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上的洋教士
2011-12-9 13:56:19 来源:章可的博客 我要评论()
鸦片战争后,中外订约,五口开放通商。不久,道光帝应准耆英上奏,解弛教禁,康熙末年以来历时一百多年的禁教期,自此终告结束。然而,按照此时条约,西人只能在五个通商口岸传教。矛盾就出来了。对洋教士来说,他们不远万里跋涉,带着让亿万中国人接受福音的使命,口岸这么丁点的地方,显然不能满足他们的传教热情。所以,违约进入中国内地的情况层出不穷,偷偷摸摸的有之,大摇大摆的亦不在少数。内地这代民众,大多从没见过老外,倒是看得个新鲜。
上海和宁波都聚集不少洋教士,他们最向往的,无非就是苏杭这两个“天堂”,尤其是马可·波罗笔下的“东方天城”杭州。在1858年《天津条约》签订前,上海的艾约瑟,宁波的丁韪良、倪维思、禄赐悦理、玛高温这些人,都私自到过杭州。运气差的,只能在城外转悠,有的贪恋西湖风光,玩得高兴的时候被官吏逮住,只好悻悻然被解送回程。运气好的,进得城去饱览市集繁华,顺道在佛庙里借宿,不但没被当作砸场子的,还好吃好住,相安无事。
为什么都去杭州?名气大当然是个原因,但也不至于让他们这么一趟趟前赴后继,更重要的是现实因素。传教士频频往来于上海和宁波之间,开始只走海路,但杭州湾口这带海域当时海盗猖獗。1847年,传教士中的明星人物,年轻有为的娄礼华从上海返回宁波,夜晚在乍浦出海后遭遇海盗,本来只是钱财被抢,但月光无情,海盗临走前突然看清他是洋人,因为怕他去告官,就将其直接扔进海里灭口,尸骨无存。这事对两地的外国人震动极大,一时人人自危。此后,杭州作为沪甬之间的陆路中点,自然成为传教事业计划推进的重头。
1857年,英国《泰晤士报》的通讯记者柯克从上海去宁波,特意绕经杭州。此人带着同伴从嘉兴开始走运河,混在一帮货船当中。8月11日,他们到达杭州北新关。这大概是1793年马戛尔尼使团之后,第一个经过运河北新关的外国人。柯克一到大关,就被此地码头商埠林立、建筑气派的景象所吸引,让他想到了“泰晤士河两岸”。由于北新关是运河著名税关,柯克特意随身携带了一些英国产的白布、折刀等物品,这些对他的旅行其实没什么用处,纯粹是出于记者的习惯,为了知晓运河关卡对外国货物征税的额度,以坐实“中国内地对英国商品征税极重”的传言。过关时,他故意把这些物品放在醒目的地方,心里还作好了整条船被官员翻个底朝天的准备。
但他失算了。北新关来的人到船舱里看了看,就对他挥挥手说:“可以了,走吧。”非但没收任何货物税,连过关的通行费都没问他们要。柯克一见如此,便通过中国同伴向他要求,自己船上的货物要纳税,甚至直说船上有走私货,但都无济于事,没有人理会。很显然,中国官员一见到他洋人的模样,便决意不和他有任何纠葛,直接放过关去,免得惹来麻烦。柯克尽管忿忿失望,却也无计可施。
其实这倒反映洋人的特别心态。在1858年之前,他们违约进入中国内地,本来就做好了与中国官民纠缠,乃至被驱逐的准备,但如果去了之后发现“无人理会”,偌大个人被当作不存在,心里肯定也空落落的。人心如此,中外皆然。《天津条约》签订后,虽然按约外国人可以去内地游历,但北京那边清廷和英法等国还在摩擦,外交情势还不明朗。南方的洋教士们早已经等不及了。岁末,英国圣公会传教士包尔腾来到杭州。这次他不是游玩,而是想驻于当地,建立正式传教点,这也是基督新教在杭州开教之始。
留着大胡子的包尔腾穿着一身英国绅士服装,操着半通不通的汉语,但他到杭州却发现,没有人盘问他,或者驱逐他,人们只是用好奇的目光打量他,但很少有人和他接触交谈。这个一板一眼的英国人在严冬腊月里来到完全陌生的城市,人生地不熟且不说,精神上更是完全地被孤立。他一时找不到房子,就在杭州城北宝庆桥下新马头的一条船上,晃晃悠悠地住了一个多月。宝庆桥米市巷附近,恰好北关集市所在。武林门外十里湖墅,正是号称“钱塘八景”之一的“北关夜市”,历来是繁闹之地。旧历年关将近,货流昌盛,人流熙攘。但这忙碌景象,与河边船上住着的这个英国人仿佛毫不相干。他心中的苦闷,实在非常人所能忍受。所幸到了三月,宁波的倪维思带着几个同工前来,在城隍山租到了房子,包尔腾才搬去那里,免受孤寂的折磨。
繁华终有时日。柯克和包尔腾尽管来得不巧,但却无意间成为旧北关盛景的最后一批见证者。1860年、1861年太平军两次攻入杭州,后一次占城直到战败撤出。期间战事,城北都是重要战场,北关转眼散落萧条,房屋则大半毁坏。清军重回杭州后,左宗棠当即上奏,请求停止北新关税务,由于民生实在凋敝不堪,再加通关税负恐怕雪上加霜。此后,由于漕运地位下滑,北新关终成历史符号。凋落的当然不止北关,千年屹立的杭州城在这场战争里遭受最大劫难。1864年后,新教各差会的传教士陆续又进入杭州,但他们眼前这个残垣断壁、千家野哭的“破碎之城”,和马可·波罗笔下“世界上最雄伟壮丽的城市”,实在是有天壤之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