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节
2010-6-25 10:54:44 来源:网络 我要评论()
今天是父亲节!
好像是美国法律规定六月的第三个星期天为父亲节,也好像我国官方还没有下文件或法律什么的,不是中国法定的节日。不是法定的就是非法的或者是无法可依的,我不知道,悄悄过哈,保密哈。
夜里几个男人互相发了几条手机短信,聊以自慰。我将其中一条加了一句“祝你孩子的父亲节日快乐”后又转发给几个男人。因父亲节知名度太低,又加了一句绝对不是画蛇添足,也不是瞎子戴眼镜--多余的圈圈”,更不是什么狗尾续貂、多此一举的啰嗦絮语,而是比祝福语本身还重要的锦上添花、点石成金的画龙点睛之笔:“在父亲节这个冷落的日子里。”否则弄不好人家看了这几句祝福语(可能也是当爹的人编出来的表扬当爹的人的话)后说你有点“二”:你以为只有你当爹呀,你自恋呀!
父亲节从民间走向官方,从一国走向世界,虽然都源于美国,却不像妇女节那样来得轰轰烈烈;也不像“中华母亲节”那样出身高贵--孟母生孟子的农历四月初二;更没有母亲节久远的历史渊源和圣洁:源于古希腊。在这一天,古希腊人向希腊众神之母也是上帝之母的希布莉致敬。
父亲节出身卑微,历史短暂,略带六分酸楚,五分贫寒,四分孤独,三分平淡,两分偶然,一分简单。
这对于我们这个男性主导的星球来说,确实有点怪怪的。
中国的父亲节是四五年苏联对小日本宣战那天开始的,过了几年就转到台湾地区去过了。是八月八日,即“爸爸”的谐音,我看见“八月八”老想读成“爸爸哟爸爸!”或者小姑小姨刚看见婴儿出恭时的惊呼“屙baba嘢屙baba!”
美国带给世界的这个父亲节是一个女性首先提出来的。因为她讲求孝道,因为她多德,因为她叫“多德夫人”。多德夫人的父亲叫威廉.斯马特,是一个我们称之为转业军人或复退军人的人,也是一个农夫,在他老婆去世后独自带大六个孩子,孩子长大时他却死了。多德夫人是参加完母亲节感恩礼拜后提出“父亲节”建议的。这个洋父亲节更像是纪念母亲的节日,或者说至少有一半是纪念母亲的,因为威廉.斯马特除了做父亲还承担了做母亲的责任。
我父亲也是一个转业军人,记忆中他没有承担任何母亲的责任,绝不越位,绝不越俎代庖。属于传统的“严父慈母”家庭。今天看反而不太称职了,今天的父亲除了生小孩和哺乳之外,越来越母亲化了。现在的三口之家多颠覆了传统,“慈父严母”居多,我就是其中之一,老婆为此还经常责怪我。有时也想“凶”一点,当孩子掉眼泪时,马上就像任贤齐似的“我总是心太软”了。续集必然是甜言蜜语或“吴侬软语”糖衣炮弹连续轰炸。如不凑效,继而采取许愿、物质利诱等手段。每一次当“严父”的结果都是得不偿失,大败而归。
小时候,我父亲高兴时会给我们讲几个农村带来的笑话,或者打仗的故事,这时往往是全家的节日。有时还给院落的小孩们表演“空手抓糖”等小把戏,院落孩子们都很开心。不高兴时打人骂人吼人还摔东西。
父亲老了!
我刚工作时不太追求进步。有一天母亲递给我好几页写满字的信笺,一看那熟悉的字体就知道是父亲的亲笔手书:一份申请书。并转达父亲的指示:抄写了去交给组织。我没听,十年后才自己写了。此时有点后悔,感觉有点对不起父亲。
他对我工作上的事很敏感,而且眼光也很“犀利哥”,但从不直接说。有时母亲会有意无意的问我一些事,一听就是奉夫命问儿子。之后父亲会装着作不经意的左右而言他的委婉的间接的提出他对这“类”事的想法和看法。我每每受益很大,进步也在这不经意间。
气氛好时,我们会忆苦思甜似的数落他的一件两件“劣迹”,他听力很差,不知听清楚没有是“声讨”他。他总是微笑着看着儿孙们,好像是一个等着大家轮流与他合影的大领导,又好像是听别人的故事。有时我们会把他从农村带来的笑话模仿他特有的北方农村土腔说给他的孙辈们听,小的们哈哈大笑,他也略加放肆而不是微笑的兴奋着,好像是听见了。
我父亲不会用手机,我没法给他发信息,但心里面是发了。
我会用手机,女儿今天没给我发信息,因为她肯定也不知道今天是父亲节。
对父亲,心里有个不解的结。
当父亲,希望女儿心里有这个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