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墙情结
2011-1-22 10:48:19 来源:网络 我要评论()
土墙,在记忆深处,总是以一种斑驳苔痕的姿态映在脑海里,黄土中透着星星点点的黑石块,伫立在房前,屋后,夕阳斜照下,那些倚墙向暖的老人,和墙头上嘻笑玩耍的孩童,融在晚霞里,与土墙相衬,烘出和谐和祥静,透着一种沧桑的美。
——题记
记忆深处,总能想起老家的那段土墙,那种土墙不像现在砖和浑凝土的构造,这样的规整,那时的土墙,坑洼不已,凹凸不平。它浑身苍桑的斑痕来源于墙外那片杏林,庄户人家的果园,不好看管,就立了土墙来隔开那些顽皮的孩童,当春风里还带有寒峭的冷意时,杏花就绽开了粉嫩的笑脸,墙外的孩童再也不安份了,他们爬过那些土墙,将春天的粉艳揽在手心里,一朵朵芬芳在眼眸,那些个矮的孩子,只能望花兴叹了。
于是,小小脑袋就会想出许多的点子,拿来小铲,在土墙身上慢慢的挖出一个个深浅不一的洞,一直延伸到墙头上顶,掂着脚尖,小心的爬上去,那朵朵的粉嫩碰住了眼帘,扯住了发际,扬起眼眸,满是花的海洋,梦的世界,仿佛走进了一个粉红的梦幻世界,痴醉之间,早忘了自己是站在土墙之上,不小心,就翻落下去,满身满脸的黄土,只是澄净的眼眸,还一直望着那粉红透白的世界,傻傻的笑。
童年的记忆里,土墙就是孩子们快乐的世界,你看,那小小的墙洞里,存放着一些简单的快乐;一块闪亮的玻璃,一把小刀,一个木制手枪,一根长长的皮筋,还有花花绿绿的小石头,伸手进去,就会摸出许多的快乐,和无邪的笑声。
春天就藏几朵杏花带露,麦子黄梢时,就会有许许多多的果子,杏子,藏在里面,今儿你拿了我的杏,明儿我撸走了你的一块像皮,土墙脚根下的时光,那么漫长而快乐。而,土墙,任风吹雨刷,任孩子们随意刻画,玩耍,爬蹬,踩踏,就像是慈眉善目的老人,默守着岁月的苍桑,撑着一片孩子们的明媚空间。
…………
总觉得,土墙是土地生长出来的,它延续着大地的生机和活力,它伴随着岁月的恒久亘长,在农村人的心底根植,家与家之间有一截不高的土墙,牲畜的围栏,也是这种土墙,那黄黄的色彩和堆积的桔杆相偎依,自然天成了一幅完美的图画,因而,让久远离家的人们有了无限的眷念和扯挂。
邻里之间的和睦相处,牵连着这道道的土墙。土墙砌的都不高,只为了圈住那些贪嘴的牛羊,邻家的炊烟飘起,香味浓郁,不一会儿,便有高高的亲切的话语传过来,随手递过的是冒着热气的一块炸黏糕,或者是一块烧好的白薯。干脆端了口味香浓的菜放在墙头上,和邻居共享,吃饭的当口,笑着,谈论着,空气中迷漫着温馨,还掺杂着土墙特有的味道。
土墙一直屹立在村子里的某个地方,随眼可现,这种用稻草和桔杆混凝的土墙,夏天,可以阻隔灼热的气浪,冬天可以抵御风霜寒露。那种屹立的坚韧,让人感觉到生命的顽犟。
土墙,它可以被侵蚀,被风雨剥削,可以被零落,却不会轻易倒下。斑驳痕裂的墙体,记录着小村历经的沧桑,那道道苔痕,就像那些倚墙向暖的老人,风霜刻满了额头,苍桑溢满了眼眸。老人与土墙,在岁月的流年中,相依相伴。
土墙,曾是村庄的标志,它代表着古老和亘久,记录着村庄的沧桑和坚强,它也代表着贫穷,却又承载着多少人童年的欢笑和幸福。
…………
农村人生活富裕了,家家都是高房亮瓦,那道道的土墙早变成了记忆,还有那倚墙而卧的老人,墙头上嘻笑的孩童。土墙围起的那些简单而自由的快乐,还有那些土墙围起的朴素淳情,这些浓浓的乡土情结,在现代的农村却再也寻不见了,偶见一段残垣断壁,欣喜之余,又有点怅然若失。土墙下的情结,有着如植物依恋土地般的和谐和祥静,安然和踏实,那种感觉,就像触到殷实的墙体,刹那间,灵魂就安放了,静怡了。
土墙的宽宏和善意,亲切和仁厚,终留不住年轻人的心,张开翅膀飞出了小村,走向了更远更富裕的地方,去实现自己的梦想,小村依然安静,只是少了孩童们的笑声……
默默行走在村子的小道上,望着村口依然有倚墙向暖的古稀老人,夕阳斜洒,老人的身影映在红蓝相间的砖墙上,有一种落寞,一种沉思,一种来自心底的苍凉。这幅安静祥和的图景中,缺少了一种活力,一种蓬勃的力量。
村口,一处残留的土墙,缄默不语,更像寡言的老者,倚在土墙根下沉思;那些朴素无华的土墙情结,那些记忆里简单的快乐,乡邻的亲切,农村人的朴实,真诚,还能在记忆里存在多长?
而这样的土墙,还能坚持多久?
临别家乡,忽然想起一首诗;
土墙
村里的老人,忆不起它的年纪
只看那
一年复一年的苔衣
昭示着村庄苍老的岁月,恒古的妥帖
见证了一代代乡人走出去
墙角下,烟袋的浓味
飘向远去的小路
向日葵涌扬酸的头颅
恪守着催初的诺言
然而,这墙里的人
还在徘徊
离土?守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