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头头网 >> 推荐 >> 特别推荐 >> 家庭区 >> 列表 >> 正文
八年,刘翔的八个印记
2012-8-8 10:56:37    来源:生活周刊    我要评论(
  解说员的违规操作——万人期待的圆梦
  
  后来因“解说门”离开央视的黄健翔,每每回忆起2004年,都还记得自己那一次的“解说门”。
  
  “我解说了刘翔决赛前所有的预赛,但因为时间的安排,在刘翔最重要的决赛前,我还是不得不走进了足球比赛的直播间,伊拉克和意大利队争夺铜牌。”尽管是自己喜欢的足球,还有自己喜欢的意大利队,但黄健翔第一次体会到了“不愿意解说一场足球比赛”的滋味。
  
  快到刘翔比赛的时候,黄健翔跳了起来,高喊着“我呼吁所有的观众立刻换台,不要错过这个伟大的时刻”“解说员反水,这在体育比赛的转播里还从未有过。”而在另一个频道里,另一位解说员杨健已经嘶吼着宣告了刘翔的胜利。
  
  这场“解说门”,黄健翔没有得到任何争议,全中国都似乎在兴奋,刘翔平世界纪录夺冠的种种意义、幕后故事、现场细节,在电视里一遍一遍地滚动着,这位21岁的上海小伙子,瞬间从普通运动员变成了超级巨星。
  
  2005年  车里的一顿抢白——迷失过自己
  
  由于刘翔的出现,并无太多田径欣赏基础的上海,甚至引进了一项全新的国际田径商业赛事——黄金大奖赛。随后的几年,大家也都已能看到,他是理所当然的压轴巨星,他的参加与否对票房产生着巨大的影响力。
  
  这是刘翔的魅力,但他本人明显已经厌倦了这一切。首届黄金大奖赛之前,和他约了一个专访,放在周六下午,在他父亲开车把他从训练基地接回家的路上进行。走在有点堵的外环线,他闭着眼回答着问题,他父亲跟他说了一件平常的事,但刘翔颇为不耐烦地抢白了一顿,车内顿时陷入了沉默。“你怎么能这么跟你爸说话?”当时记者有点看不下去,刘翔没吭声,他父亲打了个圆场:“他今天练力量,太累了,比较疲倦。”
  
  几年之后,刘翔父亲早已成为刘翔的良师益友,帮他度过了好几次的心理波动期。记者再提起这事,他父亲说:“那个时候,他刚刚成名,每天都过得很累,无数的人找他,包括广告商。他赚了不少钱,但是失去了自由,钱想花也没地方花去,又激动又烦躁,自己几乎完全迷失。这个时候,我们作为家人,能做的,就是包容,然后慢慢给他通过小事讲道理。还好,他算是情商很高的人,自己很快想通。”
  
  刘翔至今让周围人称道的,是他的随和与善良,本质如此,在最迷失自我的时间,外人跟他相处,感觉上并没有太多的改变。
  
  2006年  小区里的爆竹纸屑——调整好了心态
  
  刘翔的第二个高潮年,出现在2006年,那个时候的他,总算是找到了前进的方向,而没有像其他一些奥运冠军那样,选择止步不前小富即安:媒体要求他破纪录,于是他破了纪录。
  
  北京时间7月12日凌晨,苏州河边的苏堤春晓名苑,突然炸响了无数的鞭炮声。已经搬到此地居住的刘翔,邻居们同样熬夜看了他破世界纪录的直播,为刘翔点燃了庆祝的声音。但欣喜归欣喜,几乎一夜没睡的刘翔父亲还是一大早就跑到楼下,和小区里的保洁工打招呼致歉,只因为地上的鞭炮碎屑。
  
  “不只是我自己想这么做,刘翔现在很懂得感恩,他并不认为这一切都是理所当然的。”他父亲告诉记者。刘翔也确实如此,破世界纪录回来后,他也面对面告诉记者:“中国已经有那么多的奥运冠军,很多人生活得也就一般,我能幸运地拥有这一切,我很知足。”这样的刘翔,让人和赛场上张扬的形象,几乎有点难以联系在一起,但他确实就是这样往前走着。当年还有多哈亚运会,国家田径队跨栏组选择在了天气同样炎热的广州二沙岛训练,所住的宿舍虽是颇有历史的文物建筑,但里面蚊虫很多,已经贵为天王的刘翔,每天乐呵呵地进出,一副既来之则安之的架势。
  
  2007年  感冒时的九道奇迹——对未来踌躇满志
  
  “刘翔基本上从不说自己的成绩多好,唯一跟我们‘吹牛’吹了多次的,你猜是哪一次的成绩?”刘翔父亲曾这么问记者。记者猜了2004年雅典夺冠和2006年洛桑破世界纪录,结果全错,正确答案是“大阪世锦赛。”
  
  以奥运冠军身份出战2005年的赫尔辛基世锦赛,结果刘翔以0.01秒的微弱劣势,输给了当时的法国希望之星杜库雷,让他颇为郁闷。2007年的大阪世锦赛,志在夺冠的刘翔再遭打击,赛前重感冒,比赛时尚未完全好,全身肌肉酸痛,结果因为成绩一般决赛被分到了第九道,在业内人士看来,这是不可能夺冠的道次!
  
