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乡的米
2010-1-21 10:59:50 来源:网络 我要评论()
编者按:怀念故乡,怀念故乡的米,搜寻着记忆片段,呈现在读者面前。语言平实、质朴,寄托着自己对故乡的依依眷念之情。问候朋友!
估计如今都市里的人都不大注意稻米了,而一般关心的普通市民,也仅仅是关心其价格以及煮出的米饭是否足够香。看的多了,心中便不由得生出些疼痛来,比如故乡的米。
故乡在南方,常见的是以稻米为主。应该说很多年没吃过故乡的米了。虽说耕田的日子已经逝去许久,但偶尔想起,仿佛昨日。记得七年前开始就已经没有了自家所种的米,想来米仓里的陈年旧米如今也该吃光了。这些渐渐离逝的故乡味道,着实让人心疼。
曾听一些关于丰收的歌曲,比如“丰收歌”,喜欢那些感恩的文字,彰显了老百姓的淳朴。其实,只要有块地,地上能种出些粮食,粮食能免去饥饿的病,便能听到他们对上天至诚至敬的祈祷、歌颂,以及感激涕零了。我不禁为这些感到心颤,那些来自农村的朴实的劳动者,知足常乐,却是无形中嵌合了天地自然之理了。我不得不感动,为这些淳朴,一代代循环的精灵。
村庄的前方便是一大圈稻田。故乡的地形算是丘陵地,凹处自然成了稻田。那时夜里,我喜欢跑到村口的井边,独坐看着前方沉默的稻田。许久之后,从中看出了生命的来源,以及岁月里一些永恒的抽穗声。而秋天的季节里,那些饱满成熟的稻穗,时常让我感动莫名,那一刻是最容易落泪的,跟望着母亲的背影是一样的感觉。
喜欢将父母亲比作乡间的稻米,他们都是喂养我的粮食,不仅孕育我,还一口口地为我筑造架构以及皮肉。我对他们的感情,已于尘世的炉火中铸练了二十三年,自然是深厚许多。所以我常会想起故乡的米,即便它们是异常的粗糙,而那时却吃得异常的香。也常常想起两老的皱纹,也该是和故乡的米一样的粗糙了。每每想到此处,我就能在一串泪珠里捡起一串饱满的稻米。
喜欢秋天的颜色,因为那代表着一种成熟,和稻穗一样的金黄色泽,很温暖,很让人感动。
喜欢将夜里的星星比作乡间的稻米,也像故乡的煤油灯。走出那块纯朴之地已有些年头了,而离开得越久,心中便越是想念。比如酒,历久而弥香。
之前是喜欢酒的,它会让我在孤独落寞的时候,想起故乡的米酒,依旧酒里的稻米。母亲分娩时酿的米酒至今还在呢,每年回去老家过年时都会搬来尝一口,只能是一口,这是为了保证许多年以后,仍能为我那时的出生感到幸福。其实,我明白,即便是没有了这米酒,母亲依然会永远记住我出生的那刻,那是创造生命时最美的一刻。而母亲作为铸造者,必定会永恒铭记那一刻的喜悦。所以,我只是在铭记稻米,以及做成各种食品后母亲看着我吃完,然后很欣慰的一直笑。如今的粥很贵,而味道却不如那时母亲碗里的白米粥,淡淡的,像一颗温暖的心,弥漫着浓于血的爱。。
突然很想向浮云赊借一下速度,让我回到过去,再接一次母亲手中的碗,然后一口气喝掉碗里的白粥,然后看着她开心的笑。
这些年来,母亲更是怀旧了,特别是故乡的地瓜粥。每次回老家,都要扛回来一袋的地瓜,很是兴奋地煮好一锅的地瓜粥,然后小心奕奕地盛好一碗碗给我们,絮絮叨叨地说着地瓜粥的好处,以及她童年时幸福的故事。她说:“那时,每天最开心,最期待的事情,便是好好地喝下一碗地瓜粥,那比如今的排骨粥还要香甜百倍呢。”想一想,也是了,我之前也是很喜欢的啊,特别是那段贫乏的日子里。只不过近年来,常囫囵吞枣般解决早餐,食物多是豆浆油条面包。而关于地瓜粥的味道,只能在记忆里搜寻了。
故乡的米,我常在清晨醒来的时候,发现它在我的眼角处排好队,有条不紊地一路向下,经过脸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