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头头网 >> 博客频道 >> 焦点博文 >> 正文
我是谁?——有感于大学生统合感的缺失
2010-1-16 11:04:56    来源:网络    我要评论(


  三十年来我们的基础教育以高考为终极目标的定位不变,导致一些学生进入大学后,当新鲜的感觉消失后取而代之的则是深深的迷茫和失落。我曾接受这样一些案例:

  案例一、学生小王(化名),父母均为农民。从小在“好好读书考大学,将来可以跳出农门”的父母教导下刻苦读书,业余时间基本在书桌上渡过,没有爱好,也没有和朋友交流的习惯。苦读十二年后以高分入大学,第一年在新鲜中渡过,第二年开始陷入迷茫和困惑,特别是在金融危机给大学生就业市场带来的巨大压力下,该生觉得以前的教育似乎让自己迷失了前进的方向,不知道自己是谁,不知道自己的个人爱好和兴趣,更不知道自己要向哪里去,个人感觉十分痛苦。

  案例二、学生小李(化名),父母均受过良好教育。自小被父母严格要求,学习成绩一直很好。为了让其更好地专心学习,父母不让其做任何家务,也禁止其将时间浪费在和同学的交往上。

  进入大学后,新鲜期没过多久,发现没有同学和自己做朋友,周围的同学逐渐成双成对地结伴而行,自己却始终孤独一人,心情特别压抑,连目前学习的课程都让自己无法提起兴趣。自我描述是处于非常迷茫和无助的境地。

  案例三、学生小陈(化名),博士生,从本科一直连读到博士,之前从未对自己有过深入思考。受金融危机和即将毕业的就业压力影响,开始思考自己的未来和前途,甚至开始重新审视自己已经学习了将近八年的专业,发现自己并不喜欢目前的专业,却非常热衷于股票市场的研究和实际操作,而且成效不错。未来何去何从的严峻问题已经在他的面前。

  上述案例都有共同的特点——学生始终难以建立支撑自我的核心统合感,对“我是谁?”与“我将走向何方?”等问题有彷徨迷失之感,结果是孤立无援,茫然若失,心情沮丧,甚至悲观绝望。这是非常典型的统合感缺失表现,即主体对当前自我、生理特点、社会期待、以往经验、现实环境和未来希望等六个层面综合成整体的人格结构上出现的问题。

  为何我们不知道去向何方?为什么我们惶惑,道路通向哪里?这是现代最普遍,也最震撼人心的问题之一,在目前年轻的大学生中表现最为集中,也常是导致悲剧发生的原因之一。这需要从学校和家庭、社会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1、学校

  从小学到高中毕业的十二年基础教育,以升学为目的的传统教学以教师为中心,学生学什么、怎样学、谁优谁劣,一切取决于教师的指示和评价,特点明显:

  ●  教师是知识的灌输者,学生则为容器。

  ●  讲授教学是灌输知识的主要方式,考试则是测量学生接受知识水平的手段。它们构成教学的主要环节,学生以死记硬背、考完忘却为主要应对方式,大脑获得的有效思维训练水平低下。

  ●   教师是权力的拥有者,学生必须服从,特别在小学阶段学生若有不服从的行为,必定遭受惩罚,即使教师指令有错。行政领导是权力的高级拥有者,教师和学生均须服从。

  ●  教师不信任学生,学生对教师的动机、真诚、公平、能力也常持怀疑态度。

  ●  管理学生的最好方法是使他们经常或间断性地处于恐惧状态。小学生常得不到尊重,即使取消了小升初的考试,但更多的各类和升学有关的考试占据了小学生的业余时间;初中和高中生的考试基本以打击学生的自信为目的,处于快乐学习的学生人数正趋于减少和乃至消失状态。

  ●  民主实际为虚空。学生不能参与选择个人目标、课程或学习方式;对教师的选择、教育政策的看法等方面,毋需征求学生意见。而教师也无权选择行政管理官员,对教育政策的制定教师的参与度很低。

  ●  重视智育,不重视个人的全面发展。小学阶段,由于教师素质的相对低下、课程设置及教材的落后,正常儿童的好奇心和旺盛精力被严重约束,甚至一些正常的好动表现被当成多动症治疗;中学阶段,所有学生最强烈的兴趣——性、情感和生理的关系被学校和家庭二方面以专心学习的借口所忽视和拒绝,一切为了升学的教育导致初中和高中阶段辍学的学生人数不断上升,同时罹患心理疾病的学生人数也在急剧上升。

