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则表达式的书稿终于结束了(暂定名《正则导引》),关上电脑细细思考,写完这三十万字,最深刻的感受是什么?我的回答是:后悔。
从2009年初我打算写这本书,到2011年年中正式写完,一共花费了两年多时间,期间虽然经历了许多变故,有些事情也无可避免,但其实不用花费这么长时间——最初是在周筠老师的鼓励下决定动笔,当时是有想法,没规划。之后在徐定翔编辑和卢鸫翔编辑的配合下,尝试写了几章,又遇到困难停住。多亏李笑来老师说“暂时解决不了的问题,先绕过去,接着写后来的部分”,于是零零散散地继续写下去。到2010年末潘爱民老师对我说:这个状态可不行,这么随意地写,就算写出来,也不会是好书,不如不要写了。明知潘老师是在用激将法,我还是心甘情愿地上了套,为争一口气,日复一日地写,半年左右,终于完成。
回头看这段时间,却感到一丝荒谬:其实真正“笔耕不辍”也只有半年的时间,之前两年在干什么呢,这两年里,我心理总惦念这这本书,因此放弃了太多其它,然而其实并没有真正做什么事情。况且,翻看日记,真正笔耕不辍的时间,其实并不到半年:3月12日,状态不好,早点休息…3月20日,要办的事情太多,又没有规划好,书稿明天再写…4月16日,做了好几张图,做到有排斥情绪,看电影… 这类情景比比皆是。
套用《少有人走的路》中的分析方式,这类因果关系其实都经不起推敲。认真分析起来,状态不好时,专注做一些事情,是可以让自己状态慢慢好起来的;要办的事情太多,没有规划好,完全是因为“没有规划”而不是“意外太多”;做图做到有排斥情绪,是因为把几张图集中在一天做,其实分几天完成并没有问题……虽然每次写日记发现自己浪费了时间,都提醒自己要从明天开始认真,但往往坚持不了几天,又因为各种理由松懈下来。我想来想去,原因就在于,我总以为“认真”是一种态度,从不认真到认真,只要端正态度就可以,然而认真其实是一种能力,如果你不具备,即便想施展,也未必施展得出来。
关于“能力”,我曾与一个朋友深入讨论过,结论是:只有当你能施展出来的时候,才真正具有这种能力,否则其实就是没有——你的思维很犀利,却没见真正解决过什么问题,其实就是思维不犀利;你的英语很好,却没有真正用英语学习过其它知识或与外国人交流过,其实英语就是不好;你理解能力很强,但不去真正学一点东西,其实就是没什么理解能力。这个道理,在书稿的写作上也是这样:我曾经信心满满地认为自己做事态度足够认真,所以有能力坚持写完这样一本书,即便有所懈怠,也可以迅速回到正轨;然而真相却是,依靠着各位师友的指点,并且在很多次想要放弃的边缘挣扎着坚持下来,才真正完成。所以,“认真”其实不是种态度,而是种能力;这种能力,自己其实还比较欠缺。
后来认真读了点心理学,才明白惰性更类似某种本能,是“野火烧不尽”的,会从生活的各个角落顽固地冒出来,滋生繁衍,这或许是种本能,只能依靠日复一日地贯彻“认真”来扫除它;惰性侵入的区域越多,“认真”的能力就越弱,就越难做到“认真”。可惜的是,这个道理,大多数人未必明白,我(或许也可以说“我们”)时常安慰自己说,某某事情不是不去做,也不是不认真去做,只是觉得没有必要罢了,实质是把能力问题错认作态度问题。在一两件事情上这样做或许无可厚非,长此以往的结果却是“认真”能力退化,惰性张扬。对我自己来说,日常生活中欠缺较真的细节,造成的恶果在需要“认真”写作时集中爆发——意志薄弱,时常找些借口自我放松;心神散漫,写一段又要看看邮件,上上twitter;缺乏规划,不能合理划分任务,照顾自己的情绪……所以才会在完稿时后悔不迭:我本可以早些完成的。
另一方面,我也体会到,在值得认真的地方认真,培养“认真”这种能力,是可以辐射到其它许多方面,让自己受益的。比如为了确认Unicode编码的某个细节(其实这仅仅是书中的一个脚注),我认真阅读了Unicode编码的长篇文档,终于弄清了这个问题。这样做看似不值得,却在其它方面带来了意想不到的好处——比如,我再也不会厌烦为弄清细节而查证长篇文档了,在这之前却会因为厌烦而抵触。这种“厌烦”,看似是态度问题,说到底还是能力问题,没有能力把认真贯彻下去(至少,依照自己现有的英语水平和理解能力,没有足够“认真”到克服厌烦心理)。
平心而论,自己和许多人一样,希望过上“有意义的生活”,可究竟什么是“有意义”呢?太过随意的生活,“意义”总是要打折扣的,真正有价值的“意义”,总是是长期努力追求的结果。而认真的能力,就是这种长期努力追求的必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