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头头网 >> 自由区首页 >> 论坛 >> 正文
观张小娴小说后有感
2010-5-17 13:10:07    来源:网络    我要评论(
  
  在我看来,香港作家张小娴的作品至少受两个因素的影响。
  
  一、主要是香港的自由体制,使作家都不需要同时承担约定的道德或意识形态的责任,去背负历史的沉重感,他们能更纯粹的描绘人们的当下生活。
  
  二、其次是文化消费环境,很多的作品发表在与日常生活相关的报刊上,尤以连载居多,作品风格的生活化痕迹极为明显。
  
  当然每一项概括都是不尽然贴切的,也存在大量的例外,也就此谈谈我的看法与观点。
  
  张小娴于1995年发表第一部长篇小说《面包树上的女人》,这同时也是她的成名作。期间,她被介绍到大陆工作。1999年左右她的作品开始被内地一些电台改编成广播剧,文字作品也开始风行,使她成为大陆熟知的香港作家。
  
  张小娴的小说中呈现的是爱情。爱情是文学创作中永不衰竭的题材,而张小娴笔下的自遣又是怎样的景观?
  
  《面包上的女人》,它是为张小娴带来声誉的第一部作品,也最为读者倾心,以至张小娴为此写了两部续集。
  
  作为主要人物的程韵和林方文始终没能在一起。像众多爱情故事一样,他们从相识、相恋、误会、分离、复合…却并没有以“从此他们幸福的生活在一起”为结局。
  
  男、女主人公最终的分离,就是不落俗套的高明的爱情故事。
  
  张小娴的小说大多有一个不完满的结局:翁信良始终没离开胡小蝶,而沈鱼却为爱一直孤单着(《卖海豚的女孩》);于曼之没有选择李维扬(《流波上的舞》);方惠枣离开李澄直,至死都不再相见(《雪地里的蜗牛奄列》);徐文治和周蜻蜓始终也没能在一起(《三月里的幸福饼》)……很多故事情节大多以死亡来成就一段锥心刻骨的爱情故事。只有《再见野鼬鼠》,邱欢儿终于找回了高海明。不过,这样的结局安排却不能说明问题。在《流波上的舞》的结局中,于曼之看着谢乐生也离去,心伤地一个人在屋子里跳舞。她有可能回香港的李维扬的身边?可能和愿意等待她的谢乐生一起?也可能永远一个人?又或者还会遇到另外的情人……存在多种可能,又或者哪种可能都不再重要。作品中,深深的惆怅、复杂的爱情氛围早已贯透于其中,也感染了读者。无论有多美好的幻想,而生活的现实和男、女主角的爱情结局却息息相关。
  
  如作者曾言:“也相信爱情可以排除万难。只是,排除万难之后,又有万难。这是我永远相信的。”
  
  我不懂张小娴笔下的“万难”是什么?而它仅仅是与爱着的人们的生活有关,或者也相关于这爱的本身?
  
  爱的艰难也许首先是建立在性情上、命运上的,两者之间并非等同,却往往相关联。
  
  尤其当我们在社会当中生活,更有了人与人之间的交涉。男、女之间的爱情,这种命运的交缠是不可避免的。
  
  《雪地里的蜗牛奄列》,将人物大致简化来说李澄的性格散漫、不喜受受约束;而方惠枣却相当执著,向往天长地久的生活和爱情。两个人性格的差异,导致了相爱的两个人最终还是会分开。故事的结局,李澄自由的离去,方惠枣也因而痛苦。不论对方怎样为对方改变,性格上的巨大差异始终会导致男、女主人公的分离。
  
  如刘小枫所说:“性情的相契才是幸福的相遇”。但这样的相遇是偶然的,生活中不幸的情爱比幸运的情爱多。张小娴的很多小说反映的也是这个生活的常态。故事的结局是男、女主人公还是分开了,方惠枣和李澄反而却感受到了对方更深刻的爱。
  
  当人生的谬误与错失是这么理所当然时,张小娴认同承诺的不可负担、认同一生一次“我爱你”却是美丽的。而我们为这样的爱情故事的结局感到凄惨、迷人,也应样是基于苍凉的认同。
  
  我认为:在张小娴的小说里出现的谬误和不完满的结局并不是因为“误会”,也不是以往爱情悲苦剧中的隐瞒、不了解,或者因门第、父母、小人的阻碍……而这种谬误的产生,也许来自生活,反而更深刻进骨,成为人们不可摆脱的性情之误。例如小说中的方惠枣对李澄说:“以后不要让我再看见你……”。或者大家认为因为不爱了变有了恨,不想在见到对方…不,我却认为男、女主人公只是因为很多现实存在的原因无法承受爱的痛苦。”这是怎样的痛苦?小说里说的是男、女主人公不断为对方改变而去适应爱,但最终以“无论多么努力,我们始终各据一方”的结局将故事结束。这样的爱情结局,却显得一点也不庸俗。
  
  在张小娴小说里有大量的断语让人迷醉:
  
  “是爱情选择了我们,而不是我们选择了爱情。”(沈鱼对翁信良这样说)
  
