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云南网报道,云南省一所高校近日对校内图书馆2009年外借热门图书进行统计并公布,在前100名外借热门图书排行榜上,竟无一名著上榜。除饶雪漫、郭敬明等相对知名的青年作家外,其他上榜书籍均出自不知名的网络作家或写手。
云南大学人文学院教授余建忠认为,热门图书榜反映了当代大学生的阅读缺陷,须引起高校重视。“名著代表一种主流文化,读一本好书往往能改变一个人的一生。建议大学生平时多读名著。”
我是个喜欢把书买回家看的人,因为我不喜欢“还”书,因为凡要“还”,便意味着是有期限的,那种仿佛被人催着读书的感觉很糟糕,所以我很少去图书馆。如果去,无非是因为三类书:不爱买的书,买不起的书,买不到的书。所以,我对于大学生应该到图书馆借什么书看基本上没什么发言权,但对于这则新闻,我却有最直接的两个观感:
第一,这个热门图书榜百分百是含有水分的,而且水分很大,无一名著上榜不让人意外,倒是无一教辅材料上榜很令人惊讶,除非英语词汇一类的书籍图书馆不让外借或是根本就没有陈列,否则如今大学生几乎人手一本的“宝典”怎么可能不入围呢?
第二,如果大学生读的网络小说都是从图书馆里节来的,未必就不是一件好事,一来是省钱,这样的书多半是包装比内容值钱;二来是有利身体健康,起码可以避免相当一部分人因为要看网络小说而成天对着电脑;三来有益心理健康,学校图书馆里的网络小说相对来说还是“干净”一点儿的。
不过,我并不认为这个热门图书榜上没有名著就能说明云南这所大学里的学生是不看或者不爱看名著的,我也同样不认为中国的大学生是不看或者不爱看名著的。相反,如果高教部高教司和专家们推荐的大学生必读名著中的四大名著要是登上了这个热门图书榜,我才真正觉得可悲,要问一问中国的学生在大学之前难道都没看过四大名著么?而即使,中国的大学生怎的不看或者不爱看名著,那么我也要问一句,这是大学生的错么?
说到大学生不看或者不爱看名著,批判的人很多,就像余建忠教授那样会认为这是大学生阅读缺陷的表现。但在我看来,有阅读缺陷的恰恰并不是大学生,或者不仅仅是大学生,我们其实应该检讨一下,我们的社会又是否是一个崇尚阅读名著的社会呢?
首先,名著就是再“名”,也只不过是一本读物,但有些人却喜欢把名著弄得很“玄”。就我自己的阅读经验而言,我觉得很多外国文学作品根本算不上名著,虽然我对什么是名著也没有一个清晰和准确的概念,但有些书读来就是感觉“普通”。我认为很多外国文学作品就如同皮尔卡丹和早稻田大学一样,是借由其他因素的影响才在中国人心目中有了比较高的地位,而对于法国人和日本人来说,二者顶多也就是二三流罢了。比如有些学者为了自抬身价,会夸大自己研究对象的意义,类似于中国的英语老师永远在宣扬英语的重要性,结果这一辈子其实都是在对着中国人说英语,典型的自卖自夸。再比如,由于政治或意识形态的缘故,也会诞生一系列的外国名著,可虽然同为中国人钦点的世界名著,实际上英国人可能看不起俄国的文学作品,俄国人也不屑读英国人写的书,莎士比亚和列夫托尔斯泰未必就会产生文学上的共鸣,只有我们是一直信奉“大爱无疆”的理念,认为我们若是读不懂哪一个国家哪一个作家的书便说明我们自己没文化,却忽略了文化本身就存在着隔阂,甚至本身就是自相矛盾的,显然“硬”要把名著读出“名”来,势必会造成一种滑稽地意淫。
其次,我们的教育在读书方面显得过于功利,并不是意在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而是刻意的要学生明白某个道理。的确,“文”可以“载道”,但“文”难道一定要“载道”么?唐朝人喜欢李白的诗歌,是因为李白可以教化大众么?明朝的老百姓读金瓶梅是要悟出什么道理么?我认为,当我们提倡鼓励年轻人读名著时应该有一个平和的心态和客观的态度,尽可能的为他们提供读名著的机会和选择,但不应该急着收到希望得到的反馈。而且,很多名著的意义并不是作者赋予它们的,反而是源自读者的剖析,这也就要求我们在向年轻人推荐名著的时候上纲上线,要求他们照着某一种主义或者某一种类型的作品去读,而是先让他们自己的选择和阅读获得乐趣。有些人会说孩子小读不懂,那就等到孩子大了再读,这没什么大不了的,小时候读《水浒》读成武侠小说,长大读《水浒》读成北宋农民起义血泪史有什么不好呢?哪怕是一辈子都读成武侠小说又有什么不好呢?我不相信《水浒》是靠着专家推荐和考试流传下来的,也不相信前任以读《水浒》来评判一个人有没有文化。我们的专家和教育者们不该只顾着对着年轻人徒呼奈何,应该想想自己有没有自己将严肃的学问尽可能以一种可爱通俗的方式呈现给年轻人呢?
