王宝强在北京当群众演员“蹲活儿”,李杨从一千多个试镜的孩子里,挑中了他来演《盲井》。王宝强因此得到了片酬2000块,以及第40届金马奖的最佳新人奖。
冯小刚看了《盲井》,找王宝强演《天下无贼》里的“傻根”。演完后,王宝强跟冯小刚工作室签约,王宝强第一次“有单位了”,他没事儿就会去单位转转。不久,徐帆帮王宝强接了一个剧本:《士兵突击》。
一播出就火了。《士兵突击》热播的2007年,被媒体称作“许三多年”。走到哪儿,王宝强都咧嘴眯眼,露出招牌微笑,熟练而坚定地说:“我就是许三多,许三多就是我。”
2011年出演《Hello!树先生》,还是演农民,但不再是纯朴、傻愣愣的农民。“树”小时候就有精神创伤:父亲杀死了“树”的大哥,长大后,“树”在村里又是一个被取笑被漠视的人物,进省城打工,又频频受挫,越来越魔怔。
王宝强的农村老家,就有这样的人:“他永远是错位的,跟人讲他看到什么东西,别人觉得这个人是神经病。”
一个月里,王宝强几乎每天都穿着“树先生”的衣服:“你就是树先生了,导演怎么拍你都不担心了,他可能不给你太多的正脸,给你一个背身,你走路、低头什么的,用动作和肢体语言,就比用嘴说出来的更有说服力。”
《泰囧》里的“宝宝”是另一个极端。“黄头发和一身很犀利的造型,说话巨二,不着调,演好了很可爱,演不好就很招人讨厌。”王宝强自我评价。
某种程度上,那个对范冰冰十分“花痴”的“宝宝”和王宝强本人也很像。某次颁奖礼后台,王宝强等候在过道里,不停念叨:“好紧张、好紧张。”过了一会儿,让他紧张得要死的人——赵雅芝走过来了。王宝强勇敢地上前说了几句话,结果却更紧张了——在娱乐圈,很少有人会像他一样,像个追星族。
《泰囧》成了当年票房最高的影片,“宝宝”又红了一把。
王宝强不同意他只适合演“傻根”、“许三多”:“一旦投入进去,我任何角色都会得心应手。”
2014年4月,张家辉凭《激战》成了新晋香港金像奖影帝。很少有人注意到,这部电影里,王宝强一改以往形象,客串有钱人:他在KTV里抱着陪酒小姐,向彭于晏炫耀名贵的红酒——虽然有钱,却还是个“土豪”。
即将上映的电影“冰封”,是一部“有穿越元素的功夫片”,王宝强演的是锦衣卫,武功高强,眼神犀利深邃。这个明朝人穿越到现代之后,就好比农村人到了城市,这时,王宝强又回到了观众喜闻乐见的模式:呆头呆脑,土里土气,到处碰壁、闹笑话。
有个替身叫王宝强
刚演完《泰囧》,王宝强就收到“冰封”的片约,毫不犹豫接下,“其实我真正的强项是动作,是武术。”
王宝强一直觉得可惜,拍功夫片的人越来越少:“难度很大,危险性也特别高。动作演员身上都有伤,还有看不见的内伤。当年学武的人多,因为家里的孩子多,现在的孩子都是宝贝,也吃不了那个苦。”
8岁,王宝强和当年很多小孩一样,看了李连杰的《少林寺》后,决定去少林寺学武,以后演《少林寺》这样的电影。
他说服父母的理由是:“以后让我在农村待一辈子,种一辈子地,有什么意思?”考大学?他自觉“没这个智商”,即使考上了,家里也供不起。
他真的在少林寺待了六年。十四岁,王宝强揣着580块钱——500块是在少林寺期间,一次次武术表演攒下的,80块是爸爸给的——到了北京,开始“进军演艺圈”。
地下室、大杂院都住过,同屋加上王宝强,有六兄弟,三个当场工,另外三个每天在北影厂门口“蹲活儿”,等着被挑去当群众演员。
演“冰封”,王宝强不用替身——他出道时自己就是替身。在一部叫《巴士警探》的电影里,代替男主角,从一辆两米多高的防火梯上,摔到下面的水泥地。要不断地摔,一直摔到导演喊“OK”。
王宝强爬上梯子,直接往下跳,手肘流血,整个袖子都湿了。有老武行偷偷告诉他:“你怎么真摔?有经验的人都是假摔。”当天的报酬是50块钱——比普通群众演员多30块。
很多穴头(即替剧组找群众演员的中介)都知道了,有个替身叫王宝强,不怕死,真摔。活儿渐渐多起来。
好日子没有撑太久,房租涨了,活儿也不好找了。2000年,王宝强开始去建筑工地干活,一天挣25块。其中大部分的钱,他拿去洗自己的照片,发给大大小小的穴头、副导演。
“热烈祝贺王宝强同志当选邢台市政协委员”
2008年,王宝强演完了许三多,上了春晚,代表农民工唱了一首歌,红到了顶点。这一年,他出了一本自传。
出版人师永刚是自传的策划人,他的策划书里有两个关键词:励志,普适价值观,比如说真诚、善良。王宝强没正经上过学,他很喜欢这些词,希望能传播“正能量”。
“王宝强能当明星,我也能。”孩子们前仆后继,希望能跟王宝强一样,从苦出身变成大明星。
有人问王宝强成功秘诀是什么。他不假思索:“做人成功,一切成功。”
王宝强“做人成功”的方式之一是:和对自己有恩的每一个人保持联系,逢年过节,他会给李杨打电话,去看看冯小刚,“喝喝酒,聊聊家常,汇报自己的工作状态”。
冯小刚被王宝强打动,是收到王宝强送来的礼物:一袋小米。每年都送。葛优、张涵予、康洪雷都收到过王宝强送的小米。
小米是王宝强自家种的。王宝强赚到的第一笔大钱给父母盖了一栋房子,是村里最打眼的“豪宅”。成名后,他每年秋收都回老家下地干活:“现在干活就是锻炼身体。”
村里有人出去做生意,碰到麻烦事,就提王宝强,有时候能解决。现在只要他一回老家,当地电视台就会跟着报道,一直跟到庄稼地里。
2008年,王宝强被推荐为邢台市政协委员。南和县城专门打出横幅:热烈祝贺王宝强同志当选邢台市政协委员。王宝强觉得:“我的形象也成了邢台形象的一部分了。”
王宝强每年都会上交提案,他很骄傲:“村里有一阵比较缺电,老停电,我就在政协会议上争取一下,解决了。还做了一个提案,在家乡要建一个电影院,然后也实施了。”
2013年王宝强又被推荐为河北省政协委员。这两年提了什么提案?他回答得笼统:“我觉得还是更多地去考察群众想要什么,总之尽自己的努力吧。”
当被问到六年前他曾抱怨过的“北京户口”问题时,王宝强学会了“正确的答法”:“我的户口一直在中国,未来也一直在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