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多数父母的都会说我很爱我的孩子,但是你知道你的孩子心里想什么吗?你知道你的孩子需要怎样的爱吗?你能回答出来吗?生活中大多数父母都是在物质上满足孩子的需要,却忽略了孩子心里上的需要,其实,随着孩子的成长。孩子更需要来自父母的精神上的支持。而倾听孩子的心声就是最好的从精神上和感情上关怀孩子,与孩子和谐相处的重要方式。应该说,面对孩子时,父母的‘耳朵’比‘嘴巴’更重要。
孩子在学校生活了一天,回到家里,快乐需要和人分享,困惑需要请人解答,烦恼需要找人倾诉,愤怒需要向人宣泄,这个人是谁呢?答案很简单,就是孩子的爸爸和妈妈。这个时候,如果爸爸或者妈妈认真地,全神贯注的听孩子的诉说,孩子就会感到自己在爸爸妈妈的心里是最重要的,会感觉到爸爸妈妈的爱,从而增加了安全感和对父母的信任感。飞扬深有体会的,每天儿子放学回家,我都会微笑着说“嗨,宝贝,今天在学校过得怎么样?儿子就会像一只“叽叽喳喳”的小麻雀,快乐地诉说着这一天里在学校发生的事,有时候是他对于某个老师或同学的看法,有时候是他对于一道题的看法,有时候是他对于班级发生的一些事的看法,我都会仔细的、认真的倾听,并用慈祥、关爱的眼光全神贯注地看着儿子,分享儿子学习的过程和儿子的喜怒哀乐。那是我一天中感觉最快乐的时光。倾听孩子的诉说。让孩子感觉到父母是爱他的,这样孩子就会觉得自己有人爱 ,值得别人爱。这样他就能感觉到父母是他的后方,有强大的后盾,他也就有了挑战人生的勇气。
父母要做孩子最好的倾听者,不要一味的说教。从小让孩子养成习惯,回家后讲讲学校里面发生的事情。养成了和孩子聊天的习惯,这样孩子有什么事就喜欢和你说,他们有什么疑惑、烦恼在聊天中就会告诉你,这样父母在轻松愉快的闲谈中就听到了孩子的心声,听到了孩子在生理、心理上的需求、渴望和好奇。从而轻松愉快地解决了关键的问题。切记:倾听是最好的老师,比教导重要得多。
父母要懂得倾听孩子的心声。倾听孩子的心声,会让孩子对父母的信任感越来越深,敢于向父母坦露自己的内心世界,让父母清楚的了解他对事物的看法和感觉,这样父母在正确引导和教育孩子方面就有了向导和参照物。当孩子受了委屈,遇到挫折时,父母的倾听与表达的关爱之心,就能够化解孩子心中积存的不快和紧张情绪,恢复孩子的自信心,勇敢地面对新的挑战。
在和孩子交流过程中,家长要以”倾听者“的身份出现,不要以一个”训导者“的身份出现,要把自己当做陪伴孩子一同成长的人,陪孩子一同成长,这样,孩子就会比较容易接纳你,和你做朋友,更愿意向你倾诉。在孩子向你倾诉的过程中,家长要认真的听,让孩子感到你很在意他,不要轻易下结论,做好正确的判断,如果自己也判断不了,就要请教专业人事或者和其它家长交流一下,把问题弄清楚后再同孩子交流。这样,孩子才会对你折服,才会喜欢和你交流,才会慢慢的听取你的意见和建议。只有我们家长坚持下来,孩子就会和我们成为朋友,而且是无话不说的朋友。
希望家长朋友们和孩子相处时,做倾听者,而不是训导者,要懂得和孩子相处“耳朵”胜于“嘴巴”的道理。要多用耳朵少用嘴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