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夏以后的这一个多月一直低温多雨,感觉2010年的夏天来得特别晚。6月上旬,难得一个晴朗的双休日,心情特别好。我便招朋呼友,从苍溪出发,前往蜀道天险——剑门关,领略经过重建后的剑门关风采。
汽车过东青、白桥、鹤岭,上午11点半到达剑阁古镇——普安。沿途绿树成荫,山山岭岭青翠葱茏,座座村落掩映在苍翠欲滴的绿色之中。一路的秀色,一路的美景,一路悠哉游哉。一帮文朋诗友早已候在普安,一番客气后,宾主落座,品剑门豆腐,喝古镇老酒。酒至微醺,继续前行,寻访古蜀道,游观翠云廊。
在翠云廊景区接待中心广场,一块红色花岗石石碑上刻着清康熙年间剑州知州乔钵的诗:“剑门路,崎岖凹凸石头路。两行古柏植何人?三百里程十万树。翠云廊,苍烟护,苔花荫雨湿衣裳,回柯垂叶凉风度,无石不可眠,处外堪留句”。费了好大的劲终于读完,知道了翠云廊名称的由来,而且对翠云廊的胜景有了概括性的了解。进入翠云廊,但见古柏森森,浓荫拂地,展翠摩云,如亭如盖;一株株古柏铁干虬枝,雄健挺拔,气势磅礴;树冠尤如撑开的巨伞,遮天蔽日,浓荫密布;树干挺拔屹立,苍劲有力;树根盘根错节,突兀嶙峋。清代诗人张邦伸在《剑州路柏》中写道:“剑州路旁多古柏,霜皮黛色高参天。或如龙爪拿云出,或如山鬼摩空拳,或如青牛森五祚,铁干不受枯藤缠。或如黄葛耸翠盖,虬枝四茁盘云巅。”身临其景,叹服诗人的描绘真是既生动又准确。在森森古柏中,蜿蜒盘绕着一条古驿道。驿道全是用石板铺成,古柏夹道,阴翳蔽日,云雾缭绕。
导游介绍,翠云廊只是古蜀道的一段,翠云廊以剑阁为中心,西至梓潼,北到昭化,南下阆中,蜿蜒三百里,如长龙逶迤,莽莽苍苍,“衔空三百里,一色郁青苍”,在古蜀道上筑就一道气贯天地的绿色翠屏。翠云廊的柏树古称剑州路柏,民间又称“皇柏”、“张飞柏”,传说最早的古柏是秦始皇下令所栽。到三国蜀汉时期,三国名将张飞任巴西太守镇守阆中,汉王刘备称王成都,张飞的军队和刘备的使臣经常往来于成都与阆中之间,山高坡陡,道路崎岖,夏天烈日当空,雨天道路泥泞,行动不便,张飞便命令开山凿石,扩建道路,并在道路两旁栽植柏树,以蔽道路。唐朝天宝年间,杨贵妃喜吃川南鲜荔枝,玄宗皇帝下令沿途植树遮阴。“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明代正德年李璧任剑州知州,大力倡导植树,规定“官民相禁剪伐”、每届州官接任时要进行移交。民国时政府作出“砍伐皇柏者枪毙”的禁令。人民政府成立后,将古柏挂牌编号,作为文物保护。正是由于有了这些制度,才使翠云廊在经历漫长岁月的风风雨雨中能够得天独厚,幸免于难。
漫长的岁月、悠久的历史赋予翠云廊古柏磅礴气魄和精神风骨。每一株古柏都有一则故事,每一株古柏都有一段传说,漫步在翠云廊的石板路上,听导游讲解古柏的故事和传说,边走边看,一直到达山顶。在山的最高处有一个小亭子,亭子旁边立了一个石碑,上面的文字已经模糊,费了很大劲读了上面的记载,知道原先这儿建有一座古代打仗时传递信息的烽火台。后来将烽火台改建成了亭子,叫翠云亭。登上翠云亭,从上往下看,整个翠云廊尽收眼中,绿色树冠,相互交织,形成一片绿色海洋,站在亭上仿佛乘上一叶扁舟,荡漾在绿色的海洋中。
从山上下来,登车往剑门关方向驶去。回望翠云廊,黛色参天,青翠浓郁,绕山缠岭,摩云盘旋,不雨浮新绿,青翠扑面来,秀美壮观,让人恋恋不舍离去。森森古柏,穿越两千多年的时空依然那样青翠,青翠中那种历时弥久的苍辣令我震撼。株株古柏,含天地风神,孕自然野朴,傲然挺立于历史的风雨之中,植根浓重的土壤,生长成坚韧挺拔之躯、雄浑恣肆之态、平常淡泊之心,它是中华民族坚忍不拔精神的象征,是中华文明苍郁丰盛的标志。它的精神令人景仰,它的风骨令人折服!
