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术》:中国式变奏
2012-5-17 10:32:31 来源:东方早报 我要评论()
一转眼,在风流倜傥的霍思邈和直来直往的美小护一路打情骂俏的护航之下,广受关注的大型医疗剧《心术》已经播了大半。虽然关注的是医患关系这样时下热门的社会话题,但散乱的节奏、人物性格的表面化和对每个涉医话题的浅尝辄止,使得《心术》不仅无法跻身“医疗剧经典”,与六六的前作《双面胶》《蜗居》的水准也是相去甚远。
在国内,因为各种创作的壁垒,医疗剧的叙述规则和固定观影期待缺失已久。
作为一部被大力宣扬的电视剧,关注的又是敏感话题,《心术》收获毁誉参半的评论并不奇怪——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标准。一些观众,只需要看着吴秀波和张嘉译的脸就深觉放心;另一些观众则试图将医疗剧本身作为解剖的样本,手术刀下,细节错误、人物不真实、美化了或者丑化了都将导致弃剧不顾的决心;当然,更多的观众因为各种星星点点的期待,跟着紊乱的节奏充分体会着创作者的纠结和野心——这是一部试图承载所有相关社会热点和话题,并为当今社会提供“信望爱”信仰基石的医疗正剧,同时也是一部希望借着打情骂俏消解医生身份壁垒、男女老幼通杀的市民喜剧。它一会浪荡一会崇高,如此散乱却又屡屡被硬生生拽回慷慨激昂的正确。
你于是想转回头搜索自己的脑袋,却发现心目中医疗剧标杆的名字不是日文就是英文——比如日剧《回首又见他》、《白色巨塔》,美剧《急诊室的故事》、《实习医生格蕾》、《豪斯医生》。美剧无论是制作方式还是医疗环境、文化背景都离我们太远,那就看看日剧吧。
唐泽寿明和江口洋介主演的21集《白色巨塔》作为富士电视台45周年的台庆剧在2003年播出,收视口碑皆极好。该剧改编自日本女作家山崎丰子的同名小说,讲述两个医疗观念完全不同的医生在复杂黑暗的医疗体系中的人性挣扎。日本医疗体系在财团、政界的利益裹胁下的真面目,在财前五郎(唐泽寿明饰演)这样一个有着极强成功欲的医生谋求上升之路的过程之中,被解剖得淋漓尽致。时隔多年,我仍然记得电视剧的片尾,一只手的剪影在那些整洁的医院高楼之间某扇蒙着雨滴的窗户内升起的景象。那是一部足以反复咀嚼多遍的电视剧。
当然,将《白色巨塔》或者任何一部别的标杆医疗剧和《心术》作比,都难免有失公允。但事实上,作为一种类型剧,医疗剧和侦探剧、律政剧、体育剧等等有着一些在叙事和审美之上的共通之处,那就是约定俗成的职业内容和无可避免的章节性,这使得高下的判断或许有据可循。
职业内容,特别容易理解——一袭白大褂、听筒、口罩、手术刀,一个几乎在所有的医疗剧中都会出现的镜头就是一群医生,由院长或者主任带头,昂首阔步地走在病房的走道里;或者是急诊医生匆匆忙忙地奔往手术室。这样的镜头,在《心术》里也随处可见:长镜头下,一群人或者某个人面容严肃地在沉思中走来,然而,遗憾的是,镜头告诉我们导演在此想要抒发情感,但作为观众,想了又想,却相顾茫然的时候为多。同样的镜头,在《白色巨塔》中也被反复地运用,作用却至少有两个,一个是强调医院的等级森严,每一个医生都必须爬上七楼去等待院长开电梯门的那一刹那,然后一起巡房,这种领头人的权威吸引着主人公前去争取谋夺这一位置;另一个则是固定剧集的节奏,在每一集的开头段落扔下一个时间的准绳。两相比较,精准和随意立判。
无可避免的章节性在于,一旦是医疗剧,整个故事的走向不再可能只由主要人物本身来完成。《心术》不像六六此前所写的《王贵与安娜》、《双面胶》或者《蜗居》,主要人物彼此之间的爱恨情仇就将一出剧贯穿到底。在医疗剧中,一个个的病人接连而来,他们的生死完善着主人公的形象,并堆叠着和主要人物一起将剧情推向高潮或是走向完结。因为次要人物不可避免,而且必将众多,一旦主要人物不够强势、不够有性格、主观欲望不够强烈或者是次要的人物的设置不够精致、有效并且和主干的情节相关,那么散乱就是必定的结果。
在《心术》里,主要人物中最引人注目的叛逆者是吴秀波饰演的霍思邈,他的叛逆实际有限;张嘉译扮演的刘晨曦,更是被困于完美的医生形象而只能博人眼泪。而十三姨、钢丝男、谷超华等人的出现,虽然每个人身上都带着亮点,也带着故事,但是对主要人物本身的故事走向影响非常有限。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心术》更像是提供了一个巨大的舞台,每个人的困惑、个性、各种社会问题借着医院这个媒介一闪而过,而不是提供给我们某个有深度的人物并运用他真正来试图剖析这个医疗体制。当然,这或许也正是创作者无法碰触、也不能碰触的底线,它所触及的或许只能是医患关系。
比较令人欣慰的是,在散乱和野心之外,这出中国式的医疗剧变奏至少走出了一个六六式的亲民的路子——当婆婆妈妈们心中怀揣着美小护这样的护士形象和霍思邈、刘晨曦这样的医生形象,重新踏入医院的时候,医院这个地界也生活化了起来,不再那么高高在上,同样八卦、家长里短、心力交瘁,让作为患者的普通人得到了瞬间的心理平衡。而这样的处理,不得不说,确实有着中国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