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头头网 >> 头头网首页 >> 博文 >> 正文
矿山景象
2010-1-30 10:41:21    来源:网络    我要评论(
  
  编者按:风儿吹过屋顶,拉长了矿山的夜色,夜幕下的矿区,彰显着生活的和谐和甜美。人们用原始的勤劳和朴实谱写着生活的音符,弹奏出一段段唯美的篇章。梧桐树叶茂盛的生长,孕育着生命的希望……一派充满浓浓风情的矿山景象,回荡于心海,给人带来感观上的宁静祥和。文章总体不错,细节描写到位,体现了曾经矿山的原滋原味,推荐共赏!
  
  矿山多半的时候是静的。远远看去,其实它就是一个村庄,静谧悄悄地包围着它,有什么响声儿立刻就会传得很远。在我们矿区,栽满了树,那一排排的绿色像是在掩映着什么。在树下,有人端碗喝酒,有人光着膀子在那儿打扑克。树梢,有一阵一阵的蝉鸣,胡乱的凑个什么热闹。
  
  太阳落山的时候,那片被采剥过的半边山坡,被晚霞照得坑坑洼洼的,看上去沧桑得很。夜幕下的矿区,却又比村庄显得热闹,灯光是一盏接着一盏,笑闹声是一阵接着一阵。从矿区悄悄走过一圈,你会听到夫妻之间的窃窃私语声,还会听到锅碗碰撞的声音,这也是生活的原味儿呀!
  
  矿山的夜晚总是显得漫长,生活就像是放慢了节奏似的,又像是一条笔直的河流,突然就遇到了一个浅水湾,徘徊一阵子,驻足一阵子,尔后再缓缓的向下流去。这样的日子,你只需伸长了耳朵去听就可以了。听风吹过屋顶的声音,听哪个混帐老子打骂儿子的声音,听男人们的坏笑声。说了也就说了,也不怕谁泄露了秘密。听了也就听了,也没见谁拿个小本记下什么以待秋后算帐。总之,昨日的苦恼就让它在昨日消失,今天的快乐就让它在今天释放。大块吃肉,大碗喝酒,这也是矿山人性格的最好写照。
  
  昨夜的酒气还未完全消失,矿山就醒了,那是被上夜班的矿工给催醒的。他们急不可待的样子,裤腿上沾满了矿泥,一走就是一个水色的脚印。他们拎着上衣,光着膀子,大摇大摆地走进了矿区食堂。矿区食堂的陈设非常简单,大厅里放着上十张桌子。那桌子都是用角钢和钢管焊起来的。四方的桌面是用水泥砌成的石板,卡放在角钢槽里。桌子的四条腿是用钢管焊接的,每条腿上又安装了两个小圆凳,凳面也是水泥砌成的。来人时,可以把小圆凳向外扒开,人散后,再把凳子转到桌底下。每张桌子可以坐八个人,一角坐两个,那样子显得特滑稽。坐在那样的桌前吃饭,特不自在,手腿根本就不能乱动,动作过大就会碰到别人的身体或者碗筷。由于人都是处于桌面的四角位置,所以桌面的中间位置总是很空,这简直是一种浪费,这没办法,矿山就这条件,几十年来一直都这样子。上夜班的矿工,一进食堂就把衣服扔在了桌上,这时一层细微的矿粉就落上了桌面。
  
  矿工把厨窗门敲得价响,还大声嚷嚷,开饭开饭,肚子早就闹革命了。这时,从里间走出一位胖子。胖子腰部围了一块抹布,看不出是什么色儿的,反正是白色的多,在上半部。黑色的多,在下半部。你说它能是什么色儿呢?胖子怒目圆睁,手里拎了个长勺,他拿着勺子点着窗外,说,你再敲坏老子的门,老子就敲破你的脑袋,别以为挖了点矿有多么了不起,老子还不是三更半夜起来发面揉面的。
  
  矿工却又嘻皮笑脸起来,说,你上半夜多少摸了一把老婆嘛!众矿工哈哈大笑,把个宁静的早晨给吵破了。胖子相跟着笑了起来,脸上的肉一颤一颤的。他打开厨窗门,说,把猪食钵都拿来吧!都准备上槽吧!于是矿工相跟着递上了搪瓷碗,无论胖子怎样骂,他们也不介意。
  
