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头头网 >> 博客频道 >> 焦点博文 >> 正文
土家苗家民间艺术
2010-6-10 10:55:23    来源:网络    我要评论(
  
  打挤钹
  
  在土家族的逢年过节或婚姻嫁娶办喜事之中,有一项活动不可或缺,那就是打挤钹。一支或数支挤钹队伍,在三眼铳、爆竹、牛角、土号和唢呐的鸣奏声中配合着打挤钹,构成一组和谐而奇特的喜庆乐,使吉日良辰充满了欢乐、吉祥、热闹的气氛。
  
  打挤钹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古代土家人常闻鸟鸣兽呼,虎啸猿啼,日夜不得安宁,野兽且伤害人畜,蹧踏庄稼,因而敲木棒、击石块以驱赶野兽;后来敲击石块演变成了敲锣击钹,便有了打挤钹之举。
  
  一组挤钹队,由四人组成,分执马锣,大锣、头钹、二钹四种响器(即打击乐器)。马锣领衔指挥,头钹、二钹交错敲击,大锣用于填句和定段扫尾,如此严密配合,互相照应,相得益彰,感人肺腑。
  
  挤钹之曲牌约150多种,不仅旋律感强烈,而且富于变化。群众特别喜欢闹梅、锦鸡拍翅、双龙出洞、野鹿含花、画眉跳竿、蚂蚁上树、梅花条、花枕头、慢纺车、田棒头……等。这些曲牌,内容丰富,风格独特,民族色彩浓厚,乡土气息浓郁,描绘现实生活惟妙惟肖,刻画大自然风光入木三分,模拟禽兽声响情态则无衣无缝。
  
  打挤钹以风格奇特著称,它气势磅礴,音域宽广,声响清丽,音韵流转,为不可多得的艺术珍品。
  
  打挤钹既是珍贵的艺术遗产,也是土家族文化的瑰宝。
  
  接龙舞
  
  接龙舞是川湘黔边区苗族一种古老的民间舞蹈。“龙”是吉祥昌盛的象征。
  
  在古代,生产力十分落后,刀耕火种,靠天吃饭。苗族人民为了战胜各种自然灾害,摆脱困境,企盼以“接龙”的形式来谋求幸福,因而产生了“接龙”的风俗。经过长时间演变,成了苗家喜爱的“接龙舞”。
  
  接龙舞主要表现苗家人接龙到家时的喜悦心情。至少由八名俊俏端庄的男女青年参加,特别要求群众演员――儿童相配,且配合舞蹈之儿童越多越好。
  
  表演时,“龙师”与舞者走在最前面,“龙师”手持瓷碗。龙师后,两个装扮成“龙”形的青年(也有牵着苗家长帕子做龙形的)。随后,一群身着盛装的苗家姑娘右手打花伞(由此,解放后整理出了花伞舞),左手持手巾,面带笑容,旋转花伞,翩翩起舞,喜气盈盈。打花伞,意在接得龙来必兴云布雨,用伞迎雨并遮雨。
  
  接龙舞的舞蹈动作有龙翻身、龙穿花、龙进门、龙拦客、跳龙门、关龙门等。一组舞蹈象征接一条龙,几组舞蹈象征接几条龙,舞组越多越好;几组同舞,形成宏大的接龙舞场面,相互比试水平的高低。
  
  配角儿童的作用不可小视,人们常说:“幼童吐真言。”因此,群童在先期训导下,可以高诵童谣,迎龙接福:“吹大风,下大雨,乡里娃娃吃大米。龙也来,福也来,乡里娃娃笑颜开……”
  
  这样一来,接龙舞就更宏大、更欢快了。
  
  跳接龙舞的时间,一般在每年农历十月间举行,尤以秋收时节为最多。
  
  解放后,接龙舞多在大的院坝和草坪上进行,已成为欢庆丰收、欢度节日、自娱自乐的民族民间艺术。
  
  此舞在石堤镇已经绝迹,实为憾事。
  
  薅草锣鼓
  
  薅草锣鼓,又名“打闹”、“薅草歌”、“薅草闹”、“薅草打闹”。它流行于秀山各地,盛行于茅坡、溪口、溶溪、峻岭、石堤等边远山区,尤以土家族、苗族居住的村庄、山寨最为普遍。薅草锣鼓属劳动歌曲中之家事歌曲。
  
