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头头网 >> 头头网首页 >> 博文 >> 正文
农家喷香的糊锅巴稀饭
2010-2-25 11:06:09    来源:网络    我要评论(
  
  编者按:是职场的忙碌,是生活的乏味,眼下,回归田园最是一种时尚。于作者的文字间,感受着农家的种种,极为舒畅。静静赏读,不禁感慨:好一番闲情逸致啊!沉浸着,向往着……愿更多的读者分享。
  
  提起“农家乐”,旖旎的田园风光和清新的自由空气一定曾令你心醉,你也一定忘不了田园耕作的趣味和农庄采摘的欢乐。可是,你是否还记得农家那香喷喷的糊锅巴稀饭?
  
  放下一星期的工作,直奔农庄,大自然所有美好的气息一下子扑面而来。
  
  置身田园,放眼湖光山色,享受与自然亲近甚至与自然融为一体的感觉,那实在是都市繁琐工作后一种最好的放松。没有压力,没有竞争,也没有尔虞我诈,城市生活所有的杂乱和喧嚣即刻遁迹,有的只是一份闲暇的散漫和休憩的恬淡。
  
  观赏美景只是放松了神经,而如果能亲身体验稼穑的欢乐,那才算真正的“农家乐”。学着老农,挥汗翻挖,在劳动技艺的体会和原始能量的释放中,人的潜能得到张扬,酸,麻,却又甘心受累,累并快乐着。辛苦之后,再拎着竹篾菜篮,在绿色作物间挑拣采摘,穿梭往返,肆意收获,相信,劳作之后的收获是世间最惬意最幸福也最理所当然的快乐。劳作者,欢愉着,享受着……心境获得坦然的舒缓,
  
  当然,“农家乐”之最乐还在于吃农家饭。而农家饭之精华还在于糊锅巴稀饭。
  
  休闲后,劳累后,饭,格外香。
  
  农家菜不太讲究,既没有七荤八素的搭配,也毫无杯盘碗盏的组合,一律以农家大海碗盛装,菜的内容基本取自农庄的蔬菜系列,烹调方式也仅以蒸和炒为主。
  
  不过,就是这简简单单的饭桌,味道可谓别出心裁。
  
  青菜自然是主打菜,刚从菜园采摘,新嫩水灵,原汁原味,清香浓郁,入口鲜滑。城市市场的青菜虽然也光滑水灵,因为施用了急速化肥,绿得发亮反而显露破绽,味口寡淡,索然无味。这大概就是人们之所以刻意强调食品绿色无污染的根源吧。
  
  时令菜虽是主角,压桌老菜却也必不可少。老坛酸菜、水泡萝卜、土制榨菜以及霉烂豆腐等一年四季常有的农家老菜端上饭桌,人的味口立马就被调动起来。虽是“老生常谈”类的普通小菜,由于制作方式的不同却更显风味独特,让人吃过不忘。
  
  如果说农家的美景可以在城市森林里复制,农家的果蔬也能在城市大棚内仿生的话,那么,农家的糊锅巴稀饭则是城市所无法拷贝的产品。
  
  农家饭桌最经典的糊锅巴稀饭并不是人人都能做好的。看似简单的锅巴稀饭,其实是需要用心去蒸煮的。
  
  选好米是煮糊锅巴稀饭的前提。农家一般选用当年农田收获的新米,油气重,饭粒饱满而油亮,米香馥郁而悠长。隔年的陈米或者市场上被米贩子抛光过的米,农家是断断不会用的,米汤稀清,米饭味同嚼蜡,既无营养,也无口味。
  
  农家煮饭和城市完全不同,电饭煲和电蒸锅之类的煮饭器皿毫无用处,农家土灶是烹煮的唯一工具。先淘好米,待锅内的水滚开时,再将洗净的米倒入锅中,搅动几下,盖上锅盖。锅内再次沸腾,迅速揭开锅盖,搅动已膨胀的米粒。稍等片刻,米粒开始在锅内水中开花时,立即将农家竹篾筲箕平放锅内,让饭粒与米汤隔开,快速从筲箕内舀出米汤,然后,用锅铲将饭粒在锅内铲成小山状,拿筷子迅速在饭堆上扎几个出气孔,最后用刚才舀出的米汤沿锅内沿缓缓回水,盖上锅盖,小火焖蒸。一两分钟后,伴着锅底米饭的“吱吱”炸想,米香便从锅盖边沿和缝隙处弥漫出来。此时,灶膛内不能有明火,只靠微余的火星就能让饭慢慢焖熟。
  
