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头头网 >> 自由区首页 >> 博文 >> 正文
徒步徽杭古道记
2010-5-15 10:39:06    来源:网络    我要评论(
  
  又到了春光明媚,满目葱茏,出外踏青探春的好时节,我不禁想起了数年前,和公司的多位同仁一起,共赴安徽绩溪,为时两天的徒步徽杭故道之旅。­
  
  绩溪地处安徽南部,是古徽州文化的重要发源地。绩溪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山川秀美,钟灵毓秀,人杰地灵,人文荟萃之地。明朝兵部尚书胡宗宪,户部尚书胡富,清末红顶商人胡雪岩,原北大校长、国民党元老、国学大师胡适均是绩溪人氏。我们的总书记胡锦涛同志,其祖籍也是绩溪的。胡氏祖先的居住地,就位于绩溪县龙川村。锦涛同志是胡氏第48代锦字辈的世孙。其祖上后来,离开了龙川,迁到了我们江苏的“三泰”地区,也即是“泰州、泰兴、泰县”。­
  
  徽杭故道,位于皖浙两省交界的清凉峰自然保护区内,是古徽州通往杭州之间的一条重要通道。古时徽商入浙经商,必经此道。“前世不修,生在徽州,十三四岁,往外一丢”,这是过去徽商向外拓展、谋求生路的生动写照。徽杭故道西起安徽绩溪县伏岭镇鱼川村,东至浙江省临安市马啸乡浙基田村。全长四十余里。沿途怪石嵯峨,溪流奔泻,飞泉瀑布,碧潭深沟,煞是迷人,构成了一副绝妙的立体山水画卷。徽杭故道是一条有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和历史积淀的徽商故道,沿途现存的众多古村落,古桥,古茶亭和古树等,都是当年徽商行旅四海的遗痕。遥想当年,胡宗宪、胡富、胡雪岩、胡适等都是从这条故道上走出山门,继而光耀天下的,故道留下了他们以及众多其它徽商们太多的烙印,也见证了他们的成功和荣耀。­
  
  我们的车队,在第一天长途跋涉夜宿绩溪经过一夜的休整后,第二天一早便踏上了真正的徒步之旅。在经过胡氏家族的祖居地龙川村时,天空开始下起了小雨。本想在龙川稍加停留,顺便游览一下龙川村赫赫有名的胡氏宗祠和胡宗宪尚书府第,只因担心时间怕来不及,故只好作罢。龙川,是胡姓村民聚族而居的一个古村落,迄今已有一千六百多年的历史。龙川村依山傍水,东西两侧都是连绵的青山。村东龙峰耸立,村西凤山对峙,北有登源河蜿蜒而至,南有天马山奔腾向上。村中一条东西走向的龙川溪绕村缓缓流过,最终向东流入登源河,而村子就坐落在这三山一水相隔的开阔地上。俯瞰龙川,其村貌就像一艘龙船,颇有龙舟出海之势。即便是你从其它角度去审视,龙川都堪称是一个不可多得的风水宝地。这也就不难理解,为何龙川会江山代代辈有人才出了。这全靠祖宗的庇护和宝地的福荫。­
  
  离开龙川,车队继续前行,在乡间小路上一路颠簸后,近七点钟时,终于来到了我们此次行程的起点,绩溪县伏岭镇鱼川村。下车后,大家稍许整理了一下行装,便匆匆上路了。而送我们前来的两位司机,在目送我们离开后,则要原路折反,绕道安徽歙县至浙江临安的马啸乡浙基田村来等我们,甚是辛苦。­
  
  我们一行十七人,沿着村间小道,缓缓而行。身旁是山上流下来的清澈的小溪,眼前不远处是连片的绿油油的农田,和袅袅飘着炊烟的灰色的古民居以及绵延起伏的巍巍青山,望着这一切醉人的景色,原本都市中、尘世间带给我们的所有烦恼,顷刻间仿佛全都烟消云散了。大家边走边说,一路欢歌笑语,群情甚是激奋。走不多远,我们的犇哥就在路旁的小水沟中,逮到了一只小螃蟹,引起了大家一阵的骚动,引得大家争相观看。这也难怪,久居都市的人们,偶尔有机会放松一下身心,来到这山村野岭,和大自然作最亲密的接触,能碰见这样平日里难得一见的稀罕之物,已是觉得很新鲜,更别说自己亲手抓一把了,能不兴奋吗?­
  
