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头头网 >> 商务区首页 >> 要闻 >> 正文
国企是中国经济陷入难局的原因
2012-4-1 10:10:35    来源:南方评论    我要评论(

    3月23日,国资委召开了央企开展管理提升活动视频会议,117家央企领导全部到齐。导致这一难得“盛况”的并不是喜事,在会议上,国资委主任王勇再次就央企的严峻经营形势发出了警告。

 

    根据财政部最近公布的数据,今年头两个月,全国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实现利润同比出现下降,其中央企的利润下降了两成,地方国企下降了一成。上一次出现利润下滑,还是三年前的全球金融危机最低谷时。已有不少央企向国资委反映,同2008年金融危机时期相比,当前形势可能更为严峻。

 

    这些年风光无限的大国企显出了增长颓势,或许有人会认为这是当前中国整体经济减速的必然结果,毕竟世界经济整体表现不佳,国内经济也在减速调整之中。但我们或许可以换一个角度思考,与其说国企低靡是经济大环境的结果,不如说正是这些年的国企扩张,才导致了今天中国经济的难局。从某种程度上我们可以说。今天中国经济显露出滞涨的风险,民间内需始终难以提振,结构失衡依旧,正是过去数年“国进民退”的必然结局。

 

    很多人可能被国企强劲的盈利能力所迷惑,甚至认为国企照样能实现高效率,效率与所有制没有必然的联系。实际上这只是一种表象,在这个表象之下是这样的事实:前40家央企的利润几乎占央企全部利润的90%以上,前15家的利润更是占到了75%以上。而这15家企业也好,40家企业也好,绝大多数都集中在金融、地产、通讯、资源等行业,这些巨头掌握着国民经济的基础资源,依靠其独特的优势地位而实现了高利润。与其说是其盈利能力强,不如说是收费能力强更为确切。

 

    有人收费自然要有人买单,国企的高运作成本传导给了下游的弱势企业和个人。民营企业必须付出更高的价格去购买基础资源和公共服务,这导致民营企业的利润空间被逐渐挤压,以致微利甚至亏损。广大的民营出口企业面临的高成本困境,原因就在于此。

 

    大国企赢得的高额利润主要贡献给了政府财政,没有民营企业的繁荣,就业与消费自然低迷,提振内需也就无从谈起。尽管政府主导的大型基础设施项目建设拔高了内需的数据,但显然很难有持续性,因为这边的兴旺只能带来少数人的富裕,而富人关注的是投资而不是消费。没有消费和内需,民间所剩的盈利机会都来自于炒作等交易性机会,这直接导致民营企业主纷纷关掉工厂,加入炒作大军。这是一个不断强化的“空心化”循环。

 

    所有失衡的系统都是无法持续的,国有经济成分天然热衷于投资建大工业、大基础设施项目,大跃进的工业产能与低迷的民间需求脱节,终究一日会难以为继。以往我们有强大的出口来弥补内需,民营企业还有利润能负担垄断国企提供的高价资源和服务,但当出口受阻,民营企业的供养能力也到了临界点的时候,国企的好日子也就到头了。

 

    危机的时刻也是改革的时刻,我们有必要重新审视这些年国企所走过的道路,再次反思对国企改革的看法。实际上,这并非我们第一次从国企威武的迷梦中惊醒,早在改革开放初期,国企改革就是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内容。在这个时刻,我们有必要回到三十多年改革开放的原点,重温最初我们设定的改革的大方向是什么。

 

    一九八四年十月,中国共产党第十二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通过了关于进行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到了1992年,党的十四大报告进一步明确了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那就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其中明确提到要“转换国有企业特别是大中型企业的经营机制,把企业推向市场,增强它们的活力,促使企业在经济利益的推动下自发地实现资源配置。”“混合经济中政府主要是调节个体经济单位的经济行为,而不是经济活动的直接参与者。在中国转变政府职能的根本途径是政企分开。”

 

    这些话如今听起来有恍如隔世之感,这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因为对于如何定位和经营国企,成熟的市场国家早已有了一些基本的共识,比如国企要尽可能地退出竞争领域、经营活动必须公开并接受议会和民众的监督、政企分开,官员不得担任管理层等等。在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初期,这些原则实际上也得到了相当的认同,只是过去一些年,我们与之渐行渐远,现在,似乎又到了重回国企改革之路的时刻。

 阅读
 评论
  • 下一个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 广告服务 | 郑重声明 | 使用帮助 | 联系方式 | 诚聘英才 | 用户留言 | 在线客服
    万度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20564号
    本版本为试用测试版本,头头网有最终解释权。
    Copyright@ 2000-2011,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