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快餐店里你会看到从包里掏出一沓优惠券的人,在商场里你会看到永远拿着计算机在盘算如何玩转买200元送200元打折活动的人,下班后你还会看到步行20分钟能回家绝不坐交通工具的人。他们是吝啬的葛朗台?不,他们是会生活的吝享族。
生活的意义是什么?不同的人对生活有不同的理解,苏格拉底说,追求好的生活远过于生活。凯鲁亚克说,生活在路上。左拉说,生活最沉重的负担不是工作,而是无聊。暴发户说,无止境地消费奢侈品。行乞者说,能闻得到饭菜香。
在这个城市,有一群人,他们挣钱不多,但懂得花最少的钱买最大的享受。他们去国外旅游、到香港购物、参加“腐败”饭局……他们的生活质量一点都不低,他们就是吝享族,勇于打破传统的消费模式,追求低姿态的生活方式。
他们是穷游族。不跟旅游团,提前订票、提前订房,异地出发,坐公交地铁从不打的,精选性价比最高的穷游线路,自创旅行省钱秘籍。
他们是拼客族。他们不是拼命,不是拼杀,而是拼生活。“拼”作为他们人生的信条,主张爱“拼”才会赢。从拼车、拼吃、拼卡、拼旅游、拼房甚至到拼婚……不怕拼不了,只怕想不到。拼客族倡导的是一种节约、时尚、快乐、共赢的新型生活方式。
他们是乐活族。从穿衣到生活态度、从吃到用、从环保到运动,他们主张废物回收利用、也可以慢生活,在做消费决策时会考虑家人的健康和环境责任,实践爱健康、爱地球的绿生态生活方式。
他们还是团购族。几乎不去实体店,而是每天打开电脑,关注团购网站、优惠信息和购物窍门。他们从不放过各大免费试吃、试玩、看电影、唱K的活动。他们把心仪已久的商品批量扔入购物车,拉着亲朋好友蹲点秒杀。
他们是抄客族。他们爱名牌却从不买正价品,到商场试穿,记下款式大小回来网购,这样能节约三分之一甚至更多的钱……
吝享,有人说这是无奈之举,物价上涨,你被迫算计着每一分钱。如果你足够淡定,生活只为呼吸、吃饭、喝水和睡觉,那么,恭喜你,你华丽丽地赢了生活。可是,多数情况却是那个小时候枕着白云看一辈子天空的天真梦想早已被房、车、上班“三座大山”明目张胆地调了个包。
马克思把生产发展分成了几个阶段:第一层是生存层,温饱是生活的全部;第二层是生活层,消费是满足基本需求的手段;第三层是享受层,消费是幸福和平的心理感受。
但我们大多数时候停留在生存以上、享受以下的尴尬层面。对着高得离谱的房价、涨不停的石油和只能windowshopping的奢侈品垂涎不已。即便是这样,还是得装个门面,请兄弟吃饭泡吧,信用卡刷去半个月的薪水,还必须买几件像样的西装;或者看着新出来的化妆品心痒手痒,抱着“女人应该爱自己”的优良价值观血拼回来……
这是一个被消费把玩的怪圈。现实告诉了我们生活是什么,为什么生活,却不负责任地不告诉你怎么生活。“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妥协派,仰天长叹“人生苦短,下次再玩”;“我还有青春可以挥霍”的进取派,被工作编织得密不透风,企图跟得上消费大军的尾巴;“我恨透了这个世界”的仇恨派,缩衣紧食、把生活调成了“办公室——家里”两点一线的“白开水模式”……
一年有365个日子,52500多分钟,一生有3456989000下脉搏,在刀光剑影的暗战中,你必须转身,否则必然沦为惨淡的消费者。
生活不精打细算,不知道哪天被生活给“黑”了。于是,吝享族杀出了一条血路。
吝享族到底享的是什么?是一种生活态度,是一种思维模式,赚不多的钱,过体面的日子。不是吝惜钱,不是吝惜享受,而是追求物超所值的优质生活。吝享族,“吝”的是虚无的消费观,享的是节约、理智的价值观、信念和幸福感。
吝享族,在解构生活,同时又在重构生活。
苏珊·桑塔格在《朝圣》里言说生活态度:我的心里充满了对现实生活的热烈的憧憬,不耐烦地等待它的到来。物质新贫们迫切焦虑地在想象未来,而吝享族正在享受这种生活状态,在他们眼里,幸福感有时候与金钱无关。也许你大把地花钱消费,最后却只感到空虚。生活方式的选择更为重要,关键是看你快乐不快乐。探索低成本享受高品质生活的行为本身就是一种享受过程,生活的意义就此被赋予生命力和趣味性。
吝享族的下一步是什么?不知道。生活从来不只是一种活法。他们特立独行,他们用生活的低姿态,换取幸福的高姿态。
如何成为吝享族?不难。一个平凡人,一双智慧眼,一台计算机足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