  解放前,广大山区草深林密,地广人稀,土多田少,包谷是主要粮食作物。为了不误薅草季节,提高劳动效率,也为了驱赶野兽,使庄稼不受损害,山区农民兴起了薅草锣鼓。
  
  薅草锣鼓的表演形式是:几个歌手(又称鼓手)身背扁鼓、手提大锣。鼓手领唱,薅草人合唱,边打锣鼓边唱薅草歌,造成热烈的气氛,为几十个或上百个薅草的农民助兴鼓励。歌手现编现唱,即兴创作。谁人展劲出力,就唱歌表扬谁;谁人的进度慢,就到谁的面前打锣鼓催劲,使落后者追上前面的。歌手们越唱得好,薅草的人就越来劲。大家要与鼓手呼应,有的在后面加上“欧吼”、“哦吙”等高亢的衬词,合着薅草动作的节拍,且薅且和。只听得满山锣鼓喧天、山歌回荡,好一派你追我赶、热火朝天的动人景象。
  
  其中一首薅草歌云:
  
  太阳出来坡背黄,薅草人儿忙又忙,
  
  打闹锣鼓震天响,薅草薅过几道梁。
  
  薅草锣鼓的曲调各不相同,均各有本地的特点。有全曲无词,是劳动号子;有的是劳动对话加唱词;有的只有第一句是词,同时又是曲牌名。很多歌手以“打闹不过坡”为荣,从早唱到晚,曲牌不重复。
  
  薅草锣鼓的唱法分为两种。一种用平音(真声),一种用尖声(假声)高八度唱。后一种唱法气势磅礴,独具山区粗犷豪放韵味,曲调也优美动听,歌唱性、音乐性强,比一般的劳动号子更胜一筹,优秀者有更高的层次。
  
  阳戏
  
  阳戏是土家族、苗族的民间剧种之一。秀山的阳戏,是清末民初之时从湘西传入的,在洪安、石堤等地较为流行。
  
  阳戏中的角色分生、旦、净、末、丑,与其它剧种大致相同。该戏有比较成套的舞台步法,如“斑鸠刁豆”、“风摆柳”、“边鱼上滩”、“驾妖风”等。阳戏的音乐唱腔丰富,因地域不同而各有千秋。其唱腔调式有:赶板调、翻山调、后山调、正宫调等。主要曲牌有“一流”、“二流”两种。它的结构通常是以上下两句为主体,句前常加过门,演唱时取无限反复的分节节歌唱形式。唱词较散,不要求规范,字数多少不论,便于直抒胸臆。
  
  阳戏的演出跟其它剧种一样,要配打击乐。打击乐的基本编制是:鼓一架,马锣、堂锣各一面,头钹、二钹各一副,以鼓作指挥。伴奏乐器有三胡、三弦、扬琴、板胡、唢呐、横笛等。可用一件或几件伴奏,多数是以二胡、三弦为主。阳戏演出的服装通常用古装。若遇演出现代题材的戏,则用现代服装。阳戏的传统剧目有:《山伯访友》、《平贵回窑》、《七仙女下凡》、《三娘教子》、《孟姜女》、《白罗裙》等。
  
  解放后,阳戏已在石堤失传。
  
  上刀梯
  
  上刀梯是苗族群众的一种祭祀舞蹈。据传是有亲人凶死(打架、战争、摔死等)在外面,三年后,为了让亡灵上神龛成为“家先”,亲人就请来“道士先生”(其实是苗老司)采取“上刀梯”的办法,将亡灵接上神龛。在石堤,这一古老的祭祀活动沿袭至今。
  
