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魂出窍的濒死体验
2011-5-12 14:31:49 来源:新浪论坛 我要评论()
今天零时在星美影城看《最爱》,诺大的影厅里只坐了6名观众,享受了一回部长级待遇。片子不错,讲了一个让人欲哭无泪的爱情与死亡的故事:爱,有多难,就有多灿烂。
这个故事是通过村民老柱柱死去的孙子之口讲述的,这孩子在“那边”讲我们“这边”的事,最后搞得我不知道自己是在那边还是这边。直到走出影院,冷风一吹,我捏了一下自己的肚腩,才确认是在这边。
零点看电影的好处,一路无车,5分钟到家,影院就像开在我们楼下一样。回到家,躺在床上,还是无法走出那个流行热病的村庄,那所像难民集中营的小学校,眼前老晃着琴琴光着身子跳进水缸里把自己浸得冰凉,然后爬到得意身上为他退烧的一幕幕。这对爱如夏花般灿烂的情侣最后相拥而逝,去了那边,和老柱柱的孙子重聚,还是一家子。
那些患热病的人怕死吗?怕死,但得知自己难免一死后,他们又对死看得那么淡。得意和琴琴临死之前上演了一个轰轰烈烈烈的爱情故事,也算没有白活一回,终于领到结婚证的他们也可以合理合法地埋在一块儿。而我则希望“那边”真的存在,这样,这对情侣就可以永远厮守了。
问题是,“那边”真的有吗?
这是一个科学之谜,一直无解,但科学家们试图解开这个谜团,至少他们希望搞清楚人究竟有没有灵魂,人的灵魂真的会出窍吗?我们都听说过不少关于濒死体验的事儿,有过濒死体验的人则大多坚信,这是一种真实存在的经历,不是幻觉。但这些故事究竟有多少真实成份?
对于神奇的濒死体验,美国著名脑科专家、肯塔基州大学神经学教授凯文•纳尔逊最近提出了引人注目的新理论。他认为自己能够从生理学的角度解释所有濒死体验现象。
美国人吉莉安•麦克肯泽曾经亲身经历过所谓的“濒死体验”,那是在她分娩过程中。当时,未出世的孩子让她陷入极大担忧之中,周边的世界一片黑暗,只有一个明亮的光点。她恍惚地意识到分娩出了问题,自己流了很多血,但在光点中,她却感到非常舒服惬意。
她说:“光点最初像一个小孔,我意识到,我被一点点推向它,距离越来越近,它也变得越来越大。它非常亮,好像一条隧道的墙壁。我走进隧道,没有感到丝毫恐惧,身体完全融入到光点中。这是最令人惊奇的感觉,感觉自己无比快乐。我只能用‘狂喜’形容这种感觉。突然间,我听到一个男人说‘吉尔’,声音很美。我心里说‘哦,不,我来到上帝面前,但我并不信仰他!’他问我是否认识他,我说‘是的,但我恐怕不知道你的名字’。他显然很有幽默感,因为他听到这句话后低声笑了。”
麦克肯泽的这种经历发生在很多年以前,当时还没有出现“濒死体验”这个词,她因为难产,大出血。很多年过去了,当时的经历仍记忆犹新。没有人确切知道为何会有这种经历,科学家认为有多达十分之一的人将会经历濒死体验,最有可能在心搏停止之后。通常情况下,我们在经历濒死体验中会看到光,穿过一条隧道,遇到已经逝去的亲人,又或者灵魂出窍,漂浮在自己上方,看着医生和护士抢救我们的生命。
曾经有过濒死体验的人往往将其描述为一种十分快乐的时刻,这种经历永远地改变了他们的人生。很多人认为他们看到了来世,这种经历符合他们的信仰,让他们毫不惧怕的迎接死亡。在他们看来,这是一种真实存在的宝贵经历,整个过程中,他们一直保持神志清醒。
纳尔逊是备受尊重的美国神经学家,他认为自己能够从生理学的角度解释所有濒死体验现象。纳尔逊研究濒死体验已经有30多年历史。在自己的新作《上帝的脉搏》中,他对所有濒死体验的元素进行了解释,其立论的核心是快速眼动,即快速眼动与濒死体验关系密切。快速眼动在睡眠过程中最容易做梦的阶段出现,此时的人只有眼部肌肉、心脏和横隔膜(控制呼吸)活动。纳尔逊认为,一些人更容易受“快速眼动期入侵”影响,即在一个人处于清醒状态时,麻痹伴随快速眼动出现,同时经常伴随栩栩如生的幻觉。
研究过程中,纳尔逊对55个自称经历过濒死体验的人进行了分析。这些人中有60%的人此前曾经历快速眼动期入侵。在随机选择的一群人中,这一比例只有24%。他说:“濒死体验经历者的大脑并不是直接在快速眼动状态和清醒状态之间切换,更有可能将两种状态混合在一起。”这导致人们进入他所说的“意识边境”。他说:“很多人进入这个不稳定的边境,时间只有几秒钟或者几分钟,而后进入快速眼动或者清醒状态。在这个边境,人会出现麻痹、看到光、出现幻觉并进入梦境。意识边境能够解释类似心搏停止这样的危急时刻经历的很多濒死体验。”
