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里故地
2010-3-13 10:46:42 来源:网络 我要评论()
编者按:乡里故地,我成长的地方,载着我欢乐的城邑之外的一隅,乡里故地,是生命的起点,也是人生的链接。乡里故地,我深爱的地方。文笔饱满,值得一读,问好作者!
初春的阳光自西山槐树稀稀朗朗的枝丫间绽放出温暖柔和的笑脸,朦胧着淡淡烟雾的山村在袅袅炊烟中显得尤为古朴、安逸而详宁。
独自走在犹透着湿漉与淡淡芬香的小路上,垂柳横坡,在缓缓的微风里吐露着嫩黄的新芽。池草上的水鸭在旧年的芦草中来回跳动,不时拨动起淡淡的水花。池塘里的涟漪在树枝的拂动下层层放大,轻挽起童年的记忆穿梭于宁静而温雅的乡村故里。
记忆里,村北的水田总开满着红白相间的荷花。此时虽是初春,但,满是残荷旧径的荷田也应别有一番风味。想罢,便溯着记忆里深深浅浅的印迹而上。
远远望去,水田处处水洼,如青黛色的墨彩斑斓着故里山川的梦。每一滴雨露都是民风淳朴的意动,每一缕阳光都是七彩的旧梦。小短裤,光脚丫,荷叶深处采莲娃。清纯的笑脸,利落的举动,在盈盈的花叶间向粉嫩的小嘴送去新剥的莲子。那般粗野,又如此优雅。莲叶在清爽的风中飘动,清幽的芬香阵阵,仿佛不经意间落入了古典人文山水画。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
收去嘴角无意间流露的微笑和陶醉的神情,轻步走近。心,竟然有些紧张,有些胆怯,如久离的游子不敢走近妈妈。几分羞怯,几分回忆交织成无以成言的心花。近了,终于近了,然而伴随着梦的期盼而来的竟是梦碎的惊惶。
仍旧是那片天,仍旧是那片水田,可偌大的池面除了荒草还是荒草,哪里还有什么荷叶残莲?
荒芜了?变迁了。
久久凝视着这片承载记忆与旧梦的水田,任梦的碎片片片飞落却只能做一次无边荒草里的祭奠。也许自己离得太久,已无从把握乡村旧邑的脉搏,无从以细腻之处体悟故里的变迁。经济的发展,务工潮的兴起,是荷田的荒芜,是旧梦的破败。
荷田里的花叶莲蓬为自己及同龄人编织着七彩的梦境,却又在此后经年将我们送入了更深更为斑斓的梦境。春已至,花未开,梦,已阑珊,只余书卷里的《采莲曲》伴随着虚无的梦婉转于盈盈而立的莲花,花间,站着那个顽皮而稚气的男娃。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
乡村故里,城邑之外的一隅,远离着喧嚣,又终究融入了更深的喧嚣;宁静古朴的村落,淳朴善良的民风,安宁着属于自己的安宁,却终究迎来了城市边缘外更深的“安宁”。随着经济大潮的涌入,是更多更广怀揣梦想与期盼的壮男少女们的涌出。城市里美丽的霓虹灯闪耀着梦想的追逐,更沉淀着边城小邑里老叟孤童潺潺的诉说。
荒山野草鸥鹭,孤村流水暗度。浮嚣与静谧淡然相溶的角落,消融了“海棠叶落胭脂色”的唯美;失落了“梨花村里扣重门”的淳朴;孤寂着“野老弱童夕阳度”的萧索。
儿时嬉戏的操场已然高楼座座,而旧日游泳浣洗的池塘也已荒草湮没。听着教室里不时传来的朗朗之音,心底里洋溢着欢喜,也夹杂着淡淡的失落。欢喜于这里的孩童不再坐在钉满塑料袋的教室听讲谈说,失落着偌大的操场已无旧梦的栖落。
远了,泥瓦的教室,山涧里摸爬滚打的上学路。远了,栖息着美好与辛酸的少年梦。
儿时的记忆,最美的诗意。过往的经历如薄雾里的翠竹编织起小村小寨中古典诗词里唯美动人的梦。然而,几番出入,几番颠簸后,终是眼前碎影梦中花。香榭水流红,徒余闲愁几种?
乡里故地,勾勒着我的记忆,又吞噬着我的期盼。童年的印迹,岁月的痕迹,都在时光的流转,经济大潮的冲击下日渐斑驳迷离。
我的人生从乡里故地开始,没有乡里故地就无所谓童年,无所谓昨日、今天和明天。乡里故地,是生命的起点,也是人生的链接。闪耀着自己“吞故纳新”的流连。经济的发展是现代的象征,车水马龙里辉映着人与人的自信与忙碌,而扭曲着的乡村却在祖辈们深邃空洞的眼眸里彷徨而凄迷。
我古朴不再的乡村故里啊,你是梦想与追逐里的失落,是经济大潮里畸形忧伤的诉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