  大约走了一二十分钟的样子,我们就来到了徽杭故道真正意义上的起点,“江南第一桥”。所谓“江南第一桥”,不过是一座普通的石拱桥而已。也不知道是什么人故弄玄虚,取了这么一个非常响亮的名字。桥北有一家饭店,名曰“故道饭店”。我们在此稍作休整后,便又继续上路了。这时雨又开始渐渐地下得大了起来,大家连忙把雨具取出,或穿上了雨衣,或打开了雨伞,在导游的带领下,穿梭而行,开始了真正的徽杭故道之旅。徽杭故道,其实也就是古人在两侧连绵相隔的山峰之间,所形成的一条狭长的峡谷上方,靠北侧一端的半山腰上,人工开凿出的一段山路。­
  
  从故道饭店出发,前行三四百米,就是一个浙江人办的小水电站,白底红墙上赫然写着几个大字“逍遥河水电站”。再往前行,我们便踏上一段全是用古老的青石板做成的台阶的路。踩在这倍感沉重的青石板上,心里不竟升腾起了诸多感慨。先不说,古时徽商要在这悬崖峭壁之间,肩挑手提,携货负重而行,甚是不易,更不谈古徽人要在这山腰之上,开凿出这样一段山路更是何等艰难?想到此,不免对古徽哲先贤顿生了不少敬意。­
  
  这一段青石板路,总长有将近五公里左右。由于此段路一直是向上攀升,所以大家都感到有点累。不一会儿,我就听到了我们一行中,出了名的“老人家”张公公,呼哧呼哧的喘气声。前行没多远,我们来到了久负盛名的“江南第一关”。这“江南第一关”和前面的“江南第一桥”有所不同,“江南第一桥”很大程度上是后人的戏称,而“江南第一关”则确确切切有着深厚的历史积淀。由于地势险要,历史上,在这里曾发生了无数次惨烈的战斗。“江南第一关”是徽杭故道上的一个重要关隘。不过,现时的“江南第一关”似乎已少了几分往昔的雄姿,关门用四根长长的天然岩石横架构成,门楣西刻“江南第一关”五个苍劲的大字,东边则刻有“徽杭锁钥“四个楷字,同样非常的遒劲有力。真不知往日英姿挺拔的“江南第一关”到底是什么模样?­
  
  站在“江南第一关”上,环顾四周,但见群山环绕,满目苍翠,景色真的是非常漂亮。从关上往下看,至谷底至少有数十丈深。如此高的距离,不免让我这个有着恐高症的人心里有点发怵。此时,淅沥的小雨已渐渐停止了。只见雨后不远处的半山腰间,开始慢慢升腾起了片片云雾,随风潜行,缓缓而动,恍如仙境梦幻一般。雨后的空气此刻也显得格外的清醒、湿润,空气中的负离子不知要比在城里的高出多少倍。站在关上,领略这习习山风吹来的阵阵清凉,那滋味别提有多美,那感觉是何等的惬意啊。­
  
  从“江南第一关”向上,至黄毛坪段,是整个徽杭故道的精华所在。虽然导游一直提醒我们,可稍许放慢速度,别错过了眼前的美景。但无奈走了这么长的一段路,且由于坡度较大,大家都已渐感吃力,此时除了喘气,实难无心顾及眼前的如画美景了。现在看来,这真是太遗憾了。金城湾的两位女生,江阴的吴小姐以及我们的张公公,这会都已掉到了队伍的最后。尽管如此,但我们并没有停下来休息。我们沿着山谷里的小路一路暴走,不一会儿,经过一个水电站,再过了黄毛坪村,便来到了清凉峰自然保护区的入口——清凉峰桥。到了此地,已有人喊吃不消,要停下休息了。叫的最响的是太湖的苹果。可想不到的是,原本落在后头的金城湾的两位女生,马小姐和过小姐却丝毫没有要休息的意思,相反走到了队伍的前面。此时,我也加快了前进的步伐,不久即超越了她们二位,开始领跑起来。翻过一道山梁,我们来到了一个叫作“下雪堂”的地方。“下雪堂”,好美的一个名字哦!虽然,现在并没有雪在下,但光凭这个名字,就足以让我遐思而浮想联翩了。­
  
  考虑到大伙已走了半天,又累又饿,所以大家不约而同地在“下雪堂”休息了起来。而此刻的时间还不到十一点钟。从七点半我们从故道饭店出发,到现在仅仅只花了三个小时的时间,而行程足已过半。对此,就连导游都很是惊讶,未曾想到,我们的行进速度会如此之快。­
  
  在“下雪堂”,我们吃了一些东西,补充了一些能量并稍时休息后,便又继续赶路了。从“下雪堂”出发,至“上雪堂”段,同样也是一段上坡路,路上还比较完整地保存着青石板铺就的台阶。这一段和从“江南第一关”到黄毛坪那一段,是整个徽杭故道古时遗风、遗韵最多的一段。当然,同时也是最累的一段,因为这一段的坡度相对比较大,距离也接近有四公里多。­
  