  矿工左手抓了四个馒头,右手端着一碗稀饭,手法都是不相上下。左手撒开,一个指缝夹一个馒头,右手的拇指和中指分开顶住碗沿儿的下端,食指就在上端紧紧地扣住。他们边走还边吸着稀饭呢!矿工没有到大厅的桌前去,而是径直走到了门外,在石阶上席地而坐。瞧那份自由,瞧那份畅快。
  
  不知是谁家的鸡子也出门得早,三三两两的,在食堂的外面啄着地上的一些东西。不远处的树荫下,卧着几条狗,它们趴在泥土上,双眼来回地张望着什么。矿区醒来了,又听见了开门声,又听见了哈欠声。女人们搬出了大大的脚盆,把昨夜换下的衣服浸在了里面。男人们穿好了衣服,坐在屋里的小方桌前,等着孩子或者女人从食堂买回馒头稀饭,吃饱了好上山干活儿。要说,胖子的馒头做得的确是好。就在矿区,不管是讲款或者不讲款的,每天早上总到食堂排队去。那馒头,是用老面发的,又大又白,双手把它掰开了,里面尽是一些大大小小的洞,使劲儿咬上一口,越嚼越有味儿,越嚼就越甜。难怪周边的村民也想法子来买馒头呢!食堂里开始排起了队。那队列弯弯曲曲的,后面的人拼命地看着前面的窗口,有的还踮起了双脚,生怕馒头一抢而空了似的。
  
  吃完早饭,上学的上学了,出工的出工了,矿山活了起来,到处飘荡脚步的声音。
  
  在我们矿区,也就是山脚下,有一块很大的空场子。我们矿把这块场子用围墙给圈了起来,直接连着了山体。院子有两扇较大的铁门,上面用园钢焊着一些密密麻麻的圆圈儿,挺好看的。铁门的左边地势较高,设了一个门卫室,掌管着开门关门的任务。门卫室的旁边,有幢两层的小楼房,那是矿上的办公楼。铁门的右边是一排平房,红砖红瓦的,屋前栽了一排梧桐树,已经是很粗的枝干了,那枝繁叶茂的样子把房子都给掩盖了起来。房子的前排是一个很大的场子,场子上停着一些笨重的卡车。有“黄河”牌的,也有“解放”牌的,后来还有了“东风”牌的。这些卡车主要是从山上拉下矿石,运送到城里的钢厂。别看些车子笨重,上山下山可带劲儿呢!
  
  梧桐不知愁滋味,不管人间有几多的愁几多的忧,它总是很茂盛的伸展。没事时矿工总爱琢磨,咱矿区为何老爱栽梧桐树呢?挠破了脑袋也想不个原因来的。
  
  日子其实就像这梧桐树一样,给它一点水份,给它一点阳光,它就会努力地生长,直到绿色盖过了它的身躯。即使寒风吹掉了所有的绿叶,它也要保护持躯体的绿色。
  
  如今,矿山已然成为了历史,矿山景象却永远留在了矿工的心里。当年的矿工早已回到了工厂,他们用先进的设备触摸着矿石,心胸却愈来愈宽敞。“手捧千山献高炉”的故事永远值得传唱,每一粒矿石经过一道道高温流淌到了钢城的每个角落,在钢城飞跃发展的时刻,那些矿工,那些矿工的家属,那些矿山的儿女们,无时无刻不在梦想着矿石深加工的愿景。
  
  看,那一片梧桐树叶又染绿了大地,仿佛是一个春意盎然的梦境。
 阅读
 评论
  • 下一个文章: 没有了
  •   
  • 上一个文章:
  • 网站简介 | 广告服务 | 郑重声明 | 使用帮助 | 联系方式 | 诚聘英才 | 用户留言 | 在线客服

    北京万源新世纪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20564号
    本版本为内部测试版本,还未正式上线,头头网有最终解释权.
    Copyright@2000-2007,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