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移动招聘平台,求职者纷纷认为值得尝试,业内人士则提醒,揾工者仍需提高警惕,要学会甄别虚假信息。
现象1:微信变身小型“招聘会”
“按一按,聊聊天;摇一摇,找朋友。”越来越多人喜欢玩微信,为满足用人需求,不少企业也开始推出微信招聘平台,在微信上发布求职信息的不乏其人。记者在微博中输入“微信 招聘”等关键词,便出现相关信息4万多条。
而据记者观察,为了吸引求职者应聘,不少招聘企业则各显神通:有企业在网站上发布招聘信息,并公布微信号码。如佛山一家KTV便在网站上贴出微信号码,公开招聘寒假兼职工,应聘者可通过微信与企业取得联系。也有企业将招聘职位、应聘条件、薪酬一一标明在个性签名上,以待求职者“上钩”。东莞一家企业将微信签名改为“招正式工、临时工,有意者微联”等信息,有企业将招聘海报拍成照片放到微信上,甚至还有一些企业专门开通了招聘官方微信,除第一时间发布求职信息外,还有专业HR点对点解答求职难题,微信平台几乎变成一个小型招聘会。
除了用微信求职招聘外,微信中也流传不少“职场指南”。名为“大学生求职形象顾问”的用户专门为大学生提供求职形象资讯,并邀请正装首席形象顾问为大学生答疑解难。此外,还有“求职公寓”、“求职共赢圈”等账户,其中“求职共赢圈”为揾工者和欲跳槽者提供交流平台,并有专家进行指点,指导求职者顺利求职。
现象2:人才市场推手机客户端
企业招聘对微信青睐有加,人力资源市场则顺应求职者需求推出“揾工手机客户端”。记者在APP应用市场输入“找工作”一词,便出现104个手机揾工客户端,其中包括智联招聘、前程无忧等大型人才网。
记者在前程无忧揾工手机客户端上看到,该平台共开通了职场搜索、校园招聘、职场资讯、企业粉丝团、简历中心等9大功能。在求职粉丝团一项,求职者不仅可看到企业最新的招聘信息,还有一些企业内部的员工或曾应聘者在该平台上发表言论,求职者可更深层次了解公司。
除了开通手机客户端外,一些企业还将微信纳入企业管理。据互联网研究专家张国强透露,日前便有一家公司在进行招商会议中,通过微信语音对讲机功能完成会议签到、引坐、场控等。而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佛山市某报社在发布内部通知时,也采用翼聊进行通知和回复,该报社行政部杜小姐透露,使用手机通讯软件最大的优点在于省下一笔不小的开支。
声音
求职者
可提高应聘成功率 值得尝试
在信息化时代,越来越多企业和求职者双方开始关注“移动招聘”这种新的招聘方式。对于这种“移动招聘”,不少受访者认为可以尝试,但对其安全性则持保留态度。
“最常用的求职方式是跑招聘会和网投简历。”佛山科技学院文学院的钟同学表示,但“移动招聘”毕竟作为多一种求职渠道,有助于提高找工作的成功率,而且使用方便快捷,相比跑招聘会轻松很多,因此不妨可以尝试一下。
值得关注的是,也有不少求职“过来人”开通微信号,指点大学生揾工。微信号为“2013大学生求职”的用户表示,自己是一位2012年毕业的大学生,学校一般且学历是本科,目前得以入职国内某搜索IT公司,希望用自己的经验帮助应届生找到合适的工作。而一家名为“过来人”的企业则在微信上开通求职门户,为应届毕业生提供校园招聘、全职、兼职、实习、宣讲会、招聘会等最新信息。“这种方便快捷的互动将有助于我们提高应聘成功率,很有帮助。”来自广东职业技术学院的应届毕业生苗倚雯如是说。
虽然微信求职成为企业招聘新平台,但也出现不少微信求职受骗案例。据报道,日前一名大学生便通过微信找工,但向对方汇去3万元后,对方便失去音讯。常利用微信语音、发图的应届生杨同学表示,微信一般用于添加身边好友,身边一些通过微信寻找陌生人的,大多是为寻找异性网友。而欲寻找实习单位的大三学生张超则表示,若是正规企业会有招聘会,网络毕竟鱼龙混杂,通过微信找到的往往不是好企业。
专家
零门槛约束少 求职需提高警惕
业内人士提醒,“移动招聘”平台目前真假难辨,求职者要提高警惕,以免上当受骗。“这个平台目前是零门槛的媒介,没有成熟的法律体系去规范和约束,因此想要核对招聘信息的真实性比较困难。”智通人才连锁(佛山公司)求职顾问戴尧指出,因此,不能排除有些信息招聘是假,获取用户信息进行广告骚扰是真。她提到,像这类新平台都是找工作的渠道,可以尝试,增加就业机会,但建议求职者找正规的企业,不要单纯以钱多钱少来作判断,特别是未给出详细的单位信息、寒假工岗位职责,却许诺以高薪的信息,更是要特别警惕。
具有5年人力资源从业经验的陈龙也提醒求职者,自身要有一定的辨别能力。陈龙表示,“移动招聘”平台职位信息发布快,覆盖范围窄,受众少,不失为一条揾工渠道;但一般公司仍以现场招聘和网络招聘为主,像微信招聘只能作为一路“奇兵”。他建议求职者在获得“移动招聘”信息时,要先到网上查询企业和职位相关资讯,避免上当受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