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落者,台湾的80后
2012-8-24 10:39:25 来源:FT中文网 我要评论()
今日读了《如果我是90后》,心生感叹,没想到中国不仅经济发展超英赶美,在社会现状的贫富差距、世代鸿沟上,也有时光压缩的具体成效。原作者的假设很有趣,也许浓缩了多位青年的生活缩影,但不如实际案例说说自己的故事来得更有警世效果。
我自己是台湾的80后,这里称为“七年级”,大约十年前我们这一世代有个更出名的外号叫做“草莓族”或“水蜜桃族”,形容外表好看不耐重压的集体性格。当时引起了许多辩论,大抵就是正反两面的攻击与辩护。一晃眼十年过去,八年级(90后)已经上大学,没两年也要踏入职场。而我们这些七年级也纷纷开始交换名片、步入礼堂,甚或为人父母了。最近半个月台湾媒体的版面上充斥著因企业家感嘆“没人才”而引发的一波波讨论,其中我最欣赏的结论是网友说的:“闪开!让年轻的来!”只要英国女王没退位,新世代的人才因为抢不到舞台,失去定义权而被称为废材便是一种常态。
台湾历经十年教改,广开大学窄门,高等学历贬值的结果是大学毕业成为基本学历门槛,教育投资是避免在竞争第一关就被刷掉的预防措施,使得研究所大学化,大学高中化。当年好傻好天真地选了人文社会科学,由於学制规划,这类学科要求毕业生必须出版专书等级的论文著作才能通过口试,因此三年毕业算快速,四年毕业叫做正常。当我终於踏出校门开始投履历时,已经26岁了。
这时,我的学历又显得过高,找不到内容与待遇相符的工作。好不容易经人介绍进入尚称体制完善的部门,却在半年内因整併裁员而黯然离开。共事过的主管都说我很沉稳,一点也不像七年级。其实我不太懂这句话的意思:一个年届三十,缺乏工作经验的菜鸟姿态不放低一点,怎么获得起飞的机会?但我开始怀疑,一直低薪低姿态的常态,会不会让我有一天忘了飞行的能力。啊!不,我似乎从未站在起飞的位置上。从在学工读到正职工作,我的头衔一直都脱离不了“助理”两个字,尤其身为年轻的女性,总会被赋予专职行政的期待,偶尔还得装傻卖乖陪笑脸,否则老板会觉得上班心情不愉快。
同龄的朋友们都住在父母家,离乡进城打拼的则完全存不到钱,结婚的绝对是双薪家庭,赚更多的钱把更多的家庭照养责任外包给祖父母。我们好像陷在一个老鼠笼子里疯狂地原地赛跑。教你赚大钱的理财专书作者说要离开打工人生,为自己赚钱。於是有人开始酝酿创业的可能,不管是卖鸡排还是摆地摊,台湾的经济奇蹟某一部份就是建立中小企业兴起的心理背景——人人想当头家(闽南语“老板”之意)的现象上。
最近一次被告知裁员,我开始探索自己究竟害怕什么?经过两天两夜的魂不守舍和失眠之后,我得到一个结论:“我怕自己得不到想要的东西。”很多长辈说我们这一代很幸福,丰衣足食样样都不缺。但由奢入俭难,当我们开始被推出温室,必须靠自己争取一切生存所需的时候,发现样样都缺而且前面还有一串人龙在排队插队。职场上很多前辈勉励我还年轻,但我觉得自己经老了,却没有充满智慧,反而满怀愤怒与不满,为了劳雇结构不平等而愤世忌俗。最可怕的是,我说不出自己到底想要什么?比起年薪百万,我更重视人生价值;卖肝卖血卖劳力,转头发现一场空。
我们人生中每一个里程碑都被安排妥当,突然有一天,大学生被指责为不懂得独立思考,职场新鲜人没有抗压力,我们成为逃避责任的一群,因为从没有人期许我们负起任何责任。而这些年长者希望我们可以突然顿悟,立刻明白付出与收穫总是不公平的黄金定律。
