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家过年,在讲两个角色:一是晚辈,二是长辈。上篇述说了作为儿子的我,回家过年的心的历程,下篇再说说作为父亲的我,对儿子是否回家过年的看法。藏在内心深处的眼泪和故作镇静,自我的否定之否定,并不愿意提起的话题,想来思去,不知如何是好。
儿子出国留学八年时间,从学语言开始,又读高中,去年大学本科毕业读上硕士。以往每年回家一次,大约四十天左右,其中只有一次正逢春节。虎年春节,能否回家,正在犹豫不决中,正等待儿子的决定。
作为父亲,内心有感情上的盼望归来,又有理智上的艰难拒绝,难当的父亲角色。儿子留学八年,刚刚读上硕士,似乎漫长一些,似乎散漫一些,我在尽力抑制且不流露些许的失望。好像儿子缺少我当年时的急迫感和拼杀劲,应该一气呵成,应该提前结束战斗,应该走上职业岗位,应该自立于社会大潮中,应该独领风骚。
他的成长步子显得缓慢一些,越来越折磨着我,越来越煎熬着我。当年让他出国,有想让他出类拔萃、出人头地、荣归故里、荣宗耀祖的强烈企图,随着时间的推移,现在已经淡化欲念,祈盼他平安健康早日归来。而当今现实,就业竞技的激烈势头,又不得不让他去争取硕士的文凭,以后可以从容自若一些,不被时代所淘汰。
事实上,放假回来,让我们彼此,精神在折腾,感情在折腾,物质在折腾,学习肯定受到有正也有负的两个方面的影响。儿子大学时蹲级一年,主要有这个因素导致,放假回家误了补考复习。然而,一切矛盾中,担忧他长时间在国外压力过大,紧张过度,也希望他回来休息调节,放松片刻,让亲情温暖一下,让身心缓解一下,再储备一些新的能量和耐力,继续踏上求学的征途。实在不敢让他尝试疲惫不堪,惧怯于拔苗助长,承受不了如此可能带来的风险,适得其反可是不得了。我自己可以选择卧薪尝胆,孤注一掷,疲于奔命,而对他只能采取慢条斯理的举措。明知这是束手束脚,战线拉长,可是又因为顾虑重重和胆小怕事而束手无策。
作为父亲,真正期盼的,不是回家过年快乐这么几天,而是儿子将来自立时的轻松自如,终身大事先劳其筋骨,也不需要多么大的出息和成功,能够独自承担生活责任即可。可能,儿子还不深知父母的内心焦急和祈愿,我们也不想让他手忙脚乱,因急而错。那么,还是以儿子的想法来决定来回行程。假如,是我出国留学,我会选择期间不回国度假,努力将八年缩成六年,或更短时间,一举拿下,修成学业。但是,对儿子只能请他慢慢来,他还是孩子,坚持八年已经不容易,也是奇迹。还得等等,还得挺挺,还得熬熬,还得折寿祈求佛祖保佑儿子平安健康的归来。过年回家呆上几天,并不那么重要,重要的是,熬过毕业,以后长久地呆在中国,呆在家乡,呆在亲人的身边,享受天伦之乐,指日可待。
作为父亲,在社会中行走了几十年,很想尽早有个心灵休息,减轻肩上责任担子的重量,做做自己有兴趣的事情,远离无情的生意场,远离炎凉的世态,喝点无企图的闲酒,写点无稿酬的文字,偶尔来个老俩口自驾游。
快了快了,急不得,梦会成真。过几天,让孩儿他娘跟儿子敲定一下,虎年春节是否回家过年,民主协商,来回自由,何乐而不为。目前,是否回家过年也不区分什么感情与理智了,道理讲不通,顺乎自然,随意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