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衡女帝智能全
2010-7-27 11:08:10 来源:网络 我要评论()
一
走近乾陵,你不能不为它雄阔博大的气势和壮观景象所震撼。史称,乾陵以山为陵,穿岩为穴,内宫外城;玄关石门,冶金固隙。
“山河千里国,城阙九重门。不睹壮皇居,安知天子尊。”初唐诗人卢照邻如此描述当时的都城长安。据记载,乾陵形制完全依照长安城格局构筑。经过1300多年的战乱洗劫,兵戈扰攘,风雨剥蚀,乾陵地面建筑仅剩残迹,但陵区地上地下文物及遗存仍十分丰富。无论是突兀而立的门阙遗址,或是象征陵墓规格的墓前华表,还是御道两侧残存的石人石兽群雕,都透射出一股粗扩豪迈的阳刚之气,让人感到那个逝去的王朝的脚步声似乎又咚咚响起。唐帝国的强盛在当时世界上是无与伦比的,都城长安的规模是同时代罗马城的七倍。“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异冠拜冕旒。”王维在诗中这样写道。帝国敞开胸怀以无比自信的泱泱大国之风与外邦交往,取长补短,为我所用。高宗李治去世后,外邦诸国纷纷派使者来参加葬礼,如今现存乾陵的61尊王宾石像就是其中的代表。石像背后锈刻着他们各自的身份。
而当进入章怀太子、懿德太子、永泰公主等陪葬墓,仿佛进入了一座座宏伟的艺术殿堂,拂面而来的是浓郁的盛唐风情:棺椁上的人物花鸟石刻画,线条流畅,笔法姻熟。色彩绚丽、浓淡相宜的壁画,以写实手法,再现了皇族的奢华生活。体态丰腴,容貌俊秀的宫女们,威武雄壮的皇家仪仗队,鏖战正酣的马球比赛,奋勇争先的射猎场面……画中人物个个栩栩如生,呼之欲出。随葬品中各种造型的唐三彩器物更是斑驳陆离,千姿百态。肃穆的文臣俑,翻翻起舞的技乐俑,深目高鼻的胡俑,满驮丝绸的骆驼,形态各异的马牛羊鸡犬猪等无不维妙维肖……这一切一切,叠印出雄浑激昂的“唐风”交响乐章。
这时,真正操纵这个王朝的国家机器并使之有效运转的正是长眠在墓中的女主人,男主人生前仅是她手中的傀儡。
二
武则天,这位从出身名门,从母亲杨氏身上继承了贵族血统的女人,对权力表现出了一种与生俱来的渴求与向往,但生于并州文水木材商家庭的卑微社会地位又使得她难以忍受朝中显贵对她的种种蔑视。极强的权力欲和极强的自卑感铸就了她一般女人所不具备的性格。失意时她无奈,顾影自怜,逆来顺受,随波逐流,甘受屈辱,自认命该如此。一旦时机到来,她身上所有潜藏着的叛逆因子便全部激活:一方面在攫取权力的过程中表现出罕见的坚韧、执着与疯狂,一方面对任何反对她的人包括亲生骨肉竭尽诛杀打击之能事;而工于心计的她在必要时总是不失时机不露声色将那些再无利用价值的鹰犬斩首示众以显示自己的公正并惬意于一片"万岁圣明"的虚情假意的赞颂声中。
武则天由昭仪而皇后再到皇帝,每挪一步都遇到了来自李唐宗室和众文武的强大阻力。他们同样不能容忍因牝鸡司晨致使男性为中心的权力天平失衡的现实。为摆脱被羞辱被驱使被宰割的尴尬命运,他们拼死抗争。当权者的专制是在反抗者的反复刺激申形成的。为压制来自朝野的不同声音,女皇任用酷吏,采取告密、罗织、刑讯逼供、株连等残酷手段,把反对她的人和李唐宗室子弟杀戮殆尽。武则天不能说是一个人格健全的人。当皇帝的丈夫多病,她作为皇后既然具备叁政素质,助一臂之力理所应当,即使越俎代庖似也无可厚非。但高宗立的两个太子李贤李弘部聪明能干,完全有能力治理这个国家,而武则天作为生母却不能容忍他们,偏偏要立懦弱的李显李旦。这表明她除了对权力的赤裸裸追逐崇拜外,决没有丝毫“舍我其谁”的责任感和其它什么高尚目标。
武则天的内心是既矛盾又痛苦的。当她的身体充满活力,能够有效地承载她的智慧的时候,她把自己的潜能挖掘到了极致。她向世俗挑战,公开蓄养男性倡优,争取男女平等。她向传统挑战,改攀、革官制和政府机构,修改天下氏族志。她向吐番、突厥挑战,消弥边患。她向所有的政敌挑战,直至间鼎皇权。为培植武周政权的社会基础,她打破门第观念,选贤举能,广置亢官,致使“补阙连车载,拾遗用斗量”。无奈人心向李不向武,思唐不思周。女皇晚年,同样遇到了让谁来接班的间题。她嫉妒李氏英才辈出,又不得不处处依赖李氏;她倚重武家,却又对武氏子弟个个不争气深感失望,以致又不敢贸然将帝位传给武家。为此,她反复征求下面意见,在对唱反调者严加惩姓的同时,也对揣摩她心思的人十分反感厌恶。如洛阳人王庆多次泣请她废李氏皇子立武氏子弟为太子,竟被她使人杖杀。当她的生命之火渐渐黯淡下去的时候,极不情愿地看着人们把皇权从她手中夺走,临死前又留下遗言:去武周帝号,还政于李唐,称则天大圣皇后,并合葬乾陵。皇帝皇后,虽一字之差,却使帝国的航船避开一场血雨腥风。尽管作出这样的选择十分艰难,但她最终还是顺应了历史潮流。女皇辉煌一生,死后悄然躲到了丈夫的阴影里。