  “我们总在雨中相逢,不是我们控制雨水,而是雨水控制我们。”(周蜻蜓悲凄与徐文治的感情)
  
  在这样的叙述与阅读中,呈现的仅是对生活的感受的直觉。也许正是因为这种未曾细究与整理的直觉,对契上了每颗敏感的心灵。这样说是因为:熟读学术著作的、只看琼瑶“寻梦园”的、看张小娴的小说的读者都有沉迷不能自已的感觉,也许多是因为张小娴那些深刻对爱情感受的话语,触动了人们的情感。诸如“爱情就是美在无法拥有”、“带着后悔的爱总是特别精彩的”……背后,无意契合的是每一个体无法摆脱的现代社会中的际遇?因为谬误的不仅仅是爱情,而是现实社会的残酷。
  
  小说中,于曼之和李维扬感慨爱情世界中的荒谬,想到的是“如此不堪的不单是爱情,而是人生”。酒保的女友去了波士顿,爱上了另一个人;于曼之与谢乐生分居香港,她却对李维扬动了情。相似的情节发生于不同的情侣身上,结果都是曾经以为是最美好的爱情而终于衰退。难道这是因为爱情本身的不可靠?还是因为距离与时间总是爱情最大的敌人?
  
  当然行文至此发现没有事先界定“爱情”的本质,令后面的论述都显出虚茫,而这项“界定”的工作过于艰深浩大,所以仅希望最后能落下存在“爱情”的大致印象就好。既然对爱情本身的疑问难以确究,那就只能试图审问另一个问题了:距离与空间怎样成为爱情的敌人?
  
  徐文治曾感慨:“以前的人为了一段感情不想离别,却付上很多代价,譬如放弃自己的理想,放弃人生的机会。现在的人,却可以为这些而放弃一段感情,离别是为了追寻更好的东西(《三月里的幸福饼》)。”关于“人的本质”、“人的异化”的论述多如牛毛,这种个体选择不是自身的,它已烙上时代的印记,在夹挟个人呼啸而去的时代列车中,大多数的人都已经不能分辨自己的面貌了。即使能分辨出,也已显示出悲哀的命运。儿女私情不知在多大程度上接近人的本质。但是面对事业、金钱、地位……它却是最易于抛却的,尽管后者距离人的本质更遥远。男人要创业、取得成功,要付出多大的努力和时间?像余得人这样甘于卖美少女玩具的人,邱欢儿不认为他配得到爱情和尊严(《再见野鼬鼠》)。而女人,追求面包、安全感……都成了“爱情”的代名词。恍然再看,“爱情”的面目已模糊不可分辨。所以最美的爱情,终于无法拥有,整个人生注定是破碎不堪。
  
  但是人们为什么始终要追逐“爱情”?为什么张小娴仍耐心描绘一段段“爱情”?
  
  爱情仍然面对人生,但相比于支离破碎的人生,两个人的爱情如同一个避风港,人们总是会坚信,相信爱情能改变一切、坚信付出会有美好的结局、坚信那一个港湾能躲避人生风浪的袭击。就如同“家”总成为人们心灵的最后憩所一样,就好比爱情身上寄予人们美好的幻想一样。
  
  杜枚丽浪漫的说:“这就是爱情呀!人们总相信爱情能改变命运(《流波上的舞》)!”
  
  当人们想要改变社会,最终却让社会来改变自己。在这样的社会中,孤独与空虚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主题。为什么这个时代人们经常呼唤:“重拾信念”?是谁把信念丢掉?信念是怎么被我们丢掉的?生命价值的尺度已然丢失,却停不下脚步细心寻找。爱情既是避风港,也就成了唯一可抓住的较贴近生命的信念和理想。在精神世界的一片荒芜中,爱情是最为美丽的风景吗?或者,在写作者笔下灿烂的爱情中,我们终于体会到精神的贫乏,终于能以此逃避现实生活的袭击。
  
  我个人的观点:我认为张小娴是一个很好的作家,智慧,而且敏感。此外,张小娴的作品不刻意展现苦难,很生活化的写出了生活在不同社会的男女的爱情、命运、结局。她的笔触轻盈、犀利、充满智趣。看完小说后,过后你会想想文字之下生活的不堪、痛苦、男、女主人公的爱情结局与现实中自己的爱情与人生来做个对比。不管怎样,但张小娴让我读到的是理当于此的安然,也更让我珍惜爱情。
  
  总结:
  
  两颗空虚绝望的灵魂
  
  一段惊世骇俗的爱情
  
  深刻的情欲、万能的金钱、现实的社会
  
  日益分裂着人性
  
  在这个冷酷、华美的都市
  
  我们奋斗、我们堕落
  
  我们各自的命运
 阅读
 评论
  • 下一个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 广告服务 | 郑重声明 | 使用帮助 | 联系方式 | 诚聘英才 | 用户留言 | 在线客服

    北京万源新世纪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20564号
    本版本为内部测试版本,还未正式上线,头头网有最终解释权.
    Copyright@2000-2007,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