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磊:还有几天就要过年了,说到年呢,很多人想到了大年,所以我们请来了小说《大年》的作者郭文斌老师,另外一位是我们宁夏影视频道的编导刘净。
我们今天所谈的这个年,主要是年三十这一天,虽然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但是现在来讲似乎有一点千篇一律,至少全国上下在过年的时候有那么三件套,都是不可避免的:一个是吃年夜饭,一个是看春晚,另一个就是放鞭炮。我想问问郭老师,您对过年这一天有什么样的理解?
郭文斌:我觉得在中国,大年是带有集体意识的一个文化现象。我曾经写过一篇文章《大年是一出中国文化的全本戏》,之所以说它是全本戏,就是中国文化的一些重要元素,我们在大年里都能找到。可以这样说,大年是孝敬的演绎、感恩的演绎、喜庆的演绎、祈福的演绎,更是传承的演绎,等等。我们今天探讨的其实是守岁,而守岁,我觉得是中国人关于节日,特别是大年最为灵魂的一部分,守岁常常应该是从掌灯时分开始,到第二天的清晨。
张 磊:就是说从年三十的傍晚开始,也就是华灯初上的时候。
郭文斌:所以在中国民间,守岁是非常重要的仪式化的这么一个时间段。它是一种团聚形式,也是一种给天地敬礼的形式。它不是以现在的家为单位,而是以族为单位,以祠堂为单元。守岁之前,一家或一族人已经完成了一系列准备工作,比如说去上坟请祖先,把祖先请到家里面来,和一家人团聚。即使现在,在民间,过大年每一家都还设一个供桌,也就是祭桌,祭桌上是另一个世界:祖先们所在的地方。我们那儿把临时用红纸签写的祖宗牌位叫“三代”。
在这么一个时间段里面,空间被突破了,一家人不单单是现在的一家人,而是包括了三维维次之外的多维维次,除过我们的祖先,还有“天地”,比如说我们常常说的天官赐福的天官,门神秦琼敬德啊,灶神啊,谷神啊,水神啊,等等。所以当天地众神都来到我们人间,来到我们“身边”的时候,你会感觉到我们现在的家已经不是普通的家了,在这样一个特殊的气氛里边,守岁开始了。
张 磊:那是感受天人合一的最好的时机。
郭文斌:对,所以过去有一个传说,大年是一个叫年的猛兽,专门等一年的最后一天来到人间攻击人,好多人好多村落都被年吃光了,但唯独有这么一个村子,有一对新娘和新郎,刚刚结完婚,都穿着红衣服,家里挂着红门帘,年这个猛兽看到红颜色的东西就不敢靠近。有另外一家孩子玩爆竹,年听到响声了也不敢靠近,古人就把这个传说传下来。过年也就是说为什么要守岁,就是害怕被年这个猛兽袭击、攻击,所以大家坐在一块儿不敢睡觉。其实在我理解,这个年是一个象征,时间的象征。时间这个猛兽,不管是大人小孩,不管是飞禽走兽,不管是鳞介虫雉,都不可逃避,都无法逃避,我们在一开始的时候就被这一条猛兽攻击。所以在我理解,古人是借用“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年”这么一个特殊的时间段让我们进入时间。就是说,守岁是让我们学习进入时间,对时间敬礼。
张 磊:说通俗点就是,让人们意识到过一年就少一年了。
郭文斌:而只有完全地进入时间,我们才能真正进入一种怀念的状态、祝福的状态、亲情的状态。因此,守岁它是一种巨大的“天伦”之乐的这么一个状态。“守”字是宝盖下面一个“寸”字,它的意思是在这一个时间段里,让你一寸一寸地去感受时间。
张 磊:听郭老师讲这样一种状态,对我们,无论从人的精神需求来讲,还是从人文的角度来看,可以说是一种莫大的享受。但实际上现在这样过除夕的,我们可以说是少之又少,甚至说没有人这样去过。
刘 净:刚才郭老师说到这个时间,我就想起您刚才说到的光阴似箭。世上最没有办法挽留的就是时间,没有任何方法让它停止让它静止,可不可以这样说,过年这一天之所以对我们来讲很特殊,是因为一年三百六十天过去了,这一天是给我们的一个特定的时间,就像您为什么说过去过年是静的,是在特定的这一天中来让你思考这一年,让你来面对自己。
郭文斌:我给除夕打过一个比喻,它类似于恋人的第一次相聚,这一段时间是让人觉得特别留恋的,所以民间在那一天晚上有一个特殊的约定,绝对不生气,绝对不说烦心的事情,绝对地进入当下,不让杂念在心中诞生,就是很纯粹的一种祝福的状态,这个时候用我们现在的词来说,就是一种现场,就是进入绝对的现场,过去的事不再想,未来的事也不再想,就是享受当下,感应当下。所谓守岁就是跟时间融合的一种状态。这时候你会发现当下不是别的,当下就是快乐,全然的快乐。
因此守岁再深一层去讲,就是对生命的一种祝福。它的原意指的是这个。这个时候天地神人和睦相处,共同祝福新的一年开始,共同“感应”一元复始,因此非常神圣。所以它是古人对时间的一种认知姿态,也是对待生命的一种敬畏姿态。
张 磊:郭老师刚才在讲过除夕,甚至是过年人们的一种状态的时候,能够看出来您是非常的陶醉,而且是非常的向而往之,这和您小时候的经历是有关系的,可能和您以后产生的思考也有很大的联系。那么我们现在过除夕的这种方式,就是很少有人去守岁了,您认为是一种进步还是以后有其他的变化?
郭文斌:时代的潮流是不可抗拒的,我觉得形式可以转换,但精神可以保留。我理解,除夕是一个特定的时间的象征,如果我们真正理解守岁的精神,那么我们可能把每一天都当作除夕去度过,把时时刻刻都当作一种守岁的状态,那么这个时候,我们的生命其实就是回到一种比较纯粹的原初的状态。所以你看中国古文化,中国五千年文明其实有一个重要的提醒,就是让你回到当下。有人问孔子,你怎么理解死亡?孔子说,不知生,焉知死。什么意思呢?就是说我们只能而且只能把当下把握好。所以古人肯定是用这种方式作为一种呼唤。我说所有的节日,它是古人唤人回家的一声长调。你看清明、端午、重阳,它就是通过时间之树上的果实提醒人们,我们应该怎么样度过生命中的每一个细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