明年开始户长就要退休(下岗),身为独子的我必须承担家中一切经济来源,支付原有的贷款与保费,而我下一个超过最低薪资一点五倍的工作还没有著落。并且渐渐变成挡路的上一代,惊恐地看著90后如潮水般涌来将自己淹没。
我自己是台湾的80后,这里称为“七年级”,大约十年前我们这一世代有个更出名的外号叫做“草莓族”或“水蜜桃族”,形容外表好看不耐重压的集体性格。当时引起了许多辩论,大抵就是正反两面的攻击与辩护。一晃眼十年过去,八年级(90后)已经上大学,没两年也要踏入职场。而我们这些七年级也纷纷开始交换名片、步入礼堂,甚或为人父母了。最近半个月台湾媒体的版面上充斥著因企业家感嘆“没人才”而引发的一波波讨论,其中我最欣赏的结论是网友说的:“闪开!让年轻的来!”只要英国女王没退位,新世代的人才因为抢不到舞台,失去定义权而被称为废材便是一种常态。
台湾历经十年教改,广开大学窄门,高等学历贬值的结果是大学毕业成为基本学历门槛,教育投资是避免在竞争第一关就被刷掉的预防措施,使得研究所大学化,大学高中化。当年好傻好天真地选了人文社会科学,由於学制规划,这类学科要求毕业生必须出版专书等级的论文著作才能通过口试,因此三年毕业算快速,四年毕业叫做正常。当我终於踏出校门开始投履历时,已经26岁了。
这时,我的学历又显得过高,找不到内容与待遇相符的工作。好不容易经人介绍进入尚称体制完善的部门,却在半年内因整併裁员而黯然离开。共事过的主管都说我很沉稳,一点也不像七年级。其实我不太懂这句话的意思:一个年届三十,缺乏工作经验的菜鸟姿态不放低一点,怎么获得起飞的机会?但我开始怀疑,一直低薪低姿态的常态,会不会让我有一天忘了飞行的能力。啊!不,我似乎从未站在起飞的位置上。从在学工读到正职工作,我的头衔一直都脱离不了“助理”两个字,尤其身为年轻的女性,总会被赋予专职行政的期待,偶尔还得装傻卖乖陪笑脸,否则老板会觉得上班心情不愉快。
同龄的朋友们都住在父母家,离乡进城打拼的则完全存不到钱,结婚的绝对是双薪家庭,赚更多的钱把更多的家庭照养责任外包给祖父母。我们好像陷在一个老鼠笼子里疯狂地原地赛跑。教你赚大钱的理财专书作者说要离开打工人生,为自己赚钱。於是有人开始酝酿创业的可能,不管是卖鸡排还是摆地摊,台湾的经济奇蹟某一部份就是建立中小企业兴起的心理背景——人人想当头家(闽南语“老板”之意)的现象上。
最近一次被告知裁员,我开始探索自己究竟害怕什么?经过两天两夜的魂不守舍和失眠之后,我得到一个结论:“我怕自己得不到想要的东西。”很多长辈说我们这一代很幸福,丰衣足食样样都不缺。但由奢入俭难,当我们开始被推出温室,必须靠自己争取一切生存所需的时候,发现样样都缺而且前面还有一串人龙在排队插队。职场上很多前辈勉励我还年轻,但我觉得自己经老了,却没有充满智慧,反而满怀愤怒与不满,为了劳雇结构不平等而愤世忌俗。最可怕的是,我说不出自己到底想要什么?比起年薪百万,我更重视人生价值;卖肝卖血卖劳力,转头发现一场空。
我们人生中每一个里程碑都被安排妥当,突然有一天,大学生被指责为不懂得独立思考,职场新鲜人没有抗压力,我们成为逃避责任的一群,因为从没有人期许我们负起任何责任。而这些年长者希望我们可以突然顿悟,立刻明白付出与收穫总是不公平的黄金定律。
明年开始户长就要退休(下岗),身为独子的我必须承担家中一切经济来源,支付原有的贷款与保费,而我下一个超过最低薪资一点五倍的工作还没有著落。并且渐渐变成挡路的上一代,惊恐地看著90后如潮水般涌来将自己淹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