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头头网 >> 商务区首页 >> 博文 >> 正文
媒体不是在塑神就是在造魔
2009-11-27 11:06:46    来源:网络    我要评论(


    在荆州的时候,我曾跟同行的记者简光洲说:从市场的角度看,这次事件中的一些记者,其实并不比“恶棍”陈波高尚多少。作为一个见利忘义的商人,陈波至少提供了合格的服务(捞出三具大学生尸体)给自己的客户;但一些记者却制造了虚假信息给自己的读者。

    事情在最初阶段,呈现的是一个经典的“正面报道”模式,英雄舍己救人、义薄云天。后来有媒体宣称:在15名大学生勇救儿童、三名老人勇救大学生的同时,两艘近在咫尺的渔船却见死不救,目的是等着三名大学生溺亡后,捞尸赚钱。而在捞尸工作展开后,渔船居然挟尸要价。

    ——一个塑神与造魔的方程式,就这样草草的立起来了。

    塑神(此处不含价值判断)的工作,主要是荆州当地媒体以及一些中央媒体做的。从焦裕禄到张华再到赖宁,几十年的操练,媒体对塑神已经有了一个成熟的套路。这些主要由颂歌和挽幛构成的报道,将英雄们的生平事迹事无巨细的披露了出来。“这种报道,对我们形成了一种道德挟持,”11月中旬,我在参加凤凰卫视“一虎一席谈”节目的录制时,一个在校大学生说,“这意味着我以后遇到类似的情况,必须像英雄们一样下水救人。”

    造魔的工作,则是几家都市类媒体做的。魔,指的就是“见死不救的两艘渔船”,以及挟尸要价的打捞公司。这种大善与大恶的对比是触目惊心的。它一时成为舆论热点。10月28日,被指见死不救的老渔民,70岁的陈选德和他68岁的妻子被一群义愤填膺的市民殴打。 同时,网络上对于打捞公司也是骂声一片。

    可是后来我们采访发现,渔民们“见死不救”的说法本身是站不住脚的。校方以及当时救人的冬泳队员均宣称,两名老渔民参与了24日下午的营救,有6名学生通过渔船获救。

    网络上的质疑是:两个老渔民为啥不像冬泳队员一样下水救人?但在江边生活的人都知道,渔民很少下船救人的。因为在船上救人,是最高效、最安全的。拿竹篙顺水一扒拉就可以了。

    现在回头看看,“渔民见死不救”失实报道的产生,仅仅是因为记者简单的“有闻必录”:几个女生的确曾跪在渔船面前,求老渔民下水救自己同学。老渔民也的确拒绝了。——但这个细节发生在大学生溺水十几分钟后。当时水面上挣扎的落水者,都已经被救起。事实上大学生们当时也跪求过冬泳队员。后者也拒绝了。

    新京报在2006年做过一篇关于捞尸的报道。当时北京市急救中心的专家说,人在淡水中溺水三到五分钟、海水中溺水六分钟左右肺泡就已破裂(不含在水中挣扎的屏气时间),超出这个抢救时间生命将无法挽回地逝去。——这和渔民们后来接受采访时的说法一致:我只能救水面上的活人,没法捞水下的死人。

    第一批魔,就是这样造出来的。其实记者只要稍微做一些核实,就可以避免让几个老人蒙冤。

    第二批被造的魔,便是后来那张“牵着尸体谈价格的陈姓白衣老人”照片。这个信息不值一辩。白衣老人不姓陈,而是叫王守海。只是陈波(打捞公司的负责任人)从三八村喊来的一个帮忙者。他根本没有资格和校方谈价格。这个报道,估计是记者拿到别人拍的现场照片“看图作文”。不出错才怪。

    之所以再次谈到媒体的“造魔”,强调国内同行在报道中犯的错误,并不是说,在技术上,我们比他们高明多少。(其实我们借助的手段,都只是祖师爷留给我们的最基本的专业技巧:平衡,核实。)而是觉得,我们报道中的任何失误,都是在以整个行业的公信力丧失为代价。

    现在跳出“或者塑神或者造魔”的报道模式,冷静思考,我们会发现,对于荆州大学生救人溺亡事件的报道,其实还没有完成呢:一个核心的事实是,当这些大学生决定下水的时候,他们到底是一种什么心态?

    没有一家媒体来回答这个问题。于是乎,一些“值不值”“救不救”的假问题就开始争论了。

    我们绝大多数人,一辈子都不会碰到需要自己“见义勇为”于水火之中的千钧一发之际。是以,我们无法对于“见义勇为者”(抑或是“见死不救者”)在那一瞬间内心的抉择,做一个全息的还原。这个心理过程,到底是道德自觉还是理性抉择?

    于是,对媒体而言,塑神以及造魔,就是最简单、也最容易偷懒的操作方法了。

 阅读
 评论
  • 下一个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 广告服务 | 郑重声明 | 使用帮助 | 联系方式 | 诚聘英才 | 用户留言 | 在线客服

    北京万源新世纪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20564号
    本版本为内部测试版本,还未正式上线,头头网有最终解释权.
    Copyright@2000-2007,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