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头头网 >> 推荐 >> 特别推荐 >> 自由区 >> 列表 >> 正文
非成功商人韩寒
2011-4-21 14:30:07    来源:慕容莲生    我要评论(

  韩寒后悔得要命。
  
  如果可以选择,韩寒肯定直接扯掉2011年1月17日,让某品牌洋酒和那场微访谈都去见鬼。可惜没得选择。韩寒注册了临时微博账号“韩寒0117”,以某品牌洋酒代言人的身份,和蔡康永通过微博与网友开始一场访谈。
  
  这场访谈,美名其曰是韩寒接受蔡康永采访,及回答网友的提问,说白了就是韩寒上台为那洋酒赚吆喝。韩寒一亮相,恐怕连和洋酒从未有交集的人都知道了:哦,世上还有这个牌子的东西。
  
  不过,据韩寒的出版人路金波说,韩寒肯站台是因为受了那洋酒公司的“哀求”和“胁迫”,是情非得已。
  
  最后,韩寒“谢罪大家”:“我已经很多天都失眠不安,这么多年难得和大家交流一次还要染上商业色彩,真的对不起大家。对不起对不起对不起对不起对不起对不起对不起。”
  
  该有多后悔,使得向来骄傲的韩寒一连说了8个“对不起”。
  
  韩寒不愿自己和商业有染。
  
  莫非他真不明白,其实人人都是商人?
  
  人人都在投资,通过交易换取自己需要的东西,经营生活。有些人的投资是有形的,比如投资服装、餐馆、房地产或汽车等等;有些人的投资是无形的,比如投资时间和脑力,通过交易换取自己衣食住行所需,然后经营生活。
  
  韩寒一直以来都拉开架势和商业划清界限,“孤与老贼势不两立”。在博客公告上,他这样写:不参加研讨会,交流会,笔会,不签售,不讲座,不剪彩,不出席时尚聚会,不参加颁奖典礼,不参加演出,接受少量专访,原则上不接受当面采访,不写约稿,不写剧本,不演电视剧,不给别人写序。
  
  姿态鲜明:谢绝群体性活动,更不要提有商业色彩的活动了。
  
  可惜,除了作家、赛车手、公共知识分子、最具社会责任感的公民、青年领袖,不管韩寒肯不肯承认,他都还有另一个标签:商人——非成功商人。
  
  韩寒一直都和商业有染。
  
  别告诉别人我在这里
  
  或许韩寒早已忘记,2001年9月,接受记者采访,当时他说他最大的职业理想是,自己当老板,开一家专门从事汽车改装的公司,让每一台车都有自己的个性。
  
  那时,韩寒刚和某影视公司达成协议,要将《三重门》改编成8集电视连续剧,还兴致勃勃地说,如果有合适的角色,并不排除出演该电视剧的可能。
  
  那是他出道的第三年。
  
  照江湖规矩,一个作家,如果他的作品出售影视改编权,在人们看来,他已是染指商业了。更何况他还很有兴趣尝试当演员——你知道的,演员粉墨生涯,花柳繁华地,没有一个“商”字,更难行走。
  
  真巧,2005年1月,又有电影公司向韩寒抛橄榄枝。当时有个叫解航的写了一本《痛经》,影视改编权卖给了好莱坞的派拉蒙电影公司。演员方面,中国的相关公司向美国方面推荐了韩寒,因为韩寒的形象非常适合《痛经》的男主人公,叛逆而又有些阳光。记者联系韩寒问他意下如何,他说:“不管是不是好莱坞拍,我要是拍片取决于女主角是谁。”
  
  可能女主角不入韩寒法眼,也可能是别的什么原因,韩寒最终没有参演《痛经》。
  
  不过,2005年年末,韩寒做了一件很叫人惊愕的事,签约环球唱片在中国内地的唯一制作公司——上海天韵文化公司。对,韩寒要出唱片。
  
  媒体纷纷质疑韩寒是在跟风一直都走商业路线的郭敬明——郭敬明2005年7月曾推出音乐小说《迷藏》。当然,韩寒可不承认跟风,他一直都不屑于和郭敬明相提并论,说他跟风郭敬明,比要命还叫他不能忍受。
  
