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慧案背后的复杂中国
2014-6-17 9:55:20 来源:华商报 我要评论()
作者:韩福东
唐慧已做好再度上访的准备。因为强迫她女儿卖淫的主犯,看来会继续活下来。二审的死刑判决,已被最高法否决。有人开始在微博上弹冠相庆,有人则忍不住呸一声。围绕唐慧,大家的争吵已经够多,接下来还会继续口水翻飞。
从目前所暴露的证据看,被告人所犯罪行的确没有严重到应处死的地步。无论唐慧个人是否能接受这个现实,“慎杀”语境下的中国司法实践,其实早已确定好了这个结局。一、二审的死刑判决,程序和实体上均存在严重问题,注定将成为中国司法审判史上颇为不堪的记录,只是因为之前舆论聚焦此案时,关注中心仍围绕在唐慧和媒体是否影响司法上,却将真正的司法主角责任淡化。
从舆情的角度,脸谱化的角色塑造,更有利于传播。唐慧此前的暴得大名,就得益于“伟大母亲”式的媒体形塑,以至于遭遇反弹后,新的叙事视角仍摆脱不了旧维度,一桩幼女被迫卖淫案的审判,也几乎成为唐慧独舞的舞台。其实,焦点不在唐慧,在检察院和法院!
一个偏执且惯于说谎的上访者,能被包装成正义使者,这当然是一种扭曲舆论生态下的产物;能够将指定援助律师、上诉不加刑等基本原则都剥夺,进而判决被告死刑的一、二审法庭,又得有多奇葩才做得到?在围绕判决所产生的博弈中,唐慧、媒体、被告、公检法人员乃至出于维稳考量的官员,都共同参与了这个非虚构作品的产生。它像一个怪诞的魔幻现实主义杰作,用夸张的笔法彰显了个案审判的不义,但却又在这个过程中,神奇地废止了劳教恶法。
我们总试图描述出一个简化的中国,但事实上,真相往往永远都比“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的文人所呈现的复杂。推动社会进步的,未必都是道德意义上的好人,明乎此,就没必要在过高或过低评价唐慧上大做文章。
同样道理,在最高法的不核准死刑裁定做出之后,也先不要急着给予掌声。要知道,在此之前,湖南省高院和永州中院之间来来回回几次发回重审。如果在最高法的裁定符合我们的正义标准时,表示“尊重司法”,那在遇到枉法判决时,我们还要不要“尊重司法”?而如果“尊重司法”已是一个选择性的价值标准,那以此为旗帜的意见领袖怎么可能会不陷入智识分裂?
唐慧案当然是中国复杂社会的一个缩影,某些地方政府维稳博弈下的政治干预,司法判决的随意性,对抗者的以恶制恶以及媒体选择性地偏颇叙事。它具有多重的丰富性,每一个关心国是者都不免基于自己掌握信息的多少和价值排序,而对其进行简化处理,这个时代有多大局限,它的参与者就有多大局限,你我都不能挣脱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