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头头网 >> 博客频道 >> 热门话题列表 >> 正文
我眼中的余秋雨
2009-8-28 10:10:28    来源:网络    我要评论(


  编者按:由余秋雨这一大师宣布退出青歌赛有感而发,“好作惊人之举”平庸的世界,平庸之人,少数的天才也将被庸人所扼杀!观点鲜明,论述有力。

  名人常有惊人之言,好作惊人之举,这一点儿也不奇怪,很早我就开始习以为常了,所以秋雨先生的一切言行都在我的预料之中。

  说起来,秋雨先生还曾是我的偶像,那还是我读高中那会儿。中国上下五千年,纵横九万里,自然风物,人文历史,旁征博引,无所不包,无所不谈,娓娓道来,自然平和亲切如在目前。一部《文化苦旅》让我激情澎湃,难以遏止,由此,我知道了一个散文类别——文化散文,也记住了一个响亮而诗意的名字——余秋雨。

  秋雨先生的想像力和创作力都是惊人的,那散文是一篇接着一篇,著作是一本接着一本,《霜冷长河》、《山居笔记》……作品是一版再版,一时洛阳纸贵,人们争睹为快,秋雨先生更以一个散文家的身份被收入《世界名人录》,可谓功成名就,名利金钱得来也全不费工夫,试问那时码字儿为生的谁不汗颜。

  什么是大师?这就是大师!

  起初秋雨先生是从不把自己当大师看的,但大师的呼喊听得多了,秋雨先生也自然成为大师了。大师曾说过:“我不赞成太多地歌颂青年,而坚持认为那是一个充满陷阱的年代。陷阱一生都会遇到,但青年时代的陷阱最多、最大、最险。”大师大概永远不会想到他自己也落入了这么一个被“歌颂”的陷阱。成为大师的秋雨先生逐渐少了一些谦恭平和,大师说:“中年是对青年的延伸,又是对青年的告别。这种告别不仅仅是一系列观念的变异,而是一个终于自立的成熟者对于能够随心所欲处置各种问题的自信。”秋雨先生表现出一种超常的自信,以至于在外人看来演变成一种极度的近乎狂妄的自恋。

  成为大师的秋雨先生,脚步自然不能拘限于国门,大师走出了亚洲,迈向了世界,他不再满足于“重构中国传统文化”,更要去“重构西方传统文化”,在一番雄心壮志的激励下,在国人的热捧下,于是秋雨先生又以一贯温和从容的笔调写下了《行者无疆》、《千年一叹》,可惜很多地方强不知以为知,闹出不少笑话,甚至把人家的琴弓当作镰刀。但镜头下、话筒前的大师依然坦荡优雅从容,任尔东西南北风,我自岿然不动,学者的风度气派被演绎得淋漓尽致。大师不亏是大师。在写完《借我一生》后,余大师选择了封笔,他的身影开始更多地出现在媒体电台上。秋雨先生以学者的身份担当青歌赛的评委,无可厚非;秋雨先生读错字儿,也在情理之中,谁能保证不读错,学者毕竟是学者,他不是语言文字专家;一句“多大的事儿”,遭大众群起而攻之,于是秋雨先生不得不谨言慎行。歌手的文化素质可以想像,回答不出《水浒传》的相关问题,那很正常,余大师被攻击怕了,于是很温和很谦卑地说:“很早的时候人家都能背出一百零八将,我至今还背不全。”这种“软批评”招来大众的一致好评。有人说秋雨先生就像个俗艳的女子,伸着鲜艳的红唇四处亲吻,脸上荡漾着妩媚的笑,不可谓不形象;大师固然有错,但大众别忘了,是谁将秋雨先生抬到大师的神坛?又是谁给大师罩上美艳绝伦的光环?不是别人,就是我们大众。要怪,就得怪我们自己!

  这是个平庸的世界,这个世界多的也是平庸之人,即便有少数的天才,那天才也被庸人所扼杀!这是我们所处的这个时代的悲剧!

 阅读
 评论
  • 下一个文章: 没有了
  •   
  • 上一个文章:
  • 网站简介 | 广告服务 | 郑重声明 | 使用帮助 | 联系方式 | 诚聘英才 | 用户留言 | 在线客服

    北京万源新世纪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20564号
    本版本为内部测试版本,还未正式上线,头头网有最终解释权.
    Copyright◎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