  刀梯制作办法是先立一木柱于地上,直指云天,两条缠着五色彩条的铁索,一头锁住木柱顶端,一头插入地下,将木柱拉直固定。木柱上横绑着30几把涂了鸡血的刀子。刀子锋利,刀刃向上,在锣鼓声中,“道士先生”还要在刀梯上表演“倒挂金钩”、“大鹏展翅”、“观音坐莲”、“古树盘根”等高难动作。“道士先生”下刀梯后,手脚竟无一丝刀伤,且面色不改,安然无恙。
  
  龙灯
  
  龙灯在石堤流传甚广,是一种民间舞蹈。土家族苗族人民把龙视为祥瑞之物,能行云布雨,去灾除病,驱赶瘟疫。春节舞龙灯,土家苗族人民祈盼一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平安无事。
  
  龙灯的种类有:红龙、布带龙、草把龙、板凳龙、秧龙等。红龙又分耍灯、神灯、送子灯、子孙灯、愿灯几种,以玩神灯最为常见。
  
  玩龙灯前,有出灯习俗。要设灯堂、安牌位、点灯、举行出灯仪式。一般由灯头老爷或顶有佛、道两教的老司或道士来安位和开龙灯咽喉光。出灯时要扎好一艘带走五瘟的纸船。从正月初二起,沿街舞弄、走村串户,每到一家,主人要放火炮接龙,给龙挂红,准备酒席款待,一直玩到正月十五闹元宵,举行烧灯仪式,将龙灯、纸船随道士送去河边,用吉祥火烧掉。
  
  狮子灯
  
  “狮子灯”即狮子舞。是一种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民间舞蹈艺术。过去人们为追求美好幸福生活,都寄托狮子能给大家送宝进财、扫瘟避邪。因此,狮子灯又称为“喜灯”。
  
  狮子灯一般有三种表演形式。其一:二人舞狮,一扮和尚,一扮孙猴子,均戴面具,逗引狮子翻滚跳跃,舞狮者如技艺精湛,能破各种阵法。其二:狮子同花灯相互配合舞。其三:狮子单独表演等。
  
  耍狮子灯大多数都在春节期间。出灯前要在灯头家开坛哑祭,请已故师傅一起出灯,沿途保佑。玩至正月十五日后于沟边烧灯。
  
  狮子灯主要舞蹈动作有:狮子跳楼门、金鸡独立、狮子亮裆、狮子侧角、猴子扑罗汉、赶碾等。
  
  吹木叶
  
  相传很久以前,有一名伐木工,经常在白岩坡上的大森林里伐木,疲劳之际,口含木叶,随便运气,竟然吹出动听之音,便吹奏一曲民谣,自觉甚佳。后来,一猎人向他拜师学艺,又用木叶仿鸟叫鹿鸣,猎获甚多。后来,吹木叶的艺术一传十,十传百,越传越广。
  
  吹木叶的原料木叶随处可摘,因而吹木叶是当地人普遍适用的曲艺,其内容十分丰富,声音优美动听和谐流畅,音调婉转圆润,易于变化。石堤中学教师(原籍猫岩村上坪组,拜本组雷万凤为师)胡邦洲在2003年秀山自治县县庆20周年晚会上,以一曲木叶山歌《白岩脚下桂花开》博得观众的热烈掌声,荣获二等奖。
  
  吹木叶,以其广泛性、多样性见称,备受听众欢迎。
  
  吹木叶可独唱、可对唱,可合唱;可独奏,可伴奏;可上舞台,也可在山上、路上吹奏;不选场合,不拘一格。
  
  吹木叶的传承人胡邦洲,男,土家族,中共党员,1957年7月生,在石堤中学任政治思想兼音乐教师。
 阅读
 评论
  • 下一个文章: 没有了
  •   
  • 上一个文章:
  • 网站简介 | 广告服务 | 郑重声明 | 使用帮助 | 联系方式 | 诚聘英才 | 用户留言 | 在线客服

    北京万源新世纪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20564号
    本版本为内部测试版本,还未正式上线,头头网有最终解释权.
    Copyright@2000-2007,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