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头头网 >> 家庭区首页 >> 博文 >> 正文
《父亲》里的父亲为何一声叹息
2011-12-15 10:46:32    来源:徐迅雷    我要评论(

  “我看读书是没用的。”陕西农民老韩——韩培印叹了口气,如是说。2011年12月14日《中国青年报》“冰点特稿”以《读书改变了什么》为题,报道了韩培印的经历的困惑和困惑的经历。
  
  这里的“读书”是指求学读大学。韩培印的“事迹”,我早先就知道个大概:他的儿子韩胜利考上了西安一所大学,为解决学费生活费,老韩砸锅卖铁变卖了家里所有值钱的东西,也到西安去打工……导演李军虎偶遇老韩,拍了一部差不多有一节课那么长的纪录片《父亲》,讲述这位“中国式父亲”的故事,纪录片还在香港得了一个最佳短片大奖。这位父亲也会让人想起罗中立的著名油画《父亲》里头那耳朵上夹着一支笔的父亲形象。
  
  9年过去,如今老韩一声叹息,他吃惊地发现儿子小韩大学毕业后的收入甚至比不上当农民工的自己,根本就没办法还掉以前欠下的债。“知识改变命运”在他家成了海市蜃楼。
  
  显然,这是老韩小韩家的情形,“知识改变命运”并不是说“知识会改变每个人的命运”。小韩毕业后好歹还有工作,许多大学生毕业即失业,好多年后还待业在家呢。有位海外华人说过一句话:“在海外想起中国,不知该大笑几声,还是该大哭一场。”曾是纪录片主角的老韩,想想《父亲》、想想儿子,恐怕也不知该大笑还是大哭。
  
  但是,老韩“我看读书是没用的”这一声叹息,的确折射出当今教育与社会的许多现实问题:大学学费昂贵,求学成本很高,对于低收入的农民家庭来说尤其高;大学教育质量普遍下降,“人”和“人才”都没有最大程度地培养好;社会固化,底层向上层的流动很困难……
  
  不管怎么说,读书求学是一辈子的事,一个人只要不是读书读傻了,那么就要“活到老学到老”,水平能力毕竟是与求知学习同步增长的,而工资收入则是与水平能力一起水涨船高的。严重的问题是,大学教育质量滑坡严重,在中学阶段学得太苦的孩子们到了大学普遍不好好学习天天向上了,毕业后没有与文凭相适应的真才实学,想获得高收入,难。
  
  专栏作家老愚不久前在微博上说:“面试完一堆研究生,我不由自主地崩溃了。无知识,无立场,无求真之诚意,只剩下一件教育部发给的文凭。新闻系研究生一口咬定利比亚近邻是阿尔巴尼亚,冰点周刊是北京青年报的名牌产品,中文系研究生称自己看过的文学杂志是《读者》,思想史研究生不知朱维铮为何人。”你瞧,科班出身的研究生都是这个水平,你想拿多高的工资?
  
  总体而言,今天早已不是“脑体倒挂”的时代。求知很重要,除非你是天才的比尔·盖茨、史蒂夫•乔布斯,可以大学中途选择退学。人的成就,跟正确的选择密切相关,选择什么放弃什么真的很重要很紧要,网友有句话说得好:“人的一生总要选择:选对老师,智慧一生;选对朋友,受益一生;选对环境,快乐一生;选对行业,成就一生;选对伴侣,幸福一生……一无所有才神马都是浮云。”
 阅读
 评论
  • 下一个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 广告服务 | 郑重声明 | 使用帮助 | 联系方式 | 诚聘英才 | 用户留言 | 在线客服
    万度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20564号
    本版本为试用测试版本,头头网有最终解释权。
    Copyright@ 2000-2011,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