再次,我们对于名著缺乏必要地信心,对时代的多样性充满恐惧。我们总说名著是可以历经时间的考验而流传下来的,但我们同时又时刻在担心名著转眼之间就成了过眼云烟,我们似乎永远背负着一个沉重的负担,害怕很多东西到我们这里便会失传。就我而言,我始终相信有多少年轻人喜欢玩网络游戏,就有多少年轻人喜欢阅读经典。试想一下,古代的读书人占总人口的几分之几,识字的又占几分之几,甚至我们现在说起某某名著类似《水浒》、《西游》流传甚广人手一册,你就真的相信农民一边种地一边读书么?单单是依靠口口相传,我们的文化都能传承至今,我们就不能简单的否定名著本身的生命力,反而我倒是觉得填鸭式的教育和不负责任胡乱改变的影视剧才是真正摧毁名著根基的东西,我们的社会先将祖宗留下的东西糟蹋一遍,再指责年轻人忘本,这是很可耻的一件事情。
而且我们的社会不要简单粗暴的否定年轻人喜欢的东西,好比郭敬明的《小时代2.0》可以卖到一百万册,现在看来这只是一个销量很好的商品,至少你不会认为现在热衷购买这一商品的女生将来做了母亲以后会很乐意自己的孩子阅读的兴趣止于此吧,现在批评青年人阅读习惯的人们自己小时候难道没看过一本快餐文学或是垃圾文学的书么?反过来想,郭敬明不正是我们这个社会制造出来的么?我们难道是怀疑社会自我过滤的能力或是害怕别人比我们多了一个选择么?人们对于美丑的判定本来就不会是一成不变的,历朝历代都有社会风气不好的时候,可这并没有影响真正意义上的文化传承,甚至很多名著之所以在我们看来批判了现实,揭露了黑暗,不正是吸收了歪风邪气的精华么?如今的官场小说难道不是《官场现形记》一类名著的升级版么?所以,我们应该允许当今的年轻人有自己的阅读习惯,而不能因为觉得不够高雅就剥夺他们阅读的乐趣,别忘了如果从人为规定名著的的几个特性来看,横竖都能算名著的也就是《金庸武侠小说》了。
最后,很多人哀叹当代中国很难再出一个大师级的人物,其实何止大师,如今娱乐圈儿明星泛滥,可哪一个是真正的巨星?我觉得这并非是因为真的再没也没有能够认真做学问的人了,而是当代中国人人都将自己视为大师的缘故,好比余秋雨怎么说都算是开了“余氏文化散文”的先河,先别急着评判好还是不好,地位高还是不高,起码是有一定影响并有一定内涵的,可最近写了一片碑文之后就被骂得狗血淋头,问题是我们崇拜大诗人李白,可没见人恭维他文章究竟写得如何,但这不妨碍人们独尊他的诗歌,很多大师都是这样,都是借着某一方面的成就而收服人心的,所以余秋雨如果往前推个几十年,难说不会和现如今我们所认同的大师一样位列仙班,就像曹操墓这样的考古发现如果搁在以前,一两个证据就够了,而这次“九大证据”仍不能令人信服,办成铁案。另外,以前的李白可以在酒馆里喝的烂醉如泥,被人称作“酒中仙”,现在的教授别说嫖娼,就是潜规则都会身败名裂,哪还会有什么为人称道的才子佳人们的风流韵事?说这个不是为了替余秋雨说话,而是为很多当代的优秀文学作品说话,虽然人性是相同的,但人性同样有局限性,同事带的东西显然会更具亲切感和认同感,不要单纯以读不读名著来衡量年轻人们的文化程度,饱览当代文学作品的青年谁说就不如饱读四书五经的青年呢?甚至很多人都是通过成长与积累才慢慢回归经典的,难道这样真的不好么?
除此之外我还想说的是,在我们这样一个连胎教都要用ABC的国家,有什么理由让我们的孩子能够对用中国字儿写成的名著有一种与生俱来的好感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