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年出生的人,有神龙般变幻莫测的特质,他们喜欢冒险、不拘泥于世俗成见、有着令人惊异的目标使命。他们总是毫无惧色地登冰山过火海,最后以胜利的姿态,出现在众人的面前。所以,在竞争如战场般激烈的商场,他们往往是笑到最后的那个人——历年的“福布斯全球富豪排行榜”表明,亿万富豪属龙的多。
马遇龙年上青云:马云
12年,是一个轮回。对于属龙的马云来说,在经历了一个轮回的高潮和种种跌宕起伏的商业历程之后,似乎又重新回到了新的起点。
2000年9月10日——马云的36岁生日这天,74岁的金庸应邀来到杭州的西子湖畔,他是来参加阿里巴巴第一届“西湖论剑”的。除金庸外,前来“论剑”的还有四位配角:网易CEO丁磊、北京时代珠峰科技有限公司(my8848网)董事长王峻涛、搜狐董事局主席兼CEO张朝阳、新浪总裁兼CEO王志东。这一年,是马云的本命年,也是他登峰造极的一年。
那年初,马云手握日本软银的2000万美元投资,登上了《福布斯》杂志的封面。随着国外媒体对马云的关注,阿里巴巴在欧美国家赢得了超多点击率和注册会员,2000年更被选为全球最佳B2B网站之一。
但马云始终不认为自己是一个幸运者。在他十多年的创业历程中,也确实看不到丝毫幸运女神的眷顾。长相与众不同的马云被称作外星人,他的创业路径也与他人不同。
1999年,马云和创业团队开始了阿里巴巴的造梦历程。实际上,早在1995年,马云的灵敏嗅觉就已经让他投身于互联网的初潮,创办了国内第一家商业网站——中国黄页。但是这个最早看到互联网商机的人,却在4年后做出了让整个业界费解之举:几乎所有互联网精英都在大谈欧美模式、复制雅虎、eBay、亚马逊等.com的途径,重金投入招兵买马,云集于京城的高档写字楼,广告宣传铺天盖地……马云却说:“要专注国内中小企业的B2B”,“国外的电子商务模式绝不适合中国国情”,他把创业地点选在远离互联网主流与舆论中心的杭州。
而当新浪、搜狐、网易等门户网站大热,当业界热捧人人网、中华网之时,马云却高喊着电子商务时代来临;当欧美模式盛行,只要复制一个国外.com样板就可以拿到风投的时候,马云却在新加坡最著名的亚洲电子商务研讨会上面对投资者说出:“美国是美国、中国是中国,中国应该有自己的电子商务模式”;当众多创业者追着风投争抢资金时,马云却在阿里巴巴创业最艰难的时刻先后推掉了近38家风投公司的橄榄枝;当所有互联网公司都拼命地在广告、宣传上倾注资金时,新创的阿里巴巴却拼命省钱,主动停止宣传长达六个月……或许,正是这种特立独行、逆向思维,让阿里巴巴在2001年全球互联网寒冬之际,活得有滋有味,健康茁壮。
但树大招风。除了近几年来与雅虎在资本上持续的纠葛外,阿里巴巴这艘巨舰在内部的管理上也开始出现问题。2011年年初,中央电视台披露淘宝网上的假货问题。几乎同时,阿里巴巴交易平台突然曝出2326名“中国供应商”涉嫌欺诈的事件,据悉还有约上百名阿里巴巴的销售人员牵涉其中。此举引发马云最终壮士断腕,B2B公司CEO卫哲和COO李旭晖引咎辞职。而为了阿里巴巴的发展和淘宝网的上市,马云在2011年10月做出了“艰难抉择”,剔除那些他认为会影响企业发展的不良因素。新规则的出台,直接导致了长达一周的“围攻淘宝”事件,甚至到年底“反淘宝行动”仍未停息……
