聆听历史的声音
2011-11-18 13:52:01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 我要评论()
什么是听觉文化史?简单地讲,就是从听觉角度来思考人们曾经生活在怎样的声音环境里,以怎样的方式和心态去听,又体现了怎样的社会关系。普林斯顿大学历史系教授EmilyThompson在2004年出版的《现代性的声音风景:美国1900-1933年的建筑声学及听觉文化》(The Soundscape of Modernity: architectural Acoustics and the Culture of Listening in America,1900-1933,以下简称《现代性的声音风景》)讲述了20世纪早期美国现代听觉文化史,不仅让人“大开眼界”,更“大开耳界”。
现代人创造了由新技术所调制、中介、改造、传输的听觉商品,又将新型的听觉形态与文化散播向整个世界。新的建筑材料和设计在建筑空间里实现了对听觉效果的控制。电磁声学的应用,让电讯号与声音的相互转换成为常态。广播和影剧院里的电声效果,为消费社会的公众提供了听觉商品,也为现代社会添加了电磁喧嚣。声学公式、噪音表、麦克风、隔音砖……它们被应用到了各种场合,从波士顿的音乐厅、纽约的摩天大楼,到好莱坞的摄影棚,抹除掉了地域性的独特声音风貌,让美国“听起来”越来越同一化。
现代历史的研究者虽然知道科学技术曾对艺术想象力所起的间接作用,但是很少有人会自觉地探讨科技专家对文化的贡献。《现代性的声音风景》则让读者意识到,这些科技专家与同时代的文人艺术家同处于发达资本主义世界,受制于同样的文化逻辑。具体到现代听觉技术来说,是现代社会文化的状况激发了人们控制声音的渴望。首先,这是出于对噪音泛滥的焦虑,因为现代工业社会远比传统社会嘈杂。其次,这是出于资本主义对效率的偏爱,力图清除“无用”的信号传输,包括声音“赘余”。再次,这出自于商业社会的利益逻辑,好让生产者和消费者达成对声音商品“质量”的共识。此书的主标题“现代性的声音风景”,体现了对听觉文化研究前驱R.MurraySchafer“声音风景”(soundscape)理念的传承与革新。Schafer出于环境主义理念及对于“噪音污染”的忧虑,在20多年前提出,人的栖居环境也包括其“声音风景”。Thompson则在这本书里进一步说,声音风景不仅是外在于人的存在,也内在于人的听觉感知里面,是物质层面和感知层面的统一。在物质层面,声音风景的构成不仅包括声波本身,也包括人所创造的物质对象如技术产品。其感知层面则包括在认知、生理、声学和审美意义上的听觉,及通过听觉行为所达成的社会关系。在这个意义上,声音风景如同视觉风景,随社会文化而变迁。
Thompson认为美国的声音风景在1900到1933年间发生了剧烈的转型。此过程开始于建筑声学,实现于声音与电磁波讯号转换技术的成熟。相应地,这本书的叙事脉络就从1900年波士顿交响音乐厅的落成讲起,结束于1932年底纽约无线电城音乐厅的落成。
波士顿交响音乐厅是世界上首个应用现代声学原理而建造的音乐厅。哈佛大学物理学家WallaceSabine受邀指导其声学设计,并就此发展出一整套关于声学的技术、公式和话语来扼制声音在空间里“混响”行为。Sabine利用空间设计和材料设计来塑造理想的声音效果,其结果是造成了个性化声音空间的消失。从音乐厅到办公楼,从声学实验室到电影公司的音效间,清晰、直接和无混响的理想的人造声音被制造、流通和消费。
