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是那只会功夫的熊猫
2011-6-9 13:48:24 来源:国际先驱导报博客 我要评论()
如果不苛求电影一定要有发人深省的意义,那《功夫熊猫2》绝对是一部好电影:绝佳的3D效果,又一个励志故事,更重要的是,它令你深感温暖。努力符合东方人的思维模式和传统伦理,而阿宝的这一举动恰恰是影片重要的催泪因素。如果看《功夫熊猫2》只能笑,那只看懂了电影的一半,为了鹅爸爸的责任心和无私的爱我们完全可以哭一场——虽然鹅爸爸有时也有只顾小家不顾大家的嫌疑。
年龄大了,难免怀旧。我记得,小时候的动画片还没有腹黑,没有意淫过BL,没有纠结的剧情和复杂的价值判断。英雄备受崇拜,善恶分开两边;打开电视,我们看的是《大闹天宫》和《哪吒闹海》——动画对于我们来说,还只是一个橙色的、温暖的梦。在这个温暖的梦里,我们都梦过这样一个世界:这个世界里,每个人都有功夫。这个世界里,我们都是大英雄。这个世界里,我们对酒当歌、笑傲人生,有的是最大程度的自由。可惜,我们长大了,这个功夫梦终究还是会醒。我们发现,世界不光有侠骨柔情,还有人情险恶;不光有对酒当歌,还有每天早上八点拥挤的地铁。童年那些简简单单的大英雄,早已被抛在了脑后。有时我们还是希望能重新看到一场没有勾心斗角,没有说教,没有批评的电影。我们想重新看看,我们那简单的童年,和赏善罚恶的世界。
《功夫熊猫2》就是这样一部电影,让我们重新做了一个温暖的梦。在梦里,我们也许都曾是小朋友,歪歪扭扭地在幼儿园毕业礼的纪念册上写:长大了我还会想念你们。
“寻根”成了《功夫熊猫2》的全新主题。阿宝想要知道自己身世的努力符合东方人的思维模式和传统伦理,而阿宝的这一举动恰恰是影片重要的催泪因素。如果看《功夫熊猫2》只能笑,那只看懂了电影的一半,为了鹅爸爸的责任心和无私的爱我们完全可以哭一场——虽然鹅爸爸有时也有只顾小家不顾大家的嫌疑。
而在所有续集中,《功夫熊猫2》是难得的对第一部做出巨大超越的电影,这种超越不仅仅在于剧情或者特效本身,更在于它对中国元素和文化更加得心应手的运用:开场的皮影戏美轮美奂,预言的故事有春秋巫卜色彩,羊仙姑仿佛太史,孔雀妖艳美丽的翎毛和长颈尖喙让人想到勾践的王者归来……中式建筑、中式画风、皮影戏、面、汤、功夫、虎、螳螂、鹤、高楼、熊猫、太极、瓷的图案、花的背景,加上了周星星式的自嘲,加上了中国人对“功夫胜于枪炮”的执念。
所有的中国人看了以后恐怕都只能长叹:中国的元素原来可以山寨出这么好一片儿。而也许这就是为什么,没有一部动画片能像《功夫熊猫2》这样,在上映首日超过6千万,两天之后便拿下1.25亿票房,正式刷新中国影史最快破亿记录。
2008年《功夫熊猫》上映时有个小插曲,至今常被拿出来说一下。当年5月22日在美国开画的《夺宝奇兵4》遭到了中国抵制,原因是导演斯皮尔伯格由于中国对待苏丹问题的态度而放弃北京奥运会开闭幕式艺术顾问身份。与此同时梦工厂制作的动画片《功夫熊猫》在国内顺利上映,但熟悉梦工厂的人都知道,梦工厂片头Dreamworks下面的三个字母——SKG,其中S就代表着史蒂芬•斯皮尔伯格,因为他同时是梦工厂的创始人。
而直到今天,仍有艺术家不惜在报纸上买下半页广告页面公开抵制《功夫熊猫2》。事实上“文化入侵”谈了多少年,而熊猫也还是那只熊猫,并且这只熊猫在银幕上越来越讨喜,越来越深入人心。问题更在于,反抗好莱坞入侵为何单单抵制《功夫熊猫2》?《泰坦尼克号》在中国保持了10多年的记录,《阿凡达》新创的记录不知会保持多久,我们那么热切地喜欢过的作品不都是好莱坞的产物吗?
无论如何,有一个事实总是客观存在的,近年好莱坞动画蓬勃发展,佳作接二连三,甚至出现与真人电影一决雌雄的态势。去年《玩具总动员3》全球吸金10亿(美元),《驯龙高手》近于5亿,而在中国,真人电影的票房才刚刚开始以亿为标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