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头头网 >> 推荐 >> 特别推荐 >> 家庭区 >> 列表 >> 正文
社会养老保险注定破产
2012-9-8 10:44:40    来源:中国新闻周刊    我要评论(
  作者:谢作诗
  
  人保部有关“延迟退休”的试探引发的争议余温未去,老龄办官员放言“养老不能全靠政府”再度遭舆论炮轰。
  
  不管社会养老的愿望多么美好,从理性分析上说,社会养老模式的破产似乎是注定的。欧洲是这样,美国是这样,中国会例外吗?
  
  养老金账户能不亏空吗?
  
  大家关注养老金缺口,追问到底有没有18.3万亿的缺口。其实这个问题并不重要。即使今天没有18.3万亿,明天也会达到、超过,并且最终不可维持。
  
  从世界各国的经验来看,社会保险都有很严重的问题,是个可怕的财政黑洞,迟早会将一国财政、甚至一国财富吞没殆尽,不死不休。
  
  迄今为止没有一个国家能解决得了,毫无例外。美国很多地方政府财政面临破产,最大的债务包袱就来自于社会保险的负担。欧洲多国陷于主权债务危机,主要原因也是社会保险吞噬了大量的财政收入,是名符其实的财政黑洞。深陷主权债务危机的欧洲各国,其实根源并不是2008年的金融风暴,社会保险制度耗费巨大才是主因之一。
  
  早在2008年之前,各国政府已经意识到社会保险制度破产在即,只是当时计算出来的破产时间表会是在21世纪中期,没想到一场金融风暴使得各国政府为了应付危机而更大量地挥洒金钱,国库亏空速度加快,从而使得社会保险制度破产的时间表被大幅提前了。
  
  而在中国,社会保险其实已经破产过一次。计划体制下人们只领取很低的工资,等于是交了巨额的社会保险金。这是人类社会迄今为止规模最大、最彻底的社会保险。但最终结果是什么?破产。
  
  社保金收益率低,这并不是哪一个国家的问题。社会保险金是公有资产,正因为其公有的缘故,为了避免其被私人攫取侵占,必然要对其投资用途进行限制,这也制约了其收益率的提高。而且,因为社会保险制度是强制所有人参加,实际上就是行政垄断,社会保险机构不会像商业保险公司那样致力于降低成本、提高收益。
  
  还有,因为养老金公有之故,人人所有,等于人人没有,超发养老金反过来就很容易在政治上得到支持,于是超发很难控制。
  
  这在早期没有问题,一是早期在职纳税人对退休者的比率很高,二是早期可以动员的新参保人有足够多。但这种非同寻常的有利条件只是暂时性的。能够吸收的新参保人员会越来越少,收取的养老金越来越少,支出的养老金越来越多,账户缺口便无可避免,遇上人口老龄化,就会愈发严重。
  
  古人为何不搞社会养老?
  
  今天我们讨论社会养老之事,有必要回答一个问题:古人没有搞社会养老,都怎么活过来的?答案是:古人依靠储蓄防老、养儿防老解决养老问题。
  
  这是私人养老,不是社会养老。
  
  对此,有人要争论:第一,古代金银本位,通货膨胀不是常态,因而可以储蓄养老,但是今天不行。今天通货膨胀成为常态,储蓄的养老钱,到了老的时候已经不值钱了。第二,古人没有计划生育,可以依靠儿女养老,但是今人都是独生子女,不能依靠。独生子女这一代,将来头上少则4-6个老人,多则6-10个老人,怎么养老?第三,今人预期寿命延长,过去储蓄的养老钱,今天不够用了。总结为一句话,古人可以私人养老,但是今人不行。
  
  那么社会养老能够克服货币超发、通货膨胀?还是社会养老能够生出儿女来?又或者社会养老能够解决预期寿命延长养老钱不够花的问题?答案是:不能,统统不能。
  
  无论是通货膨胀使得养老钱变得不值钱发生养老困难,还是独生子女使得依靠子女养老有困难,又或者是预期寿命延长使得养老钱不够养老了,这些都是系统风险。社会保险并不能够解决系统风险问题。
  
  可能大家忽略了一个事实:个人其实已经对上述经济环境的变化在做反应了。知道为什么大家都抢房子等各种资产吗?
  