很快就到了剑门古镇。在灾后重建中对古镇风貌进行了治理,一律木窗木柱,青瓦屋檐,街道全部面上了青石板,让小镇增加了一份古朴和厚重。步行穿过古镇街道,来到剑门关前。
剑门关位于重峦叠嶂的大剑山。远远望去,大剑山突兀高耸,在莽莽群山中忽然断开,留出二十多米宽的一条缝隙,两崖对立,壁立千仞,绝壁森森,关楼就屹立在绝壁之间。真所谓“剑壁门高五千丈,石为楼阁九天开”,大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关楼共三层,最下一层是条石砌成的拱形城洞,门口两扇铁皮仓钉的大门,门额正中的石条上镌刻着“剑阁”两个大字。从门洞穿过,下关楼前的石梯,再沿着靠山脚的石级可登上关楼的二层,从二层的楼梯可上到顶楼。顶楼正中挂有“天下雄关”、“眼底长安”牌匾。自古以来,剑门关以其山高、关雄、隘险,封锁着入蜀咽喉。相传战国时候,“秦惠王欲伐蜀,而不知道,作五石牛,以金置尾下,言能粪金,以遗蜀王。(蜀王)负力而贪,令五丁引之成道,秦因使张仪、司马错寻路灭蜀。”蜀汉时诸葛亮相蜀,立剑门,并置尉守之。置身隘口,切身感受到剑门关陡险狭窄,如果紧闭关门,即使一人一骑也难以越过。难怪自秦惠王伐蜀以来的两千多年,这里发生大小战事一百余战,竟找不到一个从正面攻破剑门关的战例。“千载贤愚同瞬息,几人湮没几垂名”。站在关楼,事古幽思之情顿生,那些远去的刀光剑影、鼓角边声仿佛又浮现在眼前、回响在耳伴……
下关后前行,来到“姜维守关”处。这儿可能就是过去的“姜维城”、“营盘嘴”。我上中学的时候,老师曾带我们来过这儿,还在这儿瞻仰过姜维墓。印象中的姜维墓也就是一个小土堆。老师声情并茂地给我们朗诵了两副对联,还要求我们掏出小本本一字不漏雨地记下。一副是“志在中原费尽平生胆智,神棲剑阁永昭千代英灵”,另一副是“雄关高阁壮英风,捧出丹心,披开大胆;剩水残山余落日,虚怀远志,空寄当归”。老师给我们讲述了对联中的典故,姜维自幼博览群书,兵法武功无所不通,奉母至孝,受人尊敬。诸葛亮用计使其归降。其在魏国的母亲写信给他,信中夹寄了中药当归,示意他回归魏国。姜维受诸葛重托,立志统一中原,回信母亲,并随信寄出中药远志,信中说“良田百亩,不在一亩,但有远志,不在当归”,表明自己跟随诸葛统一中原的远大志向。后姜维奉命驻守剑门,将士用命,据关坚守,使得带领十万精锐之师的魏国大将钟会不能越雷池一步。姜维在坚守剑门的同时,建议派兵把守阴平,皇帝刘阿斗置若罔闻,被邓艾偷渡阴平,大军直奔成都,刘阿斗自缚请降。消息传来,剑门守关将士悲愤欲绝,哭声震天。姜维惨遭杀害,被剖腹挖心,发现其“心比血热”,“胆如斗大”。老师讲完后眼眶中噙满了泪花。这件事深深感动了我,这两幅对联我至今仍能一字不差地背诵。因已是下午六点多钟了,到处找不到导游,在那儿找了好一阵也没有找到姜维的墓在哪儿,真有“英雄无觅处”的失落感。但那儿新增了一座雕塑,雕塑中姜维等四员守关大将听到蜀王被俘后扼腕痛惜,双目泣血,以刀劈石的形象栩栩如生,令人感动。
