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近年底,人才市场陆续迎来节前小高峰。虽然相较于春节后的招聘求职热潮,节前的招聘和求职都只能算是“小波浪”,但是人才市场仍旧是人满为患,到处都是着急求职的毕业生和急切招人的用人单位。
与往年一样,今年的人才市场仍旧出现了“求职难”和“用工荒”并存的尴尬局面。记者在走访中发现,在毕业生诉苦“找不到工作”的同时,企业却普遍反映“招不到人”,而这种求职者与用人单位需求不对等的现象,随着人才结构性矛盾的突出越发严重。不少就业专家都分析,春节后这种“用工荒”和“招工难”的现象可能将更加明显,而要想缓解这种尴尬,求职者就必须摆正心态,而招聘者也应放下身段。
“求职难”遇“用工荒” 结构矛盾如何解
此外,专家们认为,在人才结构性矛盾日益突出的当下,求职者的改变更能有效缓解这种现象。“求职者根据自身情况寻找适合自己的岗位,多学习一些技能,才能在求职中掌握主动权。”来自四川万通的就业指导师李老师说,凭借其丰富的创就业指导经验,她并不赞同学子们盲目求职,她认为毕业生要想找到理想工作,从企业需求出发,全面锻造自己的职业技能和素养才是最根本的解决方法。
而当下,也有不少求职者意识到了这点,并开始在求职观念上改变。近年来愈发受捧的“技能学习热”便是最好的例子,记者获悉,受到技能型人才良好就业形势的影响,当前不少求职者为了找到理想工作,都将职业发展目光投向了技术行业。而为了获得行业需要的能力和素养,不少学子都选择“回炉再造”,希望通过系统的学习,获得足以支撑他们立足行业的能力。
再加上,近年来国家对技能人才和技能教育的重视,让不少学子也放下了思想包袱,踏踏实实地投入到技能学习当中。日前记者在走访四川万通汽修学校时便发现,受到汽修行业广阔发展前景和行业岗位的高薪“诱惑”,越来越多的青年学子选择投身汽修行业,而相较于传统的“师带徒”学习模式,专业院校的系统培养显然更对学生胃口。“都说‘教会徒弟,饿死师傅’,所以很多师傅都有‘留一手’的习惯。而汽修技能的学习是一个系统的过程,我们必须要掌握汽车构造原理、汽车维修、汽车营销等各方面的知识,还得具备科学的维修思维、优良的职业素养,并掌握现代化的汽车维修工具等,唯有专业系统的培养,才能造就高素质高技能的复合型汽修人才。”来自四川万通汽修学校汽车检测与运营工程师专业的一名同学告诉记者。而他的观点,也正好体现了绝大多数汽修学子的内心想法。
可见,在技术人才严重紧缺、行业发展势头良好的情形下,许多学子都将技能学习当做是自己就业路途中的“救命稻草”。幸而,新时代的汽修行业虽然呈现了许多新的特点,但不得不说是个发展前景极好的行业,因此只要学子们擅于利用学校的教学资源,全面提升自己的职业技能和职业素养,通常都能获得不错的职业发展。
并且,当前学子们的就业可谓是受到多方关注,单从院校方面来看,就有多种类型的就业保障措施。例如四川万通汽修学校,为了帮助学子顺利就业、满意就业,学校为毕业生设置了五重就业保障和全程创业指导,全面指导学子的创业和就业行为。此外,学校也与用人单位紧密协作,校企双方共同制定人才培养计划,因此所培养出来的人才更加适应岗位。如此一来,学子们的就业渠道得到了有效疏通,而用人单位也可以通过这种合作方式,获得一条便捷、高效的人才补给通道。因此,学子们不再抱怨“求职难”,企业躲开了“用工荒”,院校也赢得了好口碑,这无疑是个“学校、企业、学子”三方共赢的大好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