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的实相就是苦劳
2010-12-28 11:05:17 来源:网络 我要评论()
人类最深沉的感受究竟是什么?是经历挫折的消沉,是遭遇苦难的悲恸还是面对往事的悔恨?其实都不是。无奈才是人生最深刻也最普遍的感受。当我们经历了痛苦悲伤与悔恨之后,随之而来的就是对于命运的无可奈何。人生莫测,再强大的人也不能随心所欲的控制自己的人生。所以坚强智慧的英雄俄狄浦斯王也只能沦为命运的玩物。他能猜到最难的斯芬克斯之谜,却猜不透自己的命运。最让人无奈的是他的悲剧只是命运之神的安排,他越挣扎就陷的越深。满腔悲愤的俄狄浦斯只能通过对自己的放逐来承担本不属于他的错误。而在真实的历史上,又有多少人物曾无奈的感叹过命运与自身理想的不符。诸葛孔明神机妙算,却也只能“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李白傲岸一生,戏弄权贵,面对自己无望的仕途也只有无可奈何。杜甫就更不用说了,一代诗圣最后竟落得穷困潦倒,饥寒交迫。所以莎士比亚在《第十二夜》中说:“命运,显示您的力量吧,我们身不由己,命定如何,就该如何。”《老人与海》淋漓尽致的表现了人与命运抗争的故事。尽管老人取得了最后的精神胜利,但那丝无奈仍然压在每个人的心头。是啊,当努力只能换来失败与虚无,那么整个人生的意义又何在呢?
对于命运的无奈人类悲叹的够多了。最淋漓尽致的表现我以为是在音乐里,其中又以中国的秦腔和日本的能乐最为突出。如果听过秦腔,就算不知道唱词是什么,但那沧桑的吼声,悲凉的腔调,实在让人为之动容。那声音由泣而诉,由诉转哭,由哭生怒,因怒而吼,再急转直下,归于平静。我想人面对命运的挫折时恐怕也同样如此。先是惊愕,再悲哀,再怨恨,再愤怒,再平静,最后无奈以对,任时间冲刷伤痕。日本的能乐比秦腔的豪放不同,它更为压抑。看过黑泽明《影子武士》的人也许都会对织田信长在得知武田真正死讯后演唱的一段歌曲有很深的印象。织田在知道对手的死后并没有自己想象中的兴奋,反而感慨顿生。他唱道,人生在世五十年,恍惚一瞬间,浮生若梦。对于命运的无奈不仅只有壮志未酬的武田才有,织田在这一刹那也体会到了。这种歌曲的唱法好像一个个字从牙缝里很不情愿的挤出来似的,十分古怪,也不美妙,但听了却让人有那么深的关于人生的悲哀和无奈。仿佛看到了生活重压下的农民,失去丈夫的寡妇,最终失败的争权者以及无辜枉死的殉葬者。他们或呼天抢地,或默默流泪,但却不能对命运有丝毫的改变。
但再深沉的无奈也会消尽,因为我们总要面对现实具体的生活。挫折与灾难过后,我们因为无奈和悲痛而消沉,但真正坚强的人不会长久被这种感情压倒。这种坚强不是只有英雄伟人才有的,这是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具有的。人生对于每个人来说都不容易。我们或许不会经历巨大的悲痛和狂喜,不会有成名的机会和过人的成就,但小小的挫折与境遇的不如意却是人生路上最常见的路标。如果不能习惯的面对无奈,明白这个世界其实成功只是偶然,失败却是常在,那么又怎能坦然积极的面对人生?如果不能领悟努力也未必成功,那么又如何在失败后真正奋起呢?
很多人认为无奈只会使人类绝望,丧失意志,自甘堕落,但其实并不是这样。在很多时候,无奈是一种终结,也是另一种开始。确切的说,它是一种中间状态。在我们遭遇命运的磨难后,无奈使人绝望,却也为我们积累了人生的智慧。它使我们承认了现实,承认了我们的弱小,同时也为我们的生存提供了另外的选择。因为此路已经不通,转走别的道路或许更好。
面对命运的无奈使我们认清自己也认清人生。人生的实相就是苦劳,这是我们经历了人生的无奈后自然而然得出的结论。明白这些,我们才能更健康的面对这个世界,不再因为遭受一点挫折就困惑不已,以至于过分的愤世嫉俗,甚至用摧残自己的方式控诉这个世界。因为世界是不会因为某一个人而改变的。只有坦然地接受,忘记成败得失而专注于应该做的事,才能无悔的度过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