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头头网 >> 家庭区首页 >> 博文 >> 正文
部队大院生活的红色记忆
2010-1-21 10:01:51    来源:网络    我要评论(


  对于我们这些70后的一代来说,即没有经过战争的洗礼,也没有经历过10年浩劫的艰苦岁月,但我们这一代是跟随着十一届三中全会改革开放一起成长的一代,岁月悠悠,虽然30多载过去了,但童年里的红色记忆,仍难以忘怀。

  因为父亲是一位地地道道的农民,生活所迫,20岁就参军入伍了,辗转各地,最后落脚西北的甘肃兰州市某一军区,在部队入伍一晃20多年,基本扎根兰州市,一家人也随军入住部队,因此兰州也成为我的第二故乡,在爸爸40多岁转业之前,我的童年基本都是在部队大院长大的,因此对部队也情有独忠。看过夏雨和宁静主演的电影“阳光灿烂的日子”的同龄朋友们,一定对里面的故事情节有着比较深的印象,里面所记录的各方各面,都与自己的童年很相似,现在回忆一下,仍然充满了憧憬。

  在部队大院生活过的孩子们,天天看到解放军叔叔们天天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的出操练兵,聆听着定时定点的军号声,起床号,开饭号,休息号等等都能铭记于心。每当看到他们整齐如一的操练,喊着一二一的口号,幼小的童心中总是汹涌澎湃,部队大院的孩子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理想,长大了当名解放军,有朝一日,也能冲锋陷阵,保家卫国。我们的部队大院,位于山沟下,战士们平时打靶的靶场就在那里,每当打靶之时,我们这些孩子们总是神秘地跟随他们之后,远远地看他们打靶练习,听到那清脆地枪声,更是想入非非,梦想着自己也能一试身手。等他们打靶完毕,伙伴们更是一窝蜂似的争相恐后抢弹壳,在地上扒来扒去,比着谁拾的多,引以为荣,对各种型号子弹的弹壳,都能叫出名称,如数家珍,弹壳的用途有很多,做成装饰物,钥匙吊坠等等,弹壳的玩法,更是各式各样,但归根到底,目的就是为了赢掉对方手中的弹壳,占为己有,兜里装满鼓鼓的赢得的弹壳,更是跟得到战利品一样兴奋不亦。

 

  部队里另外一个难忘的回忆就是伙伴们成群结队看战争电影。部队里看电影是很多时候都是在部队的礼堂中观看的,有时也偶尔在露天看。跟着解放军战士们一起看电影,那种情景也是非常有特色的。在电影开始之前,战士们排着整齐的队伍顺序入场,腰板笔直地坐在指定座位上,部队家属有自己的区域。高歌几首军歌,总是电影开始前必须的要求,军歌嘹亮,振奋人心。伴随着“向前!向前!向前,我们的队伍向太阳......”伴随着以解放军军歌为背景音乐,黑白色的八一电影制片厂那标志性的五星灿烂,电影正式开始了。

  黑白色的精典战争影片总是难以让人忘怀,“地道战、地雷战、小兵张嘎、狼牙山五壮士、英雄儿女、南征北战、上甘岭......”太多的革命题材的电影历历在目。部队里的战争方面的电影总是每周不断,循环放影,对于部队生活过的孩子们更是百看不厌。战斗英雄是战士们的榜样,儿童英雄更是我们这些孩子们偶像。一个个精典台词,更是过耳不忘:“为我祖国,向我开炮...”、“高,实在是高......”、“老子在城里吃馆子都不付钱,吃你几个烂西瓜还要钱?”、“别看今天闹的欢,小心明日拉清单。”、“不见鬼子不挂弦!” .....太多的精典台词太精典了,至今有时和朋友们开玩笑,还能用到,一点都不过时。就是现在再看看这些黑白战争电影,没有一点乏味,仍然兴奋不亦。

   历史在进步,但太多太多的童年红色记忆永远埋藏在心中,书写下来,与大家共享,也祝愿我们的祖国更加繁荣富强,所有朋友都幸福生活每一天!

 阅读
 评论
  • 下一个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 广告服务 | 郑重声明 | 使用帮助 | 联系方式 | 诚聘英才 | 用户留言 | 在线客服

    北京万源新世纪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20564号
    本版本为内部测试版本,还未正式上线,头头网有最终解释权.
    Copyright@2000-2007,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