此时,天已向晚,只得往回走。回头望去,关前绝壁傲石冷崖,在峭壁上天然生成的一直驻守蜀汉的姜维石像,神态庄重,气度轩昂。若干年来,他一直站在峭壁上,剑门关前多少英雄豪杰帝王布衣风流才子落魄诗人荣辱成败,他都尽收眼中。秦时明月,蜀汉雄关,千古悠远,世事沧桑!想那三国后期,蜀汉兵微将寡,国力空虚,百姓久战思安,加上皇帝刘禅昏聩无能,仅靠姜维等辈如何撑得起汉室中兴大业?蜀汉政权大厦倾覆,亦在规律之中。姜维心有不甘,化着巨石,日夜守望这块热土,可谓是大大的忠臣!现已时过境迁,盛世空前,国强民富,姜大英雄大可不必再苛刻自己,不如从那山崖上下来,哥俩到剑门古镇上小酌几杯如何?
一面想一面走,很快就回到剑门镇上。和早已在镇上等候的剑阁朋友一起吃了晚饭。几杯酒下肚,人便有些痴癫。拉着游友,再次来到关前,想听一听一袭青衣、手执长剑的李白“噫吁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的惊呼;听一听拄着藤杖、一步一喘的杜甫“谁言巾上泪,乃是肠中血”的衷叹;听一听唐明皇“剑阁横云峻,銮舆出狞回”车马的慌乱声;听一听陆游“衣上征尘杂酒痕,远游无处不消魂。此身合是诗人未?细雨骑驴入剑门”那潇洒的马蹄的“得得”声……可是今夜无风,那悠远的声音无法传来;可惜今夜无月,无法朗照我的内心。高一脚低一脚地回到住处,寂然睡下。
第二天一早起床,汽车把我们送到大剑山顶。抬眼四望,苍山繁木,岚烟飘飞。剑门七十二峰,在晨曦中醒来,烟云笼罩,妩媚多姿。山巅上的寺庙钟声,打破了深山的宁静。寻着钟声找去,在树木掩映的山顶有几间矮房,顺着房前的石级上去,房檐下的匾额黑底白字写着“梁山寺”三个大字,门口有幅对联“满树紫花挥佛面,一池清水映禅心”。寺中植一紫荆树,枝干虬结,看样子很有些年头;旁边一个方池,池中有水,黑而且污,全然不是对联中写的“一池清水”;对面的大殿中供奉着许多菩萨,香火很兴旺。出大殿,在巷道的墙壁上有文字介绍,传说梁武帝曾来此庙修行,山中无水,高僧点化,在山上打一水池,将山下剑溪之水引来,从未干过。原来那池中污水,竟有这般说道。
顺着剑山中的石板路下山,树很茂密,蓊蓊郁郁;树干挺拔,像演武场上接受检阅的战士;走在山中,密密麻麻全是树,只见树不见山,与家乡的白鹤山、武当山无异。一路经过的舍身涯、惊皇洞、一线天等景点因过去多次游过,便索然无趣。大概两个小时,就从山顶下到了山脚。
告别了依依相送的剑阁朋友,悠哉游哉地踏上了归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