  因为大家知道当今世界货币最不稀缺,货币捏在手上会越来越不值钱,所以大家才疯狂地抢房子、抢各种资产。这也是中国的储蓄率居高不下的原因,这也正是私人在准备养老。
  
  社会养老到底给我们带来什么?
  
  那些主张社会养老的人,还真应认真思考一下社会养老和私人养老到底有什么不一样。
  
  实际上,社会养老并没有创新出任何与私人养老有什么本质不同的神奇方式来。社会养老无非还是模仿私人养老的那两招:一是年轻时交纳保险费,存进社会保险帐户中,年老的时候以退休金的形式逐月从该帐户中提取。这其实是储蓄养老。二是从有工作的年轻一代那里收取保险费,直接转移给已经退休的年老一代。这是跨代养老,跟养儿防老没有本质区别。
  
  因此,一定要说社会养老有什么意义的话,就是这世界上有人养了孝顺的儿子,也有人养了忤逆不孝之子;有人生来能力强,运气好,也有人生来能力差,还遭遇不测风云。
  
  如果只有私人养老而没有社会养老,那么那些能力差,运气不好或者养了不孝儿孙的人老年的时候就会没钱养老,晚景凄凉。但有了社会养老,因为社会保险制度是强制参保的,就算是能力差,运气不好或者养了不孝儿孙的人老年至少还有社会保险金可以领取。但是,这个问题需要用强制大家社会保险的高成本方式来解决吗?
  
  强制参与的社会养老给这个社会实在带来太多负面的东西。
  
  社会养老必然亏空,耗尽国库甚至是整个社会的财富。这个道理前面已经讲过,实践中,也正在被欧洲和美国一些地方所证实。社会保险还降低人们工作的积极性,扼杀国家竞争力。而且,当人们有了社会保险制度,就会变得没那么愿意存钱,父母子女的亲情关系也变得意义不大。众所周知,西方人不如东方人那样积极地储蓄,家庭观念、尤其是孝道的道德观更是淡薄得多。但不是众所周知的是,长期实施社会保险制度是其中一个重要原因。
  
  一旦社会保险制度转向依靠跨代养老来免于破产,这项制度就很难再被取消。因为年轻一代一直在交钱,还从来没有享受过好处,现在如果政府突然宣布:这个制度收益率低下、吞噬大量财政收入,难以为继,还是让它破产了吧!正在享受的老年人固然不会同意,一直在交钱、从来没享受的年轻人更加不能同意。正是这种想法让各国的社会保险制度再怎么千疮百孔仍然要垂死挣扎,不到将国库,甚至是整个社会的最后一块钱都掏空的那一天到来,它都无法破产。哪怕其实从整个社会的角度来看,尽早让这制度破产,将所剩无己、但至少还是有点剩下的钱归还公众,让他们重新选择私人养老,是最好的解决办法。
  
  为何延迟退休金领取时间等都是错误?
  
  面对养老金账户亏空,有人主张用国有企业利润、或者变卖国有资产来补充社保基金,有人主张用外汇储备补充社保基金,有人主张增加税收用财政转移的方式补充社保基金,还有人主张用延迟退休金领取时间来克服账户亏空问题。但是,这些统统都不是好的选项。
  
  首先说外汇储备。其实外汇储备根本就不能用来补充社保基金。你不能直接给大家发美元,因为国内根本就不流通美元,发了美元人们会到银行换成人民币,最终美元还是回到外管局成为国家的外汇储备。这个过程与央行直接印钞票补充社保基金有何差异?
  
