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头头网 >> 家庭区首页 >> 博文 >> 正文
父亲的果园
2011-3-25 10:50:54    来源:网络    我要评论(
  
  我家曾经有一座果园。说是父亲的果园,是因为这座果园一直由他管理,在他去世后,这座果园也随之消失了。
  
  父亲是一名地地道道的农民,在1980年代末的农业种植结构调整中,当然也免不了跟风:一是别人都种了果树,受邻居影响,自己的庄稼是不可能茁壮成长的;二是种小麦、玉米的经济效益确实不怎么划算。于是,父亲的果园就在那阵“风”里悄然诞生了。
  
  果园的果树实际上只有两种:苹果树和桃树。父亲起初并不懂得果树种植管理技术,也辨别不出都是些什么品种,等园子里的果树第一批果子成熟的时候,并没有给他带来什么喜悦,而只有烦恼:那些苹果呀、桃子呀,都只有鸡蛋那么大,自己看着就嫌弃,更不要说拿出去卖钱了。
  
  父亲是一个有心人,只要他一下定决心,任何问题都难不住他。于是,到书店买果树管理专业书籍、聘请技术员现场指导。那年秋天和冬天,他一直没有闲着——剪枝、整形,施肥、喷药……。第二年夏天,他将整个果园的品种全部进行了嫁接改良。再过两年,枝头的果子已经旧貌换新颜了——桃子可以长到馒头那么大,苹果也变得又大又红又光鲜了。
  
  当各种果树到了大量结果的时候,销路就成了问题。因为遍地都是桃子、苹果,谁会拿它们当饭吃?于是,在那些果子成熟的夏秋的每一个清晨,父亲不得不用自行车带上两个竹篓,穿街走巷的叫卖那些果子。有时候,他还会起的更早,骑到几十里外的集镇上去兜售给大的商贩。情况是可想而知的,辛辛苦苦也卖不了几个钱。于是,父亲就在果树行间和地头的空隙里加塞种些豆角、包菜,做起了“亦农亦商”的行当。
  
  对于父亲的果园,我只有在暑假里才能帮上些忙。那几年的暑假我都是在果园里度过的,那条黄狗也一直陪伴着我。我很喜欢这座果园,尽管在它们盛开鲜花的时候我并不在场,尽管那些累累的果实值不了多少钱,每每却叫我开心和感动。因为,每次放暑假回到家里,母亲都会重复同样的话:“那棵最好吃的桃树上,还为你留着几颗大桃子呢!你要是再不回来,恐怕就吃不上咱家的桃子了!”然后,就会到园子里摘了来,仔细地洗干净端给我吃,并一个劲儿地夸奖这桃子是如何如何的鲜灵。
  
  在我大学就要毕业的那年夏初,父亲患上了一种叫做“多发性骨髓瘤”的疾病,造成了截瘫。他这一病,就再也没有站起来。我们一直为父亲的病东奔西跑,没有时间再去打理果园,那一年,我没有吃上自家的桃子,那座果园,也日渐荒芜了。秋天到的时候,我们挖光了所有的果树,又开始种起了小麦和玉米——其实,那个时侯许多乡亲们也和我们一样,一个个挖掉了自己的果园,因为种果树的收益已经比不上种小麦、玉米了。
  
  为了给病重的父亲些许安慰,我们按照父亲的要求,把他钟爱的几棵桃树和苹果树专门移到了自己的宅院里。这样,每次当他坐着轮椅到院子里晒太阳的时候,总能看见它们。第二年的秋天,父亲在与病魔抗争一年多以后,永远地离开了我们。那几棵他钟爱的果树,也许是不适应院子里的水土,也许是没有得到我们细心的照料,也一年年枯萎了。
  
  现在,我已经找不到父亲果园的任何痕迹了。站在曾经是果园的那块土地上,我依稀还能够辨出哪些是桃树和苹果树的位置,哪些是豆角和包菜的位置,仿佛还有父亲忙碌的身影……
 阅读
 评论
  • 下一个文章: 没有了
  •   
  • 上一个文章:
  • 网站简介 | 广告服务 | 郑重声明 | 使用帮助 | 联系方式 | 诚聘英才 | 用户留言 | 在线客服

    北京万源新世纪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20564号
    本版本为内部测试版本,还未正式上线,头头网有最终解释权.
    Copyright@2000-2007,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