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道寻梅
2010-12-22 10:45:39 来源:网络 我要评论()
2010年12月15日夜,岭南的第一场雪,不期而来,令粤北绵延两百多公里的大庾岭顿时一片皑皑,雪意纷纷。大庾岭之中的梅岭,因梅著名,此时雪落梅枝,梅雪交映,更是梅香袅袅,花意飞扬。本地新闻秘书的一则发表在省报的《南雄梅关古道银装素裹近万游客踏雪赏梅》新闻,引来万千游客争相奔来,一睹雪梅芳容。看那新闻画面里,白雪侵道,梅枝染雪,梅花点点,红妆靓女,行走其中,点染诗意盎然,令人怦然心动,禁不住心生驰往。踏雪赏梅,自古以来就是雅事雅趣,让多少人欣喜若狂啊!
南方本来就少有下雪,几年难得一见雪花飞扬,况且又正逢梅花开放时节,更是千载难逢。近水楼台,身在雄州小城的我,岂能放过这一绝妙踏雪赏梅时机。于是邀约南雄市青年文学会的会员们,于周六驱车北上,一行人欢声笑语,直奔梅岭而来。
“莫道君行早,更有早行人。”车到梅关,早有先期而至的游客热闹了寂静的梅岭。此时,阳光灿烂,虽山风带寒,却已心生暖意。下得车来,来雁亭前前后后,阳光遍洒,人影绰绰,人声鼎沸。抬望眼,风过处,阳光下的梅树花晃枝颤,点点白梅,缕缕梅香,已让人心醉不已了。
其实花期尚早,红梅、腊梅(黄梅)等梅树还只是含苞,白梅先期而开,也只是斑斑点点,尚不能灿成一树芬芳。白雪也在这两天的天气回暖与太阳的亲吻下,几近不见。只在背阳阴角下,偶露积雪块块,白的耀眼,冷的刺骨。极少见雪的南方人,不管大人小孩,一律的大呼小叫——“看呐,雪!”他们舍梅近雪,或与雪合照,或玩雪自乐,全然没有了雪的寒意!
脚下这条已经行走了上千年仍然还要行走上千年的古道,已经雪融无痕。它们露出古意浓浓的颜色,泛着诗意的光芒,默默地迎合着我们的脚步。悠悠古道,似乎还在给我们以思接千载的灵感与顿悟。我们一路走来,停停留留,说说笑笑。道旁的梅树或许也被我们惊扰,间或一株两株的以白梅花相迎,算是给我们小小的惊喜。
本来想象着的踏雪赏梅,却因雪的消融和梅花的寥寥,变成了踏道寻梅。雪藏在阴蔽处,与那些衰草粘连,予人以淡淡的哀愁与伤感。而岭梅依然坚挺,与寒风抗争。那些腊梅似乎也懂我们的心,以小小的花苞安慰着我们,以淡淡的清香抚慰着我们。红梅却在考验着我们的耐性,也许它离雪花飞扬的时候还早,它还要等待,等待着漫天雪花,才能爆发出它那烂漫的情怀。
寻着,说着,想着,悟着……脚下这条千年古道,每一处转弯,都是一处新风景。雪落梅关,这本身就是一个诗意斑斓的词句。待我们上得关来,迎着从中原大地逶迤而来的山风,我们顿时心旷神怡起来。站立关口,吟诵着“梅止行人渴,关防暴客来”之对联,想象千年之前一代贤相张九龄奉诏开凿梅关古驿道,是何等的艰难与辛苦;也想象着宰相侍妾戚宜芬为助夫君开山辟道不惜拔剑自刎以孕血祭天祭地祭神灵,是何等的慷慨悲歌……然这一切,似乎都被这山风吹得无影无踪了。抬望眼,巍巍关楼今犹在,何处曾见筑关人?伫足远眺,赣南大地一片苍茫,亦想象那更苍茫处,可曾见那些从中原大地一路辗转而来的文人贬官,他们对岭南这个蛮荒之地心存恐惧而又不得不艰难上路,孑然一身的背后,是一个风雨飘摇的朝代,也是一个凄风苦雨的时代!
梅岭之梅,不用去寻,早已自在心中。它不像陆游笔下的寒苦之梅:“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辗作尘,惟有香如故。”却有着一代伟人毛泽东直抒胸臆的笑傲风雪之梅的品格:“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雪尽管去吧,风尽管吹吧,雨尽管下吧,梅岭之梅,依旧“临风高挺立,不畏雪霜吹。”(何香凝《咏梅》),依旧站在道旁,以自己特有的方式,默默地迎接着一拨又一拨欣赏着它的游客,花苞自含,疏影横斜,暗香浮动。
阳光依旧,古道暖意流淌。下得山来,喜见更多游人纷至沓来。踏雪赏梅也好,踏道寻梅也好,在隆冬时节,因梅著称的梅岭总是游人“朝觐”的圣地。梅岭之中的这条千年古驿道,也因梅花的缠绕而变得诗意缤纷。“寂寞已随风雨去,悠悠古道笑声喧。踏道寻梅梅不语,一枝一花迷眼眩。”游人远道而来,观梅以梅怡情,玩雪以雪涤心,一份慰藉,早已了然在心!
“踏雪赏梅,几许梅香袅袅;寻仙访古,一条古道悠悠。”挥一挥手,梅岭已经缈远;望一望眼,梅花早在心中。想象着这个冬天,也许是今日的踏道寻梅,给予了自己一份美丽心情,那些落寞和忧伤,亦化作了冰雪之上的梅花,“零落成泥辗作尘,惟有香如故”。此时,又一个冬夜来临,仰望雄州小城的上空,是一轮清冷的皓月高悬,“梅开南岭,雪染梅香梅染雪;月映北江,江满月色月满江。”恍然梦中,我已身披皎洁的月光,独自徜徉梅岭,在千年古道上流连忘返,与陆凯、张九龄、苏东坡、文天祥、汤显祖等等文人雅士同行,一同吟咏“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融入到那个“一路梅花一路诗”的境界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