对于濒死体验中看到的光、隧道、遇到逝去的亲人以及灵魂出窍,纳尔逊同样给出了自己的解释。他在研究中发现,濒死体验会在昏厥和心脏病发作等生死攸关的时刻出现。绝大多数濒死体验都有一个共同点——大脑供血暂时中断。他说:“通常情况下,心脏泵出的血有20%流向大脑。如果供血量降至正常情况下的三分之一,大脑仍可短时间内保持活跃状态,但10到20秒之后,大脑便会失去意识。”
纳尔逊称:“濒死体验中大脑出现的大量活动都是对供血量降低的一种反应,不管这种降低持续多长时间。在丧失意识前,血液不断从大脑流出,在此期间最有可能出现问题的组织并不是大脑,而是眼睛和视网膜。视网膜出问题后,黑暗随之出现,外部光线很难进入眼睛,进而出现隧道幻觉。隧道尽头的光来自两个不同的源,一个是周围的光线,例如医院手术室的背景光,这可能是血液流出时大脑唯一能够识别的东西。另一个是快速眼动,能够在内部产生光线,也就是在大脑内部。”
有过濒死体验的人看到了隧道并感觉自己穿过隧道,这又当如何解释呢?纳尔逊说:“与灵魂出窍经历有关的大脑区域——左颞顶区域就在负责运动感知的大脑区域旁边。通常情况下,这一区域在快速眼动睡眠过程中关闭,但在某些情况下,这一区域无法正常工作,在过渡到快速眼动时,大脑感知到运动。”
这能够解释幻觉、光和隧道,但灵魂出窍和感觉到死亡又如何解释呢?死亡感的解释很简单。快速眼动睡眠过程下,人处于麻痹状态,否则就会在做梦时“自残”。纳尔逊引用瑞士神经学家奥拉夫•布兰克进行的一项研究解释灵魂出窍。布兰克和同事在准备为一名43岁的妇女实施手术时得出了一项惊人发现。当时,这名妇女疾病发作,外科医生对其大脑施加电脉冲,试图发现问题出在什么地方。突然间,这名妇女——手术时保持清醒状态——说她灵魂出窍,漂浮在上方,看着下面的自己。切断电流后,灵魂又回到身体。
纳尔逊说:“这名妇女感觉到灵魂出窍而后又归位具有类似打开电灯开关这样机械运动的可预见性。她触动了可自由移动意识的开关。这就好像发现与电梯‘上升’按钮类似的灵魂出窍经历开关。”
濒死体验的快感与大脑的奖励系统有关。在极度危险的时刻,身体会释放一系列化学物质,让人产生放松感和快乐感。这是一种进化现象,可追溯到史前时代。如果狩猎队伍中的一名成员被捕食者逼到绝路,已经必死无疑,只要他不过多反抗,其他成员便有更大的逃生机会。捕食者会消耗时间和能量享用猎物,让其他人避免同样的厄运。
在自己的濒死体验中,麦克肯泽遇到了两年前去世的祖父哈里。她告诉祖父,自己生了一个男孩——麦克肯泽确实生的男孩,但她根本无法得知这一点。此外,她的灵魂漂浮在自己上方,看着医生为她接生。她的灵魂同样漂浮到丈夫哈密什上方,看到哈密什给她的母亲打电话,他当时就在医院的走廊里。她说:“我一点也不害怕,只想告诉哈密什我一切都好。我还会回到身体里的。”
麦克肯泽现在已经退休,家住英国东苏塞克斯依斯特堡。她说:“我对祖父说,我必须离开,回去照看丈夫和孩子。但他说我必须拿出充分的理由,才允许我回去。”濒死体验中,麦克肯泽再次经历自己的记忆,有好的,也有坏的。她说这一次的经历让她更好地了解生活。她永远也不会忘记母亲将自己留在寄宿学校时,自己看到母亲离去的身影哭个不停的情形。“再次经历这些回忆让我意识到,母亲当时一定非常难受,听到我的哭声,她也没转过身看我。我有了新的想法,我对祖父说,我必须回去,将自己的感受与他人分享,帮助他们。就这样,我回来了。”
晚年的麦克肯泽成为一名顾问。她说:“在有过这种经历前,我对人不太宽容。经历这件事之后,我完全变了一个人。你们可以理性地解释像我这样的人经历的事情,但无论怎么解释都很难抓住重点。对我们来说,这是一种真实存在的经历,对我们自身以及以后的生活产生深远影响。这种经历让我不再对死亡感到恐惧,让我成为一种更出色的人。你可以将它们称之为‘幻觉’,但在我们眼中,它们却是一种真实。”
然而,濒死体验者的想法并没有对纳尔逊产生影响。他表示自己的研究并不是为了否定上帝的存在或者贬低濒死体验的重要意义。他说:“人们对宗教的分歧日益加大,一些人认为上帝是一个不合时宜的存在,所有的灵魂体验都是一种危险的错觉,其他人则将宗教视为自己生活的核心。我认为有人应当从神经系统科学的角度解释灵魂体验的本质,而不是去辩解。”
他说:“我对这种经历带着一种尊重,因为它们对经历者产生重大影响。这是一种意义深远的体验,我们中很多人都会经历。是的,我可能试图从生理学角度解释濒死体验如何以及为何发生,但这并不与人们对上帝的信仰相矛盾。信仰上帝的人认为,是上帝创造了这些机制,让我们感到快乐,这可能是我们走向死亡过程中最需要的。(作者:杨孝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