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干娘
2010-2-5 10:54:04 来源:网络 我要评论()
编者按:文章用质朴的语言讲述着干娘为这个曾经危险的行业,所做的精心准备。干娘,一个平凡的老人,善良,淳朴,也是如此的让人敬仰。欣赏了!
地处偏僻,但不乏山清水秀的张坊镇人溪村,无论是五六十岁的老人,还是豆蔻年华的少年,只要有谁说起“曾玉珍”这个悦耳的名字,都会将一个崇敬中饱含着温婉的称呼脱口而出:呵,她就是我干娘。
我们的干娘已作古十多年了。在一座苍翠的山腰间,干娘坐北朝南静静地望着从她脚下婉蜒清亮而过的人溪河和那条人来车往的沿河公路。好些人走到这都会习惯性地放缓步子对干娘的那坯黄土凝视片刻。尽管是瞬间,但对干娘的思念情怀却是那么沉重而又绵长。
干娘中等偏胖的身材,齐耳的秀发下,一张皙白的瓜子脸上嵌着一双盛满智慧、坚毅、果敢和温馨的眼睛。无论哪个女人或是男人见了都会心生出一种可依可靠和柔柔的温暖来。干娘有事没事只要一出门就挎着那个棕红色的红十字牛皮接诊箱。箱里自然放着听诊器,胎音听筒,备用药品和用白纱布裹着的几柄大小不一的剪子和小刀。有一次她到人家去喝喜酒,有人不解地问她:“去喝酒背这个干嘛?”干娘笑着说“这你就不懂啊,一旦有事,我随时可去,做女人的生孩子就如从阎王面前走一遭,来不得半点耽搁呢!”自然无论她到哪去,都会交代家人或邻居,以防有人找不着她。她常说接生婆不仅仅是接下一个小小的生命,而是承托着一个家庭的福与祸。
干娘那时可能还知道“忠于职守”这个时髦的词儿,但她自始至终都用自己的行动含辛茹苦地诠释着这个词的真正意义。听妈说,干娘接生四五十年来,她经手的有成百上千人,除产后大出血这实在没办法的事外,她从未出过因技术性的问题。我们八兄妹都是她接生的,老四出生前调皮地横卧在妈妈的肚子里,是干娘的定期孕检发现的。干娘以她娴熟的技术和细心加耐心,硬是把他娇正过来。母亲说要不是干娘,她的骨头早就敲得鼓响了。母亲十分敬重干娘,这在我还是孩提时就看得出来。大腹便便的妈妈只要干娘一到,眼光立马神采四溢,因她知道自己和小生命的命脉托在干娘的手里就一万个放心了。母亲常跟我们讲她新近的许多故事。说,干娘在某人家接生时,孩子的一只脚先下,另一脚却叉着硬是不出来,干娘便小心翼翼将手伸进去,灵巧地将小孩托了出来。又说她在为谁接生时,因卡得太久,孩子生下来时全身都紫了,干娘顾不了胎儿身上和血水和秽物,对着胎儿的嘴巴就是猛吸一口,随着干娘嘴里的血水吐出,胎儿便哇的一声哭响……听了这些令人紧张最终又让人欣慰的故事,干娘的形象从那时就在我的心中好高好大了。
在我妻子怀孕时,母亲就早早叫干娘来进行孕检。妻子体弱多病,加上身孕,双脚已无力得像七八十岁的老太婆需拄着棍子才能行走。干娘看到她如此虚弱,很是心疼。千叮万嘱我一定要给妻子加强营养,悉心照料。男人绝不能去勉妻所难。随后不久的第二次孕检,干娘竟为她买来一盒在那时已是十分珍贵的驴胶,这让我感激涕零。在后来的日子,干娘每隔十天半月就来一次,妻子的身体慢慢好转了。但生产时还是遇到了大麻烦,待胎儿生出来时,脐带紧紧地缠住了脖子,一点气息都没有了。我的心咯噔一声,心想这婴儿完了。只见干娘旋即将脐带解开,对着胎儿几口气一吸,胎儿哇地一声哭了。这把我惊喜得热泪盈眶,从心底佩服干娘的医德和医术。干娘说,比这样更难的事也常碰见,重要的是心要定板,能迅速拿出办法。像这孩子多耽搁一秒钟就多一分危险,有时因胎儿脑缺氧,人虽救活了但留下个脑瘫儿,那更是不得了。从此,我才真正领悟了人们为什么都叫她这接生婆为干娘的意义。她是仅次于母亲的母亲啊。
女儿当妈时,干娘早已不在了。她是在市妇幼保健院生产的。产前在B超检查时发现婴儿竟和她妈妈一样顽皮地将脐带当领带绕了两三圈。听到医生这话,女儿吓哭了,我和妻子也心慌不已。这可怎么办啊?医生见我们急得这样,轻轻在我肩上拍了一下:“到了这,你们尽管放心,别说是脐带缠脖子,就是还难的问题,我们也有办法!”她的一句话使我们如释重负。真的,在医护人员的严密监护下,女儿一临盆,就被推进了手术室,将小宝宝顺利剖腹下来。看到这,联想到干娘说的“女人生产时就如在阎王面前走一遭”的话,在如今显然是过时了。
现在有专为妇女儿童保驾护航的市妇幼保健医院,一流的设备,一流的医术,一流的服务,为所有来这的妇女儿童安上了一套套保险。我想要是干娘九泉有知,一定会为如今的妇女儿童喜笑颜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