  但是,生着病的刘翔做到了,面临罗伯斯、特拉梅尔等四大高手的狙击,他跑出了12秒95的成绩,上演了至今为人称道的“第九道奇迹”夺冠!也正是在那一站,他给罗伯斯种下了“心魔”,以至于后者在后来的屡次大赛中,看见刘翔就有心理障碍。
  
  “挺开心这个成绩的,真的挺开心。”刘翔在外人面前,还算内敛,但回到家中,泡上一壶茶,却和父母手舞足蹈地比划了很久当时的场景,兴奋得像个孩子。那一年的刘翔,正踌躇满志,期待着下一年在家门口的奥运会卫冕。
  
  2008年  只有一句话的电话——退赛陷入最低谷
  
  2008年8月18日中午,记者撤离鸟巢,回一路之隔的媒体村赶稿。几个晚离场的观众,也从鸟巢外的安检门处经过,在边走边说:“往回走?他爬也要给我爬到终点啊!”“什么玩意儿!骗子!”
  
  当天上午,鸟巢的媒体间乱成了一锅粥:刘翔因伤退赛,到处一片哗然。而在巨大的新闻中心,中外记者已经挤满了所有的角落,没多久后,他们见到了孙海平的眼泪。独独不见刘翔。他落寞地回了奥运村。只有不多的志愿者在鸟巢的运动员通道背景板后,见到了他的眼泪。回到奥运村,他强打精神给冲上来的志愿者签名拍照。
  
  “爸,我没事。”他和父母打了个电话,只说了一句话,就沉默了,而刘翔母亲已经哭成了泪人。
  
  虽然国家领导人和上海地方政府官员,都在第一时间慰问了刘翔,希望他坚强地站起来,但退赛对刘翔带来的负面影响,持续发酵,几乎让他前几年的正面形象被全盘打翻。网络上各种阴谋论,刘翔团队成员怎么说怎么错;赞助商们在合同到期后,大规模撤退,甚至有人在刘翔退赛当天,就撤下了他的电视广告,而奥运开始前满屏幕的刘翔广告,想起来犹如梦境。
  
  “我的成长,一直都算顺顺利利,运气也都一直不错,这次挫折,是遇到的最大一次。”时隔两年,刘翔再提起往事时,仍有时会沉默。
  
  2009年  自己煎的牛排——彷徨不欲人知
  
  退赛后的第一个春节,刘翔在美国度过的。2008年年底,田管中心和刘翔团队听取了姚明的推荐,决定赴美手术,春节期间,刘翔仍然拄着拐杖,每天忙着康复。
  
  在年夜饭的饭桌上,刘翔母亲烧的油爆虾,仍是刘翔的大爱;陪同前往的时任莘庄训练基地领导杨培刚,重操年轻时的旧业,亲自下厨给刘翔烧饭;刘翔自己也学着下厨,做了个简单的煎牛排,看起来兴致勃勃。
  
  他每天还是笑眯眯的,煎牛排时也显得很高兴。“其实,那个时候是他最彷徨的时期,他的思想斗争很激烈,他跟我说,爸,我想退役了。”刘翔父亲告诉记者。
  
  “每个运动员,都会碰到困难,都会有起起伏伏,我已经算是一个成功的运动员了,但肯定也会碰到不和谐的声音。”刘翔告诉记者,“我很感谢,在我那段最难熬的时间,很多亲朋好友都没有离开,让我能够很快走出来。”
  
  其实,最彷徨的时候,向来好强的刘翔,潜意识所作出的种种选择,都证明了他不会真的离开。“对跨栏运动员来说,跟腱受伤做手术,是很有风险的,他同意去美国做这个手术,冒这个风险,本身已经证明了他其实不想放弃。”孙海平说。
  
  跨越
  
  每一年,大树都会在自己心里画上一个圈,告诉自己这一年的酸甜苦辣、雨水枯丰。每一年,刘翔心里也总会有一个印记,见证着他的成功失败、蜕变成长。2004年到2012年,他至今人生最重要、过得最起伏的8年,8个印记也给他画下了一条起伏的曲线,曲线的尽头,指向8月7日,伦敦奥运会,刘翔将再度登场。尾端是上扬,还是下坠,没人猜得透,但有这丰富的印记、不甘沉沦的曲线,刘翔已算成功。
  