而随着电学技术的进展,当声学专家已经擅长于操纵麦克风、扩音器及无线电声讯设备的时候,对声波讯号和对电磁波讯号进行处理的技术就交融到一起了。第一次世界大战为电磁波声讯技术提供了从天空到海底的广阔用武之地。到1930年,以美国声学学会的成立为标志,声学已经从建筑声学步入了电磁声学时代;麦克风、扩音器、广播、有线广播、有声电影等提供的电磁声音讯号也成为了重要的声音产品。
1876年,亚历山大?贝尔发明了电话。这项发明改写了声音与空间的传统关系。电话所传输的声音并没有途经实际的物理空间,而是经由电讯号的转换把有效声音信息直接地灌进对方的耳朵里。麦克风、电磁供放和广播都是这种声音传输模式的延伸。早期的电磁声音技术专家大多来自电话业界,他们自然把声音信号的清晰度放在第一位;这其实与Sabine等建筑声学专家对清晰、直接和无混响的声学追求是一致的。后来又出现的电影音轨技术,是电磁声学的得力实验场和集大成者。影片里面的声音空间如同其视觉空间一样,用我们现在的话来说是“虚拟”的。就连的“实况”音乐演出也不再是“实际状况”了。各种乐器之间的音量平衡,可以通过运用多个麦克风和在操控台上进行的混合调节来实现“优化”。1932年底纽约洛克菲勒中心无线电城音乐厅的开张,是对现代声音风景的礼赞,也标志着机器时代对声音进行控制的新高峰。
《现代性的声音风景》这本书就这样给以往“无声”的现代文化史加上了生动的“音轨”。从它里面也体现了国外历史研究的一个趋向,即通过声音和听觉经验来触摸历史进程。已经有一批学者在这样做了。比如BruceSmith通过研究莎士比亚戏剧演出来还原英格兰早期现代社会的声音风景和口传文化向文字文化的转型。JamesJohnson从法国19世纪音乐厅的听觉空间形态来探讨布尔乔亚趣味。AlainCorbin则考察了19世纪法国乡村声音风景里教堂钟声的意义变迁与社会现代化进程的关系。声音技术是如何影响到我们的听觉实践的呢?Thompson认为是社会和文化的观念决定了技术的应用价值,而不是相反。她从现代听觉历史里拈来了个有趣的例子来解说之。在1877年爱迪生发明留声机之后的最初年月里,很多人觉得它会成为办公室里的必备装置,被男性高管用来录制备忘录和通信。但历史告诉我们,这一愿景并没有成为现实。而究其原因则完全不在于技术,而在于社会和文化因素。Thompson幽默地解释说:当时大多数男性高管热衷于让迷人的年轻女秘书和打字员来记录他的话,不愿意让技术来剥夺这项乐趣。
包括听觉文化史在内的听觉文化研究具有怎样不可替代的独特价值?Thompson本人的求学经历和治学途径其实就很能说明问题。Thompson自幼喜欢音乐和历史,在大学读的却是工科。她在1984年获得物理学位之后,曾经做为工程师在贝尔实验室工作了两年。为了能把自己喜爱的工程技术、音乐艺术和人文历史结合起来,她辞去工程师的工作,并在1986年考取了普林斯顿大学的科学史研究生。在申请研究生院的个人计划陈述里,她提出要研究音乐厅设计的历史。这个课题像是一座跨越文理的科际整合桥梁,提供了对声音技术进行人文解读的可能。Thompson在1992年获得了普林斯顿大学的科学史博士学位,并在这以后的研究中展示了听觉在人文研究里的意义。
而我们当代人的听觉感知,与Thompson书中所描述的1900年或1930年时的情景又已经大不相同了。就算是用时光穿梭机把我们运回到过去,我们在听觉上与当时的人也俨然是不同的生物。马克思曾经用“一切坚固的都烟消云散了”来总结现代资本主义的状况,尽管原话有其十分具体的语境和意图,但他对物质性历史的强调是毋庸置疑的。现代历史不是孕育于“时代精神”的空中楼阁中,而是人通过对物质世界的改造而写就,经由感知经验进入社会意识。《现代性的声音风景》即从听觉的侧面强调了这一点。(作者:王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