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几何,年不满百,天地悠悠,光阴过客。何为苦?何为乐?具有不同道德修养和不同地位的人,其苦乐观自然不同。苦与乐,是一对冤家,却又常常形影想随。有时互相交替,有时互相融合。衡量个人生活的苦与乐,笔者认为,不能光看到物质享受的多寡,而应看其精神世界的充实程度。在物质生活极度贫困的时候,一旦心中有理想、有追求,也就回以苦为乐的。古代孟子提倡“与民同乐”,范仲淹提倡“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就是以天下为己任,以人民的苦乐为苦乐,把个人的生命融入社会和人民的事业中去,再苦犹乐。
人人都有过不同的命远,当你有时定下心来,想到人生的经历,甚至有种苦味与悲伤的感觉。恩恩爱爱,悲欢离合,生生死死,酸甜苦辣。无一天不在发生。没有人会无端地寻求艰苦,也没有人真正地厌恶欢乐,但毕竟人生中的艰难困苦在所难免。人生本来就是苦与乐的结合体,关键在于个人如何去把握。孔子把人生的快乐分为“益者三乐,损这三乐。乐节乐礼,乐道人之善,乐得贤友,益矣。乐骄乐,乐佚游,乐宴乐,损矣。”告诫世人,意思是说世界上有益的快乐有三种,即以得到礼节的调教、以常常赞扬他人的长处和以广交有益的朋友为快乐三种。有害的快乐也有三种,即过于骄纵自己、不知节制;整天四处游荡,寻求刺激;贪饮贪食喜欢狂欢不止的是对人有损害的快乐。这种快乐等于是浪费时间、浪费青春、浪费生命,到头来一无所成。人应该忍损乐,增益乐。这才是真正的快乐。
苦与乐是相对而言的。也许在你眼中认为是快乐的事情,在有识之士看来是对事业有害的事情。在你看来是苦不堪言,难以忍受的事,在有志者眼中则变成上天对自己的一种有益磨练。随心所欲地处理问题,是符合了自己当时的意愿,能够从中获得短暂的快乐,与此同时,也给自己留下了长久的祸害。人生的一切幸运,并非没有烦恼和痛苦,而一切厄运并非没有希望和欢乐。最美丽的刺绣,是以明丽的花朵映衬于暗淡的背景,而绝不是以暗淡的花朵映衬于明丽的背景。人生有甜就有苦,有乐也有忧,关键在于居安思危,处乐思忧。人生,记载着岁月的沉重,没有痛苦和磨难,没有欢乐和幸福,就不是真正的人生!人生在世注定要历经诸多喜怒哀乐之事,在特定的环境中,首先要善于把自己当别人。遇喜不若狂,遇困不悲切,不为名所累、为利所动、为官所困、为情所恼;同时又要把别人当自己。因为人的一生不可能总是一帆风顺、花好月圆的,总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艰难困苦。面对别人的不幸,要善于换位思考,把别人当成自己,才会真情实意地同情别人的不幸,理解别人的苦衷,并且在别人需要帮助的时候主动地伸出援助之手。当然有时就是要把别人当别人,因为在生活和工作中,各有各的位置,各有各的价值,各有各的世界观,各有各的人生观,各有各的价值观。要充分尊重每个人的独立性,尊重他人的人格和隐私,在任何情况下,都不侵犯他人合法的行为和思维的空间,也不把自己的思想强加于人。更为重要的就要把自己当自己。人生最大的敌人,不是别人,而是自己,战胜了自己,便攻无不克、战无不胜。要求自己不要和自己过不去,别为一个小小的职位、一份微薄的报酬,甚至是他人一些闲言碎语,一个不屑的眼神而怒发冲冠,要以平静淡泊的心态去面对种种荣辱得失和情仇恩怨。
人生除了辛苦、贫困、痛苦,还有分离之苦和为学之苦。学习之苦是要专心攻读之外还要忍受别的苦楚。忍受暂时的痛苦,是为了永远消除痛苦。看到别人的乐,也应当想到人家的苦,“不惊一番寒彻骨,怎的梅花扑鼻相”,别人的乐,是靠自身奋斗才换来的,要是一味地说是靠运气,什么都不去做,坐等由苦达乐,那无异于痴人说梦。没有钱也许会受人歧视,没有权也许会受人摆布,如果心中为此而不快乐,也就等于无形之中增添了不必要的痛苦。贫困就抱怨,位低心不平,这样不仅不能快乐,相反会使自己更加痛苦。苦与乐是可以相互转化的,一个人受得了饥寒,耐得了贫困,以苦为乐去磨练自己,不以苦为苦,那才是真正懂得快乐的人。一个人不要等待明天,因为没有人知道自己有没有明天,所以每个人要好好地珍惜今天。
人生有相爱而结合的终生幸福;有忍痛而分手的永恒遗憾;有突然间失去亲人而所遭受的苦痛;也有经历了千辛万苦之后而取得成就的欢乐;这幸福与遗憾,欢乐与痛苦交织着复杂而真实的人生……对人而言,生命是最宝贵的,人有生就有死,不要把生看得过重,也不要把死看得过重,则能正常地生存。生死皆能忍,既能舍生取义,又能存命自保,不留骂名。人生在世何其短暂,应该珍惜生命,把有限的生命贡献社会,多做有意义的事情,人生自然就有滋有味,苦亦乐矣!(子锐)