  2010年  泡脚时的猛抬头——重定世界级目标
  
  11月,刘翔再回广州二沙岛基地训练,备战的还是亚运会。4年的时间,刘翔的世界早已物是人非,二沙岛却还是那样安静。
  
  那天天气很热,田管中心临时安排了一场小规模的媒体公开课,允许到岛上采访。熟悉的训练课,熟悉的过程,在训练结束后大家围着刘翔提问,他则龇牙咧嘴地忍受着冰水泡脚的“刺激”,提问很常规,他的回答同样常规。
  
  “你总说自己在恢复,脚伤好像也在反反复复,那你到底还能恢复吗?”记者再丢给他一块“大冰块”。这么问,有着事实基础——2009年,刘翔尽管放弃了柏林世锦赛,但在其它比赛中表现都很出色,让人惊讶;但就在众人对他重新期待时,他却在2010年的多哈室内世锦赛再度折戟,预赛半决赛都很正常,决赛却突然顶不住了,只获得第七名,钻石联赛上海站他更是首次输给了从未输过的史冬鹏!为此,他放弃了赛程表上原定的所有比赛,只留下一个广州亚运会。
  
  泡着脚的刘翔,闻言猛然抬头,甚至还从围得密不透风的记者人墙中,找到了发问的记者,然后一字一句地说:“我会重返世界前三!我会再到世界巅峰!我会再破世界纪录!”
  
  三句回答,成为刘翔遭遇运动生涯最低谷后,震荡上扬的最标志性转折点。此后的刘翔,真正走上了复兴之路。
  
  2011年  拉手门成相声段子——对手已知挡不住
  
  刘翔突然的意气风发,让人意外,但随后所有人都明白,他为什么如此自信:他并不是已经有了绝对的实力,而只是把自己逼上绝境——当年的央视风云人物颁奖典礼上,他在接受入场采访时突然爆料:“我刚改了技术,从八步上栏改成了七步。”
  
  这是这么多年来,刘翔如此逼自己。当年那个训练爱偷懒的刘翔,早已消失无踪影,“现在不是我让他训练,我经常说的是,悠着点,别太拼。”孙海平这样的感慨,不止一次。
  
  但成果却是明显的。提起刘翔的2011年,韩国大邱世锦赛上的拉手门总是被人津津乐道,甚至在年底刘翔参加的一次晚会上,还有大学生将它编成了相声段子,调侃罗伯斯和刘翔——在决赛中,出发并不占优势的刘翔在中后程迅速赶上罗伯斯,但就在完成超越的一瞬间,隔壁跑道的罗伯斯伸出了自己的“上帝之手”,活生生地拉住了刘翔……
  
  这让很多人匪夷所思、哭笑不得的一幕,葬送了刘翔2秒钟后就将到手的金牌,却让很多人知道,对手已知他挡不住刘翔回归的步伐了。也正是这一幕,正式表明,刘翔实现了自己的诺言,重回世界巅峰。
  
  2012年  央视忘记关麦了——经得起锤炼就是英雄
  
  刘翔在奥运年完成了大爆发,不多的几场参赛,已经证明了他冬训时在一次内部交流会上的发言:“所有指标都超过了历史最好时期。”只是,努力从低谷中挣扎出来,刘翔的复仇还有价值吗?
  
  有一个巧合,关于央视解说的巧合。就在孙杨夺得400米自由泳金牌的解说完成后,导播忘了切掉麦克风的声音,而韩乔生的话就被无数耳尖的观众听到了:“等刘翔出来时,孙杨都拿两块金牌了,他能没压力吗?”
  
  他说的是,孙杨在1500米自由泳的金牌几乎毫无悬念,拥有了两块同样是基础大项突破金牌的孙杨,在今后将肯定对刘翔在中国体坛的地位造成影响。他奥运前接受记者采访时,也曾表达过同样的观点。
  
  很多人在感慨体坛的“势利”和残酷。
  
  但,刘翔一句话说得好:“我能回来,能再踏上奥运会的跑道,就是胜利,我已满足。”
  
  如果是放电影,这时从刘翔身边掠过的,应该是他这么多年的那么多对手:约翰逊、杜库雷、阿诺德、特拉梅尔、罗伯斯、奥利弗、理查德森、梅里特。送走了那么多高手,刘翔,已值得骄傲。
 阅读
 评论
  • 下一个文章: 没有了
  •   
  • 上一个文章:
  • 网站简介 | 广告服务 | 郑重声明 | 使用帮助 | 联系方式 | 诚聘英才 | 用户留言 | 在线客服
    万度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20564号
    本版本为试用测试版本,头头网有最终解释权。
    Copyright@ 2000-2011,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