  而用国有企业利润或者变卖国有资产,还有用财政转移来补充社保基金,也都不是好办法。社会保险是个无底洞,国有企业利润也不能弥补社保亏空怎么办?国有资产变卖完的那一天怎么办?至于财政转移,同样要考虑社保吃空财政怎么办,财政的钱从哪里来?今天的欧洲是深刻教训。
  
  某种意义上,政府注入财政资金弥补社保亏空比直接提高保险费还要糟糕。因为政府不从事生产活动,它没有在市场上出售产品获取收入的来源,它的钱来自于税收。资金来源含糊不清,只会让参保人对于他的社会保险的投资回报率到底有多糟糕缺乏清醒的认识。如果是直接提高保险费,公众就会切实感受享受社会保险的代价;但如果是其它方面的税收上升,公众并不知道这成本原来是加到社会保险那方面去的。
  
  而延迟退休不过是一种变相的提高保险费的办法。其仍然是个错误选项,因为:第一,这违背了契约精神,损害了那些足额交付了养老保险金而希望退休养老的人的利益。第二,延迟退休并不能根本解决养老金账户亏空的问题,只是把问题向后推。延到快死的那一天再领取养老金,账户亏空的问题当然不会存在。但这对那些交了保险金的参保人是不是掠夺、不公平?这样的社会保险又有什么意义?
  
  唯一正确的选项,是取消政府主导的、强制参与的社会保险制度。但这不容易做到。
  
  什么才是最佳的养老选择?
  
  中国养老金制度最根本的问题和弊端,其实也是世界各国养老金制度根本的问题和弊端。只是中国由于特殊的人口结构,以及由于制度缺陷养老金使用缺乏有效监督等原因,其面临的问题会更严重。只要不放弃政府参与的强制性社会保险,问题就不可能得到克服。
  
  中国好不容易才从改革开放前的、属于企业办社会的国企医疗养老制度中摆脱出来,却一转身又跳进社会保险这个更可怕的陷阱里去。
  
  一个人究竟将其收入中多大的部分存起来作退休之用才是合理的,这完全取决于此人的生活状况与价值观。为所有人定下一个参与社会养老体系的最低比例,和为他们定下花费于住宿或者交通的最低比例一样,都是极不合理的。个人对如何支配其拥有的资源最有发言权。
  
  最理想是废除政府主导的强制社会保险,代之以储蓄养老、养儿防老,以及基于市场的投资理财、商业保险等综合保险体系。商业保险、投资机构不一样,它可以把企业的股份传给儿子孙子,还可以在市场上变卖。而要成为商业保险、投资机构的董事长,您得在企业里注资,押宝,把身家性命搭上。政府主导的强制参与的养老基金显然不是这样,他们的行为会有根本的不同。不是不要社会化,而是其要依靠基于市场的投资理财、商业保险等来提供。
  
  其实说取消强制参保并非是要完全排斥政府。政府只提供最低生存标准的保障,这是社会救助,不是社会保险。征收的费用不应叫做社会保险金,而应明确地叫社会救助金。当然,提供这种救助的并非只有政府。各种慈善组织在这方面也是大有可为的。单单从人道主义出发,我们希望每个人都过上体面的老年生活。但是如果以体面生活为标准,我们怎么解决巨大的道德风险问题呢?
  
  谁不喜欢福利?我也喜欢。但问题在于,我们必须清楚,福利从哪里来,福利的代价是什么。我们还要清楚,我们面临怎样的现实约束。理想是美好的,然而现实往往是残酷的。(作者为浙江财经学院经济与国际贸易学院)
 阅读
 评论
  • 下一个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 广告服务 | 郑重声明 | 使用帮助 | 联系方式 | 诚聘英才 | 用户留言 | 在线客服
    万度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20564号
    本版本为试用测试版本,头头网有最终解释权。
    Copyright@ 2000-2011,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