  2006年5月,韩寒个人单曲《私奔》MV网络发行,同年9月,他的首张唱片《寒十八禁》隆重上市。不过,韩寒不认为自己是一个艺人,或者说他不肯承认自己已行走在商业路上,他说自己“其实是被出唱片而诱惑的,希望能够尝试一种不同以往的形式来写作”。
  
  或许,韩寒只是为证明自己和商业化写作的郭敬明有别。他要竭力抹去身上的商业烙印。
  
  “别告诉别人我在这里,他们接受不了我干这个。”2008年7月,韩寒代言华硕F6香味笔记本,拍广告短片,其中一句广告词就是这样说的。
  
  的确,韩寒成为车手后,很羞于人们看到他行在商业路上。
  
  出唱片,做广告代言人,这都是演艺明星干的事。从来没有哪个作家这样干过。哦,不,当年鲁迅先生曾为三闲书屋写过广告语,“来认真介绍诚实的译作,有益的画本”。鲁迅先生是为卖书而吆喝,算起来还属文人之分内事。若先生生在当今时代,他会不会也帮着电脑商家搔首弄姿叫卖?
  
  这是最好的时代,人们似乎都很宽容,没有什么是接受不了的。比如,2010年9月,郭敬明不也巧笑倩兮着为某滴眼液卖力吆喝?对,一直走商业路线并且很成功的郭敬明,在做商品代言人这条路上,他要比韩寒晚一些日子。
  
  2009年4月,韩寒又开辟一条商路:在知名购物网站淘宝网上开了“韩寒的书店”。这一次,韩寒毫不遮掩地在自己的博客上告诉所有人他在哪里:“我特地委托朋友在淘宝上开了一个限量销售我签名本的书店,里面有我大部分出版的图书作品,以及新书和杂志的预售。”
  
  同年年末,一款名为《自在飞车》的网游瞄上了韩寒。韩寒所在的赛车俱乐部办了一个赛车培训班,韩寒担任教官,俱乐部承诺将提供数名培训名额给《自在飞车》作为其封测奖励,届时参加《自在飞车》封测活动的玩家将有机会与韩寒同场竞技切磋车技。同时,韩寒也做了该网游的代言人。在网游封测召集令页面,韩寒的照片很抢眼,更有抢眼的大字:赛车之王韩寒教你开赛车。
  
  不过,韩寒说,他没有收代言费用,并且“以前每年做七八场某汽车品牌的活动,都是免费的,因为我作为车队车手,必须出席发布会。”韩寒还说,“人家以为我收了多少钱,说我很商业。”
  
  没办法,人们从来都认为无功不受禄,当然也认为有功必然要受禄。
  
  韩寒始终不肯承认自己商业化,或许只是因为他所参加的那些商业活动,都是友情参与,“都是免费的”。可是,谁管那么多呢?他参与商业活动,人们就认为他投身商海了。有郭敬明从商赚得盆满钵满的例子为参照,谁肯信韩寒的荷包不被商家塞得满满的?
  
  如果韩寒真的没赚钱,只能说,他做了生意却不盈利,他不是一个成功的商人。
  
  我只能卖身
  
  许多年后,当韩寒回首往事,会用什么样的表情思量他的2010年,这荣耀与失败并存的一年?
  
  出道以来,这个骄傲的赛车手像个冷面杀手,遇佛杀佛遇魔杀魔,十步杀一人,千山他独行,从不肯对任何人任何事妥协。然而,2010年2月,杀手拔剑四顾,公然宣布“卖身”。
  
  一切要从《独唱团》说起。
  
  2009年4月,韩寒放出话来,他要做一本杂志,并向网友征集杂志名字。5月,他在博客发布新杂志的征稿、稿酬标准、杂志定价等信息。后来的日子里,他一次次放话杂志要上市,却因种种缘故又一再拖延。
  
  就像开酒店,不管酒店是否如期开张,只要租好了店面,就得每日支付租金。杂志迟迟不能上市,但相关开销一点都省不了。
  
  向来不缺钱花的韩寒也因这烧钱的生意手紧了,2010年2月,他撰写博文《太紧》:“我将会在近期内接受一些我个人认可和喜欢的品牌的商业活动,那都是我个人名义的商业活动,我需要为杂志预留下足够的运营资金……没有办法,一样为了维持运营,他们可以卖地,我只能卖身。”
  