可以说,12年的历程,白手起家的马云用自己的睿智和远见,让全球互联网产业对中国有了新的理解和认识,他在新经济的变革潮流中踩对了步调,迎合了时代发展的趋势。只是,前面的路并不平坦,还需披荆斩棘。
2012,又是龙年,不知这个本命年,是否会和12年前一样,成为马云的涅槃年?我们拭目以待。
富龙之首:李嘉诚
他是全球华人无人不识的首富,其中可计算的财富,是持有长实三成四股权,市值逾520亿港元,这还不算他的个人资产;他不单是驰骋商界的超人,更是京港两地政府争相拉拢的红人。他就是李嘉诚。
1928年出生的李嘉诚,生肖龙,在《易经》里,龙代表贤能有作为的伟大人物。而《易经》六十四卦的第一卦乾卦,正好用来形容李嘉诚经营半生的四个阶段:
“潜龙勿用”,早年辍学养家人。祖籍潮州的李嘉诚是长子。1943年,父亲病逝,为了养活母亲和三个弟妹,李嘉诚被迫辍学走上社会谋生,在舅父庄静庵的钟表店铺当泡茶、扫地学徒。因不愿长期寄人篱下,两年后李嘉诚转作五金厂做推销员。由于勤奋好学,精明能干,不到20岁他便升任塑料花厂的总经理。1950年,李嘉诚把握时机,用省吃俭用积攒的7000美元在筲箕湾创办了自己的塑胶厂,命名为“长江塑胶厂”。
“或跃在渊”,上市扬帆搞地产。1958年,李嘉诚在北角购入一块地皮,兴建一幢12层高楼房,正式介入地产市场。1972年,“长江实业”上市,其股票被超额认购65倍。到70年代末期,他在同辈大亨中已排众而出。
“飞龙在天”,大展鸿图成首富。1982年,中英前途谈判展开,香港爆发信心危机,楼、股受挫,英资财团怡和更宣布迁址及纷纷变卖资产。李嘉诚却抓紧这个时机,发展大型住宅区,不但显示对香港的信心,事后亦证明为长江实业带来以百亿计的庞大利润。
“亢龙有悔”,居高思危有节制。今天的长实和黄集团,总市值逾5100亿元,占恒生指数比重近两成,不但对股市举足轻重,而且是香港经济界最具分量及影响力的财团。“扩张中不忘谨慎,谨慎中不忘扩张。我讲求的是在稳健与进取中取得平衡。船要行得快,但面对风浪一定要捱得住。”这是李嘉诚给自己的格言。
金融游龙:孔祥熙
1880年庚辰龙年出生的孔祥熙,是中华民国南京国民政府行政院长,兼财政部长,亦是一名银行家及富商。
他在中国银行任职前后,曾担任南京国民政府财政部长兼中央银行总裁达12年,处心竭虑为蒋介石筹措内战经费,仅用几张金融公债的预约券就使官方轻易控制了中、交两大银行;他主持中国金融由银本位制向纸币制度的改革,确立了统一的现代货币制度;抗战期间,他担任行政院院长,主管战时财政,在十分困难的情况下支撑着正面战场的军事供给。然而,他又利用手中权力,巧取豪夺,贪赃枉法,聚敛巨财,终而声名狼藉,被迫下台,远走他国,度过余生。
孔祥熙出身商人兼塾师家庭,作为新青年留学海外接受新式教育,曾因不满中国的黑暗与落后,崇拜孙中山民主自由思想。进行币值改革时,孔祥熙曾宣言,中国的通货制度是独立的,不与任何一种外币挂钩。尽管币改最终以惨淡结局收场,但这仍是孔祥熙任期内的两大功绩之一。
从某种意义上说,孔祥熙的个人经历和矛盾性折射出了中国近代金融业发展的曲折道路——实业落后、依赖外国资本、政局动荡、官商纠葛、投机猖獗。
但正如民国银行家陈光甫所言:“有创办之精神,仍须有勇猛改革的精神。创办而改革,改革而成功;成功再改革,改革又成功;使创办、改革、成功三事,循环不断,周而复始,一直向上进展。”这是孔祥熙为中国金融留下的永久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