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头头网 >> 博客频道 >> 焦点博文 >> 正文
别了,老桥
2010-7-27 11:02:57    来源:网络    我要评论(
  
  从国外休假回到家乡,老朋友相聚,各种各样的信息纷至沓来。谁谁升官了,当上了副省长;谁谁贪赃枉法了,进了班房。这些都没有引起我的多大兴趣,听后也就忘却了。
  
  我乃野鹤闲云,炙手可热的风云人物升迁贬黜,关我何事?
  
  忽一日,有好友告诉我一个消息:“这几天,布尔哈通河上的那座老桥要拆掉了。”我的心里为之一震。在这大拆大迁的年代里,这座承载了这个边陲重镇几代人往来进退车水马龙的老桥,竟也到了没有安身立命之处的地步。我的心里不禁涌出了一丝酸楚。
  
  布尔哈通河是图们江的一条支流,源出哈尔巴岭,贯穿延边州州府延吉市的中部。延边作为满清的发祥地,这里的地名河名都为满语。布尔哈通河,满语柳树沟的意思,延吉市横跨在布尔哈通河上的桥一共有六座。其中最古老故事最多贡献最大的当数这座即将拆掉的延吉人喜欢称谓“老桥”的延吉桥。据史料记载:延吉桥最早建于宣统元年(1902年)。当时又边务工程局监督承建,为木结构桥梁,长为240米,宽为6米。1935年,盘踞在延吉的日本军事当局,从军事战略需要出发,修建了这座永久性的钢筋混凝土盖板式桥梁。长为300米,宽为12米。
  
  历史上,围绕着老桥还流传着一个日本人逼迫“赵聋子”买桥的故事。赵聋子,辽宁人,上世纪二三十年代是延吉首富。1936年,日本人修建老桥时,赵聋子曾捐资8万元(当时的整个工程费为17.23万元)。时隔8年之后,到了1946年,日本侵略者的“大东亚圣战”已到了末日。盘踞在延吉的日军的“间岛公署”为了夺取资财补充军费,逼迫赵聋子出资30万元买下老桥。否则,就以妨害圣战论处,将赵聋子绑在老桥上,连桥带人一同炸掉。赵聋子无奈只好破财免灾,拿出了30万元送到了间岛公署才算了事。到了当年的9月,延吉即被解放。老桥也得以完好保存。
  
  其实,对老桥,我所感叹和惋惜的不仅仅是它久远的人文历史和卓越功绩,更多是它令人惊叹的优良的工程质量。1975年春,我从农村招工到了省林业工程公司当工人。我的第一个工作岗位就是道桥测量员。记得在延吉的公司总部培训时,教师给我们上的第一堂质量课,就是拉我们到延吉桥观摩工程质量。那是我第一次同这座桥的近距离地接触。我仔细端详着这座桥.我看到40年的风雨沧桑已使桥墩上结下了青苔,但混凝土的强度和密度依然如故。整个桥身方圆点面中规中矩。尤其使人惊叹的是它的桥面,40多年的撵磨,混凝土中的鸡蛋大小的鹅卵石已经磨出平面。鹅卵石均匀密集地布满了桥面。桥面如镜般平整,如石般坚硬,其强度和抗磨度,即使是当今的混凝土施工技术也很难达到。
  
  你不得不惊叹老桥的工程质量。据说,老桥建成后的70年,经历了数次特大洪水。最大一次是1965年,洪水已经漫过了桥面,但整个桥体毫发未损。据当地的建筑学家说,老桥上世纪30年代的混凝土的质量水准,仍然超过了今天我们城市工民建的混凝土质量水准。于是,我想到当今的许多“楼倒倒”、“楼歪歪”,想到了许多未建好就垮塌的大大小小的桥梁。
  
  我在东南亚工作了三年。实事求是地说,改革开放之后,中国所取得的成绩的确使在外的中国人扬眉吐气。但是,中国商品的质量也确实使在外的中国人脸上无光。印度尼西亚有2亿多人口。印尼人所使用的汽车、摩托车90%是日本人生产的。当我问起,为什么不用中国车时,得到的答复是:使不住,质量不好。即使是我们中国人的公司买的中国制造的商品也是深受其害。大径的水管隔拦的内芯是用泥做的,而不是用铜做的。工程机械用不到一年就故障频出。至于那些轻工业产品的质量更是马尾穿豆腐——不值得一提了。我一直纳闷,这些商品都是从中国的什么地方生产来的呢?
  
  在我的心里,老桥是这个城市的城市老人,知多见广,身体硬朗。遗憾的是,这个急于奔向国际大都市行列的小城镇已经容不下它了。在我的心里,老桥是这个城市凝固的断代史,遗憾的是这个边城小市很想成为现代化的移民城市,不需要历史。因此,老桥即将寿终正寝。我始终弄不明白的是:为什么一个家庭就容不下一位老人?为什么一个城市就容不下这段历史?即使它是一段故事或一个传说,留存下来,讲给后人听,定会善莫大于焉,有何不妥。
  
  其实,你仔细想想,这个事例发生在一个建筑生命只有二三十年的国度里,绝非偶然,实属正常。实在不必苛求当地的父母官和决策人。由此事,我想到了欧洲的英国、德国、瑞士等国家的那些依然游人如织的二三百年前的乡间小镇的民居。它们依然在旺盛地活着。看来,老的东西不一定就不好。新的东西也不一定就好。这不仅仅是哲学问题。
  
  拆桥那天,人去的很多。尤其以上年纪的老人居多。大家的表情都很复杂。惋惜、赞叹、高兴的表情皆有之。官方还在现场举行了一个像模像样的新桥开工的典礼仪式。不过,当风钻实施拆桥施工时却遇到了麻烦。混凝土坚如磐石,很难钻进去。老桥距离高楼太近了,爆破又爆破不的,风钻钻起来又很费劲,看来新桥的建设者又得费一些脑筋了。
  
  老桥终于走了,没有墓志铭。别了,老桥!
 阅读
 评论
  • 下一个文章: 没有了
  •   
  • 上一个文章:
  • 网站简介 | 广告服务 | 郑重声明 | 使用帮助 | 联系方式 | 诚聘英才 | 用户留言 | 在线客服

    北京万源新世纪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20564号
    本版本为内部测试版本,还未正式上线,头头网有最终解释权.
    Copyright@2000-2007,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