  拥有上述特点的学校教育无法帮助学生建立支撑自我的核心统合感,对“我是谁?”与“我将走向何方?”等问题从未有过真正的深入讨论;学生则以听话为优点,不喜欢提问,却愿意从众。习得的是远离生活的书本知识和依赖能力,却失去了最基本的思考能力和独立生活能力,“白痴”型学生的人数在急剧上升。一旦进入大学,尽管年龄已达成年,但缺失的生活和思考能力会使其一筹莫展,心理年龄凸显低下,从而使自信急剧下降,对未来产生迷茫。当踏入其需要以能力和个人修养为选拔标准的社会时,不被用人单位看好则成为必然,在金融危机的现在表现尤其明显,而且这样的状况正在呈现继续恶化的趋势。

  2、家庭

  我们社会的家庭教育水平普遍低下,包括在一些受过很好高等教育的家长群体中亦是如此,特点如下:

  ●  过分溺爱和忽视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方式剥夺了儿童的童年

  父母对孩子的溺爱程度已占世界的前列,这导致了许多孩子的无能和“弱智”,此外对孩子非智力因素培养的忽视也相当严重。很多父母按照自己的思维方式,严重扼杀幼小孩子的心理、情感、意志和兴趣等非智力因素,命令幼龄儿童学汉字、念唐诗、背宋词、练算术、练钢琴等等,快乐的童年就此消失。

  ●  心灵施暴并扼杀孩子独立人格的树立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然而我们的老师从小就遭受着一种心灵施暴的教育方式,且陈旧的理念并没有随着社会的发展而更新,等到教育后代的重大责任再次落到他们身上时,为了让自己的孩子能得到高分,家长们全力支持学校教育,在棍棒底下成长的父母们依然用棍棒教育自己的孩子,成为应试教育的得力帮凶,孩子的健全人格培养常常被忽略。

  ●  鼓励孩子对物质的迷恋和追求,家庭缺乏教育目标的远景和科学性

  在物质丰富的现代,物质刺激以特有的效果成为许多家长激励孩子的工具,孩子人生观的培养被逐渐转化成物质上的贪婪,正确的竞争意识和健全的人格训练已无人关注。许多父母只是凭本能作家长,对孩子的教育缺乏科学的目标,从众心理普遍。

  ●  孩子成长过程中家长逐渐变为最熟悉的陌生人

  当家庭教育也只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时,家长已经开始成为孩子的陌路人。当孩子迅速成长时,许多家长无力关注孩子的精神和心灵成长,最熟悉的陌生人在许多家庭中出现。

  ●  孩子沦为家长实现自我理想的工具,品德教育实际空白

  家长将孩子视为私有的现象较严重,孩子被动地听家长吩咐,按照家长的要求行事,沦为家长实现自身未泯理想的工具。在此过程中孩子自身的理想和发展却少有关注或被扼杀;品德教育成为空洞的说教已经被学生厌倦,而许多家长自身的品德素质低下则为学生最好的榜样,学生人格塑造中最重要的部分实在堪忧。

  如此落后家庭教育中成长起来的学生在生理成熟的同时伴着心理和行为的幼稚,进入大学后面对独立生活的各种压力,以及即将到来的就业压力,原有的脆弱自信很快荡然无存,迷茫和困惑则会成为主流。

  3、社会

  由于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文建设的相对落后,导致出现许多新的社会问题,这对学生的健康成长也带来各种影响,加上我们的传统教育将学生牢牢圈于家庭和学校的二点一线之间,没有思考的教育结果让学生对许多的社会问题无法形成个人正确的见解,最终遇到问题采用极端手段的学生人数也在上升。(近期北京科技大学大二女生杀同伴、四川北川中学高一学生杀同伴等等惨案令人震惊)

  上述学校、家庭和社会的问题在现实中常常互相渗透,无法截然区分,导致作为被教育结果的学生一定会出现各种问题,其中以人格发育的不健康尤为典型,统合感缺失已经成为当今大学生的常见问题,而且正日趋严重,需引起大家的高度重视。

  “我是谁?”——亲爱的学生朋友,你的答案清晰吗?

 阅读
 评论
网站简介 | 广告服务 | 郑重声明 | 使用帮助 | 联系方式 | 诚聘英才 | 用户留言 | 在线客服

北京万源新世纪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20564号
本版本为内部测试版本,还未正式上线,头头网有最终解释权.
Copyright@2000-2007,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