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头头网 >> 博客频道 >> 焦点博文 >> 正文
渔灯闪烁
2010-7-5 10:35:58    来源:网络    我要评论(
  
  有人说湖泊是水乡晶莹透亮的眼睛,因为她清澈见底,碧波柔美。特别是中秋的湖夜更加妩媚动人,圆如玉盘般的明月挂在天上,映在水中,芦苇、残荷、蒿草在微风中轻轻摇曳,停落在这些草棵枝茎上栖息的水鸟随着风吹草动打着舒服的点头盹,就象在摇篮的颠簸中进入甜蜜的梦乡。湖岸边垂弯下腰的杨柳枝条轻点到水面,多像长发的姑娘在对着镜子梳妆。这一切都显得那么寂静安详,就象一幅静物水墨写生画。在远近的视野中是既清晰,又朦胧。给平湖添上几分神秘的色彩。然而就在这淡淡的飘忽当中,最引人入胜进入佳境的远不止这些。还有那象珍珠般散落在湖面上的闪闪星星的点点渔灯,在这不起眼的景观中,使我驱散了失落的寂寞,感觉到有一种幽静的自然美,让我寻觅到创作的灵感。所以我想这点点渔灯正是水乡眼睛的明眸。闪烁着迷人的秋波。
  
  我是在渔村长大的,对于渔灯的记忆随着岁月的增长,变得美丽而多元。小时候的夜晚,我曾随着父母的小渔船飘荡在湖面上,当时的我总是被长长的腰带拴在船梢的锚链上,桅灯在船头飘忽。母亲划着桨,父亲则拦着马罩(一种取鱼的工具),一下接一下进行着程式动作。那个饥荒的年代,父亲那沉重的劳动只能得到微薄的酬劳。马罩张下去十有九空,通常到午夜回来,只能取到两三斤小鱼,家里还舍不得吃,早上得去集市换点粮食,维持一家人极为简单的日常生活。啊,飘忽的渔灯,在我童年的脑海中是一片苍茫,是一丝辛酸。但也得感谢那星点的渔灯,陪伴我们全家人度过了自然灾害期间的饥荒岁月,熬过了艰难。还算是我童年心目中唯一能带来的希望之光。
  
  随着生产责任制的落实,渔民基本结束了终年飘泊的流浪生活,在湖岸定居了,总算有了安逸固定的住所。但当时还没有搞水面开发养殖,仍然以捕鱼为主。不过这个年代捕鱼的工具比早先先进了一步,冲破了一点原始的手工作业方式,多靠簖、罾、笼等种种渔具进行“守株待兔”的引鱼入瓮式的守捕。守捕对于渔民来说,渔灯的作用也随之而有所升级,这时的渔灯通常是张点在守捕工具的附近挂在插在水中的竹竿上。渔灯就象繁华的夜市灯火,引来了众多的顾客光临。鱼族们成群结对从遥远的水草滩游来观灯、聚会,没想到等待它们的却是一片美丽的陷阱。
  
  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直到新纪元伊始,湖区的渔民生产观念更新了,他们注重加强了渔业生态开发,由肆虐的滥捕转型为生态养殖。由杀鸡取蛋改成了养鸡下蛋,促进了生态的平衡发展,秀美的水面又恢复了一片宁静。湖区水面除了船舶通行的港道外,全部拦起了围网,建起了网箱。渔民们有了属于自己的生产作业区和生存空间,有了属于自己美好的碧水蓝天。他们在自己承包的网区里,种植水草、蒿草,放养鱼虾蟹苗,喂撒饵料,增氧喷雾,防病治病,科学养殖,丰产丰收,投放市场,正常有序井然。这一切给新时代的渔民生活注入了康泰的生机。
  
  笔者由于多年的机关生活,对渔村小景已有所疏远而又淡薄。我有时在想在如今的诗草中,还不知道有没有我儿时及早年的熟悉的渔灯呢?
  
  今年国庆长假,我又来到童年梦萦的故乡渔村。国庆中是中秋刚过,在异常宁静的夜晚,我泛舟平湖又看到了更加丰富多姿、更加诗情画意的渔灯。在淡影朦胧的月色中,久违的渔灯象珍珠、象街灯夜市,繁华地闪烁在湖里的养殖区。还有不少彩色的灯串有节奏地忽明忽暗,竟象有机密集组合的航标灯,加以湖光月影,构成了一幅精美的平湖灯海画面,我仿佛置身在悠然的仙境里,忘然了。
  
  对于如今渔灯灯海的形成和它所发挥的作用,作为我这个水乡长大的人来说竟也茫然无知了。不觉新奇,通过渔村新辈的点拨,方才有所领悟。
  
  原来这庞大的湖面养殖区,渔民们已投下了资本,通电通邮通讯了。线路都是电缆正好是拉在围网上的上道线,在养殖区内,渔灯的作用就更大了,具体说来有三种解释:其一是起到诱蛾的作用。有好多种螟蛾类的“飞来将”成了灯下鬼,成了鱼类美味的晚餐。其二,每年中秋季节,螃蟹需要进行最后的健身锻炼,渔灯成了指引它们前进的航标灯塔;其三:那些忽明忽暗的彩色灯串,其实是渔民们进行夜捕、夜钓的好助手。在灯光下将市场投放不合格的年轻态鱼、蟹、鳖回归自然,让它们继续生长。也只有那些成熟肥硕的大鱼才见到闪光的鱼漂。为保护幼类子孙,它们勇敢地与捕钓工具拼搏成了市场货。还有的渔灯是当着探照灯使用的,那集聚的光柱在养殖塘里轮番扫射,那是在为异育银鲫增加光照,是快速养鱼速成养殖的一种手段。这么多的渔灯理论真是够新鲜的。我简直是等于听了一堂养与知识课。
  
  我这个人有点孤陋寡闻,平常很少看这类的科普文章,不知道如今的渔灯之典是否是科学的形成,还是渔民们自己长期探索的知识结累。总之悠悠岁月在不断更新迭换,漫长的历史时代在不断前进发展。由此可见,任何事物都要适应时代步伐进行不停多元地发展,加之科学的速度更是一日千里。就连这湖面的小不点渔灯也岁着时过境迁在变化着。人们的观念就要随之而更新也,就象那令人仰叹的摩天大厦、流线的多层立交、飞速安全的地铁在都市兴起一样。
  
  啊,“渔灯闪烁”在我的心灵感应中已折射出不同时序渔家小景的光环,更给水乡人的情感和观念留下了一行行丰实的脚印和一幅幅新旧交替的剪影。
  
  心态好的时候,我有时会很有兴致地对某些事物进行多层面的遐想和思考。其实“渔灯闪烁”这一渔村现象无需我们去忘情地眷念。也许在高科技发展的明天,随着新型渔业生产模式和新的生产方式的起用,也许不会再有“渔灯闪烁”,不再重复昨天的故事。
  
  “一年一度秋风劲,正逢鱼肥蟹美时”。面对渔灯点点的秋夜湖区朦胧的美景,我不禁有点感慨了。渔民的光景一年更比一年好,如果我明年今天的秋夜再来到白马湖渔村,即使看不到今夜的“渔灯闪烁”的景观,也不感到遗憾了。
 阅读
 评论
  • 下一个文章: 没有了
  •   
  • 上一个文章:
  • 网站简介 | 广告服务 | 郑重声明 | 使用帮助 | 联系方式 | 诚聘英才 | 用户留言 | 在线客服

    北京万源新世纪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20564号
    本版本为内部测试版本,还未正式上线,头头网有最终解释权.
    Copyright@2000-2007,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