  一开始,我还兴冲冲地继续走在队伍的最前面,但走了500米不到,便渐渐地感到体力有些不支,慢慢地落到了队伍的后面。我强忍着继续往前赶,无奈已是精疲力竭,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前面的队伍越走越远。此刻,我大口大口地喘着气,胸口憋得很是难受。当我把手放在胸口时,那一刻我感到自己的心脏跳得是异乎寻常的厉害,感觉自己的心好像都快要跳出来似的。也只有到了这一刻,方才明白,自己平日里的锻炼实在是太少了,否则,何以如此狼狈啊!­
  
  在休息一小会儿后,我咬着牙,继续往上攀爬了起来。走不多远,便见到了我们的“老人家”和太湖的苹果、阿花、孙胖子他们四个。“老人家”掉在后面,这对我来说,一点都不感到奇怪,我们两个本来就是半斤对八两。上次公司组织到黄山去旅游,也是我们两个掉在最后边。但看到另外三位,我还是甚感意外。尤其是孙胖子一个大小伙子,也是如此的狼狈,真是悲哀。可见平日锻炼的重要性,真所谓“生命在于运动”啊!­
  
  不一会儿,我便超越了他们四位,走到了他们的前面。等我走了一大段,到了“上雪堂”停下来休息了好一会,他们四个才慢吞吞地,步履艰难地赶了过来。走近一看,都把我吓了一大跳:他们四个,个个都是气喘吁吁,脸色是白里透着紫,尤以苹果、阿花为最甚。苹果还哚喃着嘴,一个劲儿地说:早知道如此,刚才就跟司机一起走了就好了……­
  
  在“上雪堂”,我们四个原地休息后,继续出发,不一会就在“蓝天凹”见到了我们的大部队,大家一阵欣喜。从“上雪堂”到“蓝天凹”几乎都是平地,所以这一段相对还是比较轻松的。­
  
  “蓝天凹”,顾名思义就是一个小山凹,处在两座山峰的汇合处。因其地势相对比较开阔,不远处,还有一大片高山草甸,故很多喜欢户外运动的驴友们,大都喜欢在此安营扎寨。站在“蓝天凹”上,举目四望,风景真的很美。只可惜此时天公又开始不作美起来,雾气一阵阵地从山下往山凹里涌,一会会便什么也看不到了。从“蓝天凹”出发,有两条路,一条向右并向上到清凉峰顶,另一条则向下,经过安徽的最后一个村子“永来村”后,便到了浙江省临安市马啸乡浙基田村,也就是徽杭故道的终点。从“蓝天凹”到“浙基田村”的路一直都是下坡,在经南天门后,一路行进速度非常快。而当我们在到了一处用毛竹搭成的长长的凉亭,名曰“入胜长廊”休息时,我们还意外地和我们的两位司机在此相遇了。真想不到他们绕了一大圈子赶到“浙基田”后,又不辞辛苦,赶着上山,在此和我们胜利汇合。而此时的时间,只有十二点多,同时,雨雾也都已渐渐散去了。­
  
  从“入胜长廊”到“浙基田”,大概还有七、八公里的样子,我们一路飞快前行,只用了一个小时多一点的时间,便走完了这段路程。等到我们队伍中所有的人全部上车,时间大约是在下午一点半的样子。也就是说,我们从“故道饭店”出发,到“浙基田”走完全程,仅用了六个小时的时间,比起常人,快了将近两个多小时,令人赞叹不已!­
  
  徒步徽杭故道是属于中等强度、低危险度的运动。比之公司先前组织的“拥抱黄山春天之旅”,简直是小巫见大巫了。另外,如果我们选择从浙江往安徽走的话,强度会小一些,因为安徽境内的上坡比较多。­
  
  徽杭故道的沿途景色真的很美,我们付出的努力和辛苦是值得的,绝对是不虚此行!我们一方面在和大自然的亲密接触中,愉悦了自己的身心,同时,在向大自然挑战的过程中,也挑战了自己体能的极限,从而强健了自己的体魄。这就象我们伟大领袖毛主席所说的那样:与天斗,与地斗,与人斗,其乐无穷!­
 阅读
 评论
  • 下一个文章: 没有了
  •   
  • 上一个文章:
  • 网站简介 | 广告服务 | 郑重声明 | 使用帮助 | 联系方式 | 诚聘英才 | 用户留言 | 在线客服

    北京万源新世纪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20564号
    本版本为内部测试版本,还未正式上线,头头网有最终解释权.
    Copyright@2000-2007,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