三
无字碑,高6.3米,宽1.8米,厚1.3米,重达近100吨,系整石雕琢而成,是女皇刻意而为的杰作。千百年来,它像一个孤独的守望者,忠实履行着自己的使命,不管后人如何评价其主人,始终不吐一字,引得无数好奇者竭力想拂去笼罩在它周围的迷雾,去解读长眠在它后面的女主人的真正用意。
在御道西侧,和无字碑对称立着一块石碑,那是高宗的“述圣纪碑”。像许多男人一样,哪怕一生只干了一丁点事,或者压根就没干过什么事,只要有可能,总忘不了给自己竖一块石碑以歌功颂德。高宗自然也不例外。述圣纪碑由武则天亲自撰文,中宗李显手书。高宗一生昏馈无能,尚且侈谈“政迹”以求芳名永垂,以武则天的文治武功,更有资格为自己树碑立传,以她好大喜功的本性,也绝对乐意这样。可是武则天没有。其实,这正是女皇的不同于常人之处。女皇自有其难言之隐:她攀上了权力的顶峰,却无法逾越儒家宗法制度的重重壁垒。儒学殿堂里找不到女人的位置,自然也找不到女皇的位置。李世民可以杀掉自己的同胞兄弟取而代之,可以杀死自己当太子的儿子重新立嗣,因为他是男人。同样的事放在武则天身上,就招来全天下的男人群起攻之,因为她是女人。女皇明白,树碑立传容易,但哪天被人抹掉推倒同样也很容易。既然不是以至尊的名义而是以皇后身份入葬的,就无法与皇帝平起平坐。规格低于丈夫,心里不甘,规格高于丈夫,又不可能,干脆什么也不写岂不更干净,这样要省去多少麻烦。何况,一个人的功过是非,岂是区区一块石头能定论的!武则天堪称一代女杰,只有她才能想出这种最丰富的表意方式,正所谓不著一字,尽得风流!
政而归李,帝而复后,碑而无字。历史证明了武则天的正确选择。她最终赢得了李唐宗室和朝中文武的谅解与尊重,享受和高宗同样的待遇和祭祀。她懂得怎样借助丈夫的光环来保护自己。生前,她利用丈夫的声威登上帝位;死后,她利用丈夫的枯骨维护了自己的尊严。更重要的是还避免了重稻汉朝吕氏窃国篡权弄得身败名裂族诛的覆辙。智哉女皇!
四
走近合葬“二圣”的陵寝一一地处关中平原北缘的梁山主峰,不得不佩服武则天选此作为安息之地确是慧眼独具。
乾陵也像唐太宗的昭陵一样,使西汉以来"因山为陵"的埋葬制度进一步得到完善,并成为以后帝王陵墓的楷模。站在此处向来路的南方望去,地势开阔,红日高照,山色苍茫,东西对峙高耸着两座山峰,上有土堆,是当年的阙楼遗迹,它构成乾陵的天然门户。今天,从远处眺望乾陵,犹如一位披长发的妇女头北足南仰面长卧,而东西对峙的两个土阙,恰似她高高隆起的一对乳峰。两阙中间贯穿着陵区大道,游人们沿着约3公里长的坡形大道拾级而上即到达陵寝前。脚下就是李治武则天夫妇长眠的地宫。勘探表明,乾陵至今没有发现被盗的痕迹。"历代山陵穿掘尽,如何此地独能全?"这同样要赖于武则天的深谋远虑。乾陵是在武则天的亲自规划和指挥下完成的。由于地宫是在岩石上开凿而成,入口处的隧道长达63米多,所以在别的地方另开隧道进去是不容易的,而唯一的隧道入口在封闭时四壁全部采用巨石砌垒,石块与石块接缝处凿上凹槽,嵌入纺捶形的细腰铁栓板和铁栓棍上下左右牵拉,再用锡铁浆浇入栓板与石头的缝隙间,使整个石壁连成一体。这种连结固定方法,在当时的技术条件下,靠人力一时间是无法打开的,可谓无懈可击,无孔可入。武则天一生穷奢极欲,其时国力日强,天下太平,使得她有条件营造宫室陵墓,故乾陵规模在19座唐王陵中是最豪华的一座。这在客观上为我们保存了一大批珍贵文物。可以想见,有朝一日地宫开启,必将有稀世珍品重见天日,使我们再次领略盛唐风貌。
“一抔之土末干,六尺之孤安托?”骆宾王相信李唐王朝不会永远沉默。“试看今日之域内,竟是谁家之天下?”武则天一生轰轰烈烈,干了许多惊世骇俗之事,最终还是没有逃脱骆宾王的预言和诅咒而无可奈何花落去。她一生的经历,分明使我们看到一个诠释儒家男尊女卑理念的活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