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刘昱含
5月14日上午10时许,央视新闻频道公布黑龙江庆安枪案的录像。
视频显示,案发当天,徐纯合在候车室进站入口处故意封堵通道,保安人员制止无效后,民警李乐斌先口头警告,而徐辱骂并用矿泉水瓶投掷民警;在民警带其到值勤室时,徐继续辱骂并用拳击打;在民警取出防暴棍制服徐时,徐抢夺防暴棍拳击打民警头部,还将自己6岁女儿举起向民警抛摔,并趁机抢走防暴棍,抡打民警头部。在民警取出佩枪口头警告无效后,便开枪将徐击中。25分钟后,120到场并确认徐已死亡。
一石激起千层浪。暂不论这浪花溅起后飞向哪里,这石头总算落了海底。
十多天前的5月2日,庆安火车站民警击毙徐纯合之后,从用枪合理性之争,到铁路公安发救助款引发的封口之疑,再到新华社领衔的官媒对真相的追问,事件热度不断飙升。随后,庆安副县长董国生被停职,危机从舆情延伸至地方官场。
为什么不公布视频?政府缘何无解释?检方在做什么?……诸如此类的质疑,在案发至今愈演愈烈。“我不想在突发事件之后成为下一个徐纯合”的代入感,让人人自危达。
姗姗来迟的视频公开,让这块西绪福斯之石终于落下。视频播出后一时哗然,话风的两极化倾向随即铺展。一方“恍然大悟”,认为对不法分子处置得当,支持警察;一方“疑团未散”,这么清晰明了的事实真相,为何拖到现在才发?
是因为取证工程浩大,使得当地公检法谋定而后动?据央视报道,“事发后,哈尔滨铁路公安局迅速组成调查组对相关情况开展全面调查,进行了现场勘查、尸体及枪弹检验,调取了现场视频资料,赴济南、大连、伊春、齐齐哈尔等十余个城市,走访近100名旅客群众,找到60多名现场目击证人,逐一调查取证。”
从5月2日案发,到5月14日公布视频,作为普通公民,在这期间最想看到的,不过是安检监控处的几段原始视频。徐纯和堵通道、投水瓶、推老母、扔女儿、抢警棍,并在警员几次口头警告和两次拔枪警告后变本加厉——如果上述皆如是,即便导出视频、按时间线剪辑、数据渲染后播出,这些步骤走下来,最迟也应在事发次日就该有回应。
刑事侦查中,原始证据的效力居首。剪辑过的徐纯合视频,在归类上业已属于传来证据,证明力已落后于原始视频。至于枪案带出的官场余震,也算意外收获,庆安民众的治安和治理获双重关注,这样看来,等这十二天,倒也值得?
妄图遮盖真相和敷衍了事,在人人都是自媒体的时代,不大容易。人们需要事无巨细、条分缕析的专题报道,但更需要“枪响时到底发生什么”的实时消息。如果后者能在突发事件中第一时间公布,混杂的事件猜测,无疑能从根源消除。
有人在怕什么,有人在做什么,这是在信息闭塞时代人们闭着眼睛摸索的问题。庆安枪案跌宕至今,“请时时耳听目明”的警示,必须被记取。而围绕枪案视频的后续质疑,同样需要得到进一步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