  陶渊明说,“吾不能为五斗米折腰”。那是因为他还有米可炊。当揭不开锅的时候,谁还有劲挺着腰杆逞强?任是骄傲如韩寒,也终于大张旗鼓地开始“商业活动”了。
  
  2010年3月,韩寒再次为华硕电脑拍摄广告片:“爱梦想,做自己,我是韩寒。”
  
  不得不说,这是最好的时代,作家也可以像演艺明星一样拍广告拿不菲的代言费。
  
  4月,韩寒正式签约代言服装网购品牌凡客诚品;6月,全国各地的户外广告都可见到“凡客”韩寒:“爱网络,爱自由,爱晚起,爱夜间大排档,爱赛车,也爱29块的T-SHIRT,我不是什么旗手,不是谁的代言,我是韩寒,我只代表我自己。我和你一样,我是凡客。”
  
  “凡客体”一时风靡。再次成功引领风潮,韩寒应感到很骄傲。
  
  6月,韩寒接受采访时说:“我只是想告诉读者,商业不是想象中那么可怕,无论你做图书,做电影,要在社会上生存下去,都不能和商业摆脱关系。如果要我拒绝任何商业行为,又不在体制内工作,又不依附于什么组织,又要看到我还是这种风格的文章,我估计只能去做鸭子了。”
  
  是的,为了《独唱团》,韩寒不再拒绝商业行为。
  
  最精彩在7月,《独唱团》千呼万唤终出来,第一辑首印50万册,两天内全部发完,多个地方出现脱销。
  
  这时,没谁敢说从商的韩寒逊色于另一个作家商人郭敬明。
  
  也是在7月,贾樟柯导演的《海上传奇》全国公映,对,韩寒是主演之一。这可不是他初次当演员,早在2008年,他就在王小峰的DV短片《你丫真狠》中露过脸;2010年2月,胡戈的《宅居动物》中他也有出镜。
  
  同月,韩寒将他的唱片《寒??十八禁》中《追梦人》一歌授权大型武侠网游《侠客行》作为主题曲。
  
  或许可以说,走到这一步,韩寒的商业之路有声有色风生水起。
  
  经商,人们也称为下海。哪有无风无浪的海呢?谁也不知道下一秒风有多大浪有多险,是直挂云帆还是蓦地船翻?
  
  2010年12月27日凌晨,《独唱团》执行主编马一木微博传恶讯:《独唱团》团队宣布解散。
  
  上一个愚人节已过去很久,下一个愚人节还早着呢,这坏消息怎么看都不像是在开玩笑。果然,28日,韩寒博客撰文:“各位朋友们,在此向大家证实,《独唱团》的确已经无限期的停止。”
  
  就这样,韩寒要“提供好的文艺”的“文艺杂志”啼声初试却成绝唱。
  
  不是韩寒的错,若一定要说原因,错就错在,韩寒他不是一个成功的商人。或者说,他并没有把自己定位在商人之中。
  
  《独唱团》的隐去,让韩寒对商业活动再次冷淡下来。最明显就是开篇提到的2011年1月17日的事件。
  
  一时间,微博网友呼唤韩寒“别太认真”、“早日归来”的声音此起彼伏。是啊,何必太认真,何必急着离去,人在商海游,谁能年年月月都要风得风一帆风顺?
  
  不得不提,戏剧性的是,韩寒此次代言的洋酒,广告词是:“值得的,就去做。”
  
  虽然韩寒不是一个成功的商人,但他身上的商业价值仍然没有人可以否认。或者说,他的不成功,只是因为,他不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商人,他对自己的定位,仍然是作家、车手。当然,现在还有了新的身份:丈夫和父亲。
 阅读
 评论
  • 下一个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 广告服务 | 郑重声明 | 使用帮助 | 联系方式 | 诚聘英才 | 用户留言 | 在线客服

    北京万源新世纪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20564号
    本版本为内部测试版本,还未正式上线,头头网有最终解释权.
    Copyright@2000-2007,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