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无到有,从有到富是不断攀升的过程,而这仅仅只能从表面上见证了数量上的飞跃或者程度上的加强,正如马斯洛需求层次论阐述的那样,在不断的追求—满足—再追求的循环下趋于富足。而这里头既涵盖物质层面,同时也显现着精神领域的扩张和填补。而对于常人来说往往物质在前,精神在后,这也符合人的正常认识规律和意识形态的特点。只是,在很多时候面对拮据的生活,我们的精神会暴露出惊人的“贫血”。尤其尚处义务教育阶段的一名小学生对自己亲身母亲的责难更是让人觉得不寒而栗,到底是为何故呢?
某区某校一名小学生因为嫌弃自己的家境过于“贫困”而百般责难母亲,总觉的人家的东西是好的、香的、上档次的、够气派的。而自己却什么也没有。甚至在每天放学之时看到很多家长驾车前来接孩子时也表现的很嫉妒和愤懑,总幻想着如果自己家的谁谁谁开车来接自己回家了该多好啊。以致到后来久郁成病,干脆就不想上学了,而且回家试图通过自己的绝食来谋得一份“重视和愿望达成”。在母亲的无奈而又尽心的劝导下丝毫不见起效,甚至在买好吃好用好玩的东西给他时,不但不领情还呵斥一句,“没文化的就是不懂品味,连买个盒饭也不如人家的上档次。”
试想一下,倘若自家孩子出现这般叛逆的行径,该如何是好呢?再说这户人家的条件并非是那种上不起学或吃不饱饭的家庭,而这个孩子随同父母亲去到外地某省打工,在事业上也开始步入正规,事业应该还算小有成就,但迫于时日不长,根本还无法在短时间内满足他的如此之多的“高要求、严标准”。而在上述买食的过程之中,出现的一个插曲更让人感觉气愤和为此孩子担忧。他嫌母亲买的盒饭不够“味儿”,结果一有钱家长(估计是家长好友)给其买了一份一摸一样的盒饭,结果怎么着?他一边狼吞虎咽的吃着,一边回答道,“嗯,好吃,有品位的家长买的盒饭就是比较香。”看着这样一幕,不知当时那位母亲会作何想,但可以肯定的是心酸和心痛已经完全充斥了双眼和整个心灵。更加可悲可叹的是,她的孩子却形同陌生人。面对这样的孩子和学生,作为第一教育人的母亲该何去何从呢?难道就没有两全其美的“灵丹妙药”吗?
曾记得在大话西游之中的一句经典台词让多少人为之情有独钟,其根源在于它的表述袒露了人性之中的一部分美好夙愿。当人感受到失败或者不如意而试图想要“回到从前”的时候,留存的也就只有后悔和懊恼,于是乎,这句台词愈发“经典和流长”。只是,在该学生身上我们还不曾觉察到他的后悔和懊恼,更多的是抱怨和走极端。在他身上我们看到了马斯洛需求层次论的真实体现,不,应该说是“严重”体现。只是,在没有先决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而想要跳跃式的过度到下一个层次,那必将会让自己受更多的苦,遭更多的难,同时还要连累自己最亲最辛苦的家人。这不得不让人送他一顶帽子——“独大”。
面对这样的存在严重从众心理和攀比心理的孩子,也许,作为家长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和无法逾越的障碍(小时候生病之后,医生告诉其家长不能让其哭闹,不然会危及生命),但身体的异样倘若演变到心灵的“走样”,那导致的直接结果就是:他在做错事的时候会完全不自知。以致愈演愈烈,终于到了父母亲无法承担起他的“美好夙愿”的地步。
当然,出现这一结果的终极理由不能完全归罪于他的父母亲,还有社会因素,甚至在校园之中盛行的攀比之风也是“瞎闹腾”的一大推手。面对许许多多类似的事情,自己也不敢多加批评和指责什么,正所谓,“家家有本难念的经”,只是在劳苦作业的时候,作为父母亲应该要让自己的孩子多懂得和了解一些做人的道理,使其学会感恩,慢慢的,即使身处攀比大环境之中,自己的心灵也绝不“贫血”。看来,我们的“经”还需继续往下念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