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运空气改善健康状况
2012-5-25 10:40:51 来源:南方周末 我要评论()
中美科学家发现,北京奥运会期间空气质量改善的直接结果是,与心血管疾病相关的分子生物学和生物化学指标也出现改善。这个结果第一次从生物机理上将PM2.5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联系在了一起。
即使是短时间的空气质量改善,也会对居民的心血管疾病产生明显的益处。一组科学家在对2008年北京奥运会期间及前后的空气质量和心血管疾病的生物标记物进行深入研究之后,得到了这样的发现。
这项研究由美国南加州大学凯克医学院张军锋教授及美国和北京的合作者共同完成,发表在2012年5月16日出版的《美国医学会杂志》(JAMA)上。这个结果第一次从生物机理上将PM2.5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联系在了一起。
“2006年开始筹划这个项目的时候,有一些很少的研究说空气污染除了对呼吸道有影响,对其他的器官也会有影响。后来西方的流行病研究发现,心血管疾病和空气污染具有明确相关。但是为什么会有影响,也就是生物机理仍不明确。这个影响不像对呼吸道的影响这么直接和容易理解。”张军锋告诉南方周末记者。
“北京奥运期间政府对空气质量的干预是前所未有的,以前其他城市也有控制,但都是规模较小的。”张军锋表示,这为科学家提供了一个独一无二的机会来考察一些科学上的问题。
他们在健康人群中发现,随着北京空气质量的改善,与心血管疾病相关的分子生物学和生物化学指标也出现改善。
也可以反过来讲。“这项研究显示了空气污染可能增加心血管疾病风险,支持了之前更为综合的关于空气污染与此类疾病的研究发现。”南加州大学全球健康研究所主任乔纳森·萨梅季(JonathanSamet)评论说。
“一生一次”的机会
在之前的一些研究中,研究人员是通过统计学的方法来考察空气污染与疾病之间的相关性的。1990年代以来对欧洲数十个城市的研究表明,短期的颗粒物(PM)暴露与每日死亡人数之间明确相关。一些研究通过将因中风和缺血性心脏病入院的人数与PM2.5的情况对照来研究二者之间是否存在关联,大部分的研究都得到了肯定的结论。
这些研究主要是在北美和西欧完成的,而那里的PM浓度很低且仍在下降,西方的生活方式和疾病也占据主要地位。但是科学家在中南美和亚洲国家的相关研究则较少。
2010年底,在美国健康影响研究所(HEI)发布的《亚洲发展中国家室外空气污染与健康研究综述》中,特别提及了北京奥运会带来的研究机会。报告提到,中国政府为了确保2008年8月奥运会和9月残奥会期间的空气质量,实施了一系列的措施,使北京的空气质量在这两个月里大为改观。这些措施包括了所有不能达到欧1标准的汽车都不允许在北京行驶,私家车限行,这使得汽车尾气污染下降了大约50%。一批重污染工厂被要求降低运转或是完全停产,大约有50%的工业锅炉在运动会期间停止工作。建设项目暂停,加油站被改造,以减少汽油挥发。电厂即便已经达到国家标准,也要在6月份基础上再减少30%的排放。排放限制涉及到天津、内蒙古、山西、河北、山东等省市。
监测表明,以上措施取得了十分明显的效果。与2008年6月26日至7月6日之间的数字相比,奥运会期间(8月8日至24日),北京市的PM2.5浓度降低了54%。
“北京奥运会期间空气污染的大幅度降低是否改善了健康状况,这是一个重要的问题,尤其是在控制措施很明确的情况下。”上述报告称。
张军锋认为这是一个“一生一次”的时机。他在北京奥运会期间与合作者跟踪了北京125名健康青年的状况。所有这些人都没有患心血管疾病,而且不吸烟。他们的平均年龄是24岁。在治污措施实施前、实施期间和运动会结束之后,他们分别进行了血液样本采集。
研究者选择了包括CD62P蛋白在内的一些生物标记物进行检测。如果这些蛋白在人体血液中的浓度升高的话,就可能造成血管堵塞,进一步可能会引发中风。如果空气污染改进,这些分子在血液中的含量下降的话,就会对人的健康有好处。
“2008年主要在现场,之后是临床数据分析。涉及人的实验研究,控制个体和实验条件是非常复杂的事情,要弄清楚确实是空气质量的变化导致的而不是温度等变化导致。”张军锋说,“我们用了很多种统计模式,有二十几种,大多数的模型结果都是一致的,我们才敢说。”
两点启示
迄今为止,科学研究已经证实PM2.5对人体的危害具有很宽的范围,并不止于呼吸系统和心血管。研究者已经发现了其对生殖系统的影响,可能导致早产、出生体重低,科学家也怀疑PM2.5可以对内分泌造成影响,对婴儿吸收母体养分和孕妇健康有负面影响。动物实验还发现PM2.5可以导致后代肥胖症的风险上升。
“据推测,北京奥运会期间较为清洁的空气的直接结果是(人体的)氧化应激降低,肺和全身炎症程度降低以及改善了的心血管功能。”美国健康影响研究所的那份报告中说。
以中国为实验室的更多研究正在进行当中,包括北京奥运会期间空气质量改善对呼吸系统的影响,北京2007-2009三年出生婴儿的早产率和空气质量的改善关系,山西燃煤导致鸡的胚胎出现异常的研究,等等。
张军锋认为,他们的研究结果给人们带来两点启示:“一方面是公共政策,应鼓励人们少开车多乘坐公共交通;另一方面,由于研究对象是二十几岁不吸烟的年轻人,从他们身上都可以看到明显改善,那对于年纪大的人或者有心血管疾病的人,空气质量改善带来的效果会更大。”
空气质量改善给居民健康带来好处的实例在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也曾有过。1990年代初,爱尔兰政府禁止了在都柏林市区使用燃煤。一个科学研究团队通过研究医院的死亡记录,发现在禁煤时期因为心血管和呼吸道疾病死亡的人数在下降。
就在同一时期,香港政府开始要求禁止使用含硫量高的汽油,有研究小组跟踪了此后五年相关疾病的发病情况,发现每日死亡率也会下降,这项研究2001年发表在医学期刊《柳叶刀》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