  也有一种煮法是将饭粒连米汤一块舀起来,通过筲箕滤出米汤,然后再将干饭倒入锅内蒸,这样蒸的香味要稍差一些。不过,可以避免手忙脚乱,操作更从容。
  
  不管哪种煮法,最终蒸饭的方法是一样的。而蒸饭最讲究的是火候。煮饭时,一定要猛火。蒸饭时,则必须用小火。如果灶膛内使用棍棍棒棒作为引火之物,蒸饭时,几乎不需要添加任何柴禾。火稍微旺点,米饭就极容易焦糊。如果不小心火大了点,则必须迅疾撤出柴火,撒几把灶灰,将灶膛内余火扑住。只有慢慢悠悠吊着火星去蒸,米饭的香味才会一点一点焖出来。倘若心急,猛烧猛撤,米饭定会外表焦糊,而里面还是夹生。
  
  农家做饭,往往米饭细软白嫩,而锅巴脆硬焦黄,稍稍带点糊味。将米饭盛走,留下锅巴,就着灶膛内重新燃起的旺火,将先前舀出的米汤“哧啦啦”倒入锅中,盖上锅盖,煮个一两分钟,香喷喷的锅巴稀饭瞬间就让人垂涎欲滴。
  
  城里人到农村,最想念的就是这锅巴稀饭,十足的原味香。即使酒香菜美,吃得再有胃口,也定要留点肚量去吃这锅巴稀饭。甚至有些人为了追求那股浓香,刻意要求把米饭稍微蒸糊一点,让锅巴稀饭的味更长。
  
  据说,和城市人相比,农村人患肠胃病几率小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因为农村人经常吃锅巴稀饭,不知这有没有科学依据。但,老辈农村人总说,锅巴稀饭打食,能消除食积。当城里人专程到农家津津有味地品尝锅巴稀饭时,农家人自然笑意盈盈,不仅仅因为这可以获得夸奖,也不仅仅因为这可以获得经济上的利益,因为他们每天都在享受着城市稀缺的美味佳肴。
  
  有些精明的城市酒店根据顾客的需求,特意推出所谓的农家糊锅巴稀饭。其实是将刚蒸好的新鲜饭薄薄摊在锅里,烤出锅巴,再煮成稀饭。这样的噱头其实并不能满足食客的农家情怀,除了名称,稀饭的形神早已全无。
  
  可惜,即使吃惯玉盘珍馐,我也对这锅巴稀饭缺乏好感。
  
  幼时,贫困的农村生活让我学会了各种农事劳作和家务琐事。这锅巴稀饭日日煮,天天吃,觉不出什么好来。特别是自己独立做饭,既要照顾案板锅台,又要同时兼顾灶膛,刚刚油烟扑鼻,转眼又灶灰铺面,忙碌之后有时竟毫无食欲。
  
  后来到了城里,觉得这农村煮饭做菜之事麻烦而肮脏。倒不是我忘了本,吃惯了苦,终于尝到甜并且习惯于甜后,我又怎会有闲情逸致再去品尝苦甚至品评苦?毕竟,我们都不是能超越凡尘俗世的圣人。老实说,不是锅巴稀饭本身难吃,倒是心里扎扎实实先倒了胃口。
  
  每每陪家人和友人去农家吃锅巴稀饭,心情十分矛盾。看他们吃得有滋有味,我总会想:如果你们不是吃稀奇,而是天天吃,不得不吃,也只有这吃,还有味口吗?或者自己去煮,天天在土灶里煮,还会吃得如此意兴盎然吗?
  
  或许,这就是由不同经历决定的不同心态吧。
  
  虽然没有吃锅巴稀饭,但,我还是很喜欢“农家乐”。朋友和家人不亦乐乎地吃着锅巴稀饭,感受着不一样的生活情趣。而我,闻着锅巴稀饭的喷香,至少心里已经捕捉到田园无拘无束的自由,更重要的是,我早已摆脱曾经农村生活的艰辛,获得超脱生存压力后的放松。
  
  但凡有朋友提议去“农家乐”,我也总会附和,不为别的,就为那曾经香喷喷的农家糊锅巴稀饭。
 阅读
 评论
  • 下一个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 广告服务 | 郑重声明 | 使用帮助 | 联系方式 | 诚聘英才 | 用户留言 | 在线客服

    北京万源新世纪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20564号
    本版本为内部测试版本,还未正式上线,头头网有最终解释权.
    Copyright@2000-2007,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