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一段时间内,“寒门再难出贵子”,成为舆论反思的焦点。作为回应,北大、清华等高校,在最新的自主招生政策中,纷纷选择对偏远地区、贫困家庭予以政策倾斜。而中国人民大学,同样顺应了这一大潮,适时推出了自己的“揽才规则”。就初衷而论,其无疑饱含了对底层学子的厚重关怀。只是,具体到“表述”本身,其措辞仍不免令观者诧然。]
前一段时间关于“寒门学子难进名校”的报道似乎多少有了一些回响,最近中国人民大学公布的自主招生政策中,特别安排了一个专门针对在县和县级以下中学就读的农村学生的“圆梦计划”。(《南方都市报》昨日报道)这项措施的本意是让欠发达地区的学子们能有更多机会接受最好的高等教育,然而,考生资格中 “家庭中三代之内无大学生”的要求却引起了诸多的争议。
首先,人大能够采取向农村学生倾斜的招生政策,在推动教育公平上无疑是一个进步。这一点,我觉得没什么可争论的。在美国,大学招生一直都有针对少数族裔和贫困家庭的倾斜政策,而有研究表明,这些入学成绩不那么好的“被照顾生”,毕业时的表现却完全不输他人。这足以证明很多“寒门学子”,缺的只是机会而已。
中国的高等教育改革,成果如何,我并没有评判的资格,但不能回避的一个血淋淋的现实是,中国最好的大学里来自农村的学生越来越少。根据媒体较早的报道,北大在1998年以前来自农村的学生占三成左右,而现在只有一成左右。这只能说明,在过去10多年中,我们的教育体制,并没有更多地为那些一开始就 “输在起跑线上”的孩子提供向上流通的机会,相反,教育资源越来越向社会上层倾斜。“知识改变命运”已逐渐成为一个遥不可及的梦想。而如今人大的倾斜政策,正是对这一状况进行弥补的尝试。
不过,说到“家庭三代之内无大学生”的要求,就真有些让人摸不着头脑了。大致可以推测,这个要求的用意是优先照顾来自最弱势家庭的学生,而且一个三代都没有出过大学生的家庭里,如果能有一个成绩能在学校里排在前10%之列的孩子,大概多少能说明这个孩子或者非常用功或者天资过人。
然而,这都仅仅是推测和假定而已,家里有没有出过大学生,既无法衡量一个家庭是否贫困弱势,也不见得就表明孩子接受教育的条件就更好一些。设想一下,如果有孩子因为自己早已去世的爷爷是大学生,就没有资格“圆梦”,这岂不是太过荒唐了吗?
一项政策不可能解决所有问题,人大自己说得非常清楚,圆梦计划是“探索解决基础教育区域发展不平衡与优质高等教育资源稀缺之间矛盾的新途径”。也就是说,这个政策的目标是要给那些因为教育条件落后而无法充分发挥潜能的孩子一个接受优质高等教育的机会。既然如此,考生资格标准就应该着眼于两点:一是学生的能力,这一点在政策里已经有所规定,必须是所在学校成绩前10%之列;其二是就其接受教育的环境。人大或许可以把家庭因素纳入考量,但绝对不应该以如此教条的规定把同样在艰苦的环境中拼搏、同样对